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讲读课文

(一)指读第一自然段,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

这头象长得怎么样?为了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官员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学生回答大象长得样子时,结合理解“一堵墙”的意思。

学生回答官员们的称象方法时,相机板书:“议论”“宰”,并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查字典,说一说“宰”有几种解释,结合句子说说在课文里的意思。

比较句子:“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按以下步骤教学:

第一步:引导学生弄清这两句话的异同点,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底” 一词的意思。

三、讲读课文 - 图1第二步:从说话语气角度体会“到底”一词的含义。先引导标出句子重音和声调变化:“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再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象重量大, 急于知道大象有多重。

[评:词句训练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宰”的教学突出了培养学生借助字典,联系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能力。句子的训练,体现了在比较中理解,在朗读中理解,渗透了理解方法,重视理解能力的培养。]

  1. 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 比较句子:“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按下列步骤教学:

第一步:找出句子异同点,初步了解“直”的意思。

第二步: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直摇头”,进一步体会曹操不同意官员们称象的笨拙办法这层意思。

[用比较和动作直观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词语“直摇头”的意思。对于不同的词句,采取了不同的理解方法。]

  1. 讨论:

曹操听了官员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4.朗读指导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 指名读、思考:曹冲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称象?结果怎样?

  2. 学生一句句地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这个办法每一步都是什么。

师生逐句共同理解。

第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总的写曹冲有称象的办法。) 比较句子:“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运用前面比较句子的方法,体会“才”强调了曹冲年纪小,但很聪明这层意思。

第二至四句写的是什么?(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这个方法的第一步怎么做?第二、三步怎么做?

第五句:怎么知道大象的重量?议答:“石头总重量=大象重量” 学生先一步一步地说,再完整地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方法。

[评: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先让学生整体了解本段写的是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再到部分,逐句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然后回到整体,真正理解了曹冲称象的科学方法。在逐句理解每句话时,渗透了句与句间的联系。]

  1. 实验演示。两名学生到讲桌前,一人讲方法,一人操作。然后再找其余数名同学演示。

[评:通过直观实验,使学生明白装上石头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

一样,大象和石头的总重量相同。这样,以船代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象,解决了宰象的笨想法。]

  1. 为什么曹操听了点头微笑?从哪个词看出曹冲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理解“果然”的意思。)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 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