二、关于“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这就是顾泠沅数学教改实验小组提出的“把问题作为教的学出发点”。他们非常重视新课的引入。

按照认识论的观点,总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这样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常常把感知教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像这节课内容,常常像课本上那样,从一些具体教学例子引入异归纳法则。

但是,他们不是这样做,而是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即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富于思考性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作为这节课,由教师叙述:多项式相减,可归结为单项式加减,而单项式加减的基础是合并同类项。可以想象,多项式相乘可以归结为单项式相乘,那么单项式相乘的基础是什么呢?于是提出如何计算 2x3·3x2?的问题。

作为这节课来说,这样处理有以下几点好处:

  1.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对于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又不能很好解决的挑战性问题,激起他们去思考,使他们在迫切要求下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心向。

  2. 这里的问题与后面单项式乘法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作为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环。而由感知材料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是就法则论法则,是比较孤立的,两者比较起来,现在较能发挥教学情景的作用。

  3.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各式各样的,有差异,也会有共同点,这就为进一步展开学生思维创设了教学情景。

  4. 学生的思维是开放性的,根据你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你认为怎么答就怎么答,而不像有的教学措施是设好圈套让学生钻。

所以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是应该加以肯定的,其中有很丰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