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复习是由高考性质决定的
通常,教育考试可分为过程性考试、评鉴性考试、选拔性考试三种形式。一般来说,前两者侧重学绩的检查,而选拔性考试则侧重于能力的评价。“普
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考试。”“历史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适当的难度。”历史高考能力要求和命题意图决定了历史复习应该是立体复习。
历史科《考试说明》对历史学科提出了 10 条能力要求,分别涉及记忆、理解、阅读、分析、论证、比较、评价、叙述、表达等方面。尤其是其中的第 2 条规定:“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或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初步掌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这一要求强调了对历史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是 10 条能力要求的核心。要达到这一要求,历史复习必须在纵横联系的基础上,“能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历史现象。”并能“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转化为富有个性的思维,对历史现象进行具有理论意义的叙述”。这其实就是立体复习的含义之一。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刘芃先生在《历史科的教育与高考测量》一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高考命题意图:
- 重视历史理论的运用。高考历史试卷正日益显现出强调进行理论思考的趋势:
①注重运用正确的历史观点深入分析历史现象。
②历史理论的考查向试题全面渗透。历史理论的总体分量要加重;在问答题和材料解析题的评分中,要有理论分析的分数;在选择题的命题中,要有理论思考作基础,淡化考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将历史理论和思维能力相结合;历史理论的考查要和情感因素相结合。
-
重视历史概念的考查。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现象进行理论概括的产物。对历史概念的考查,不是简单地对概念进行解释,而是注重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利用它来分析问题。
-
强调对历史现象的立体分析。其含义是:
①对历史现象进行相对完整的叙述,善于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叙述给以立体式的综合分析。
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历史现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③发掘知识内容之间的隐性联系。
④善于联系其他学科与历史学科相关的知识内容。这主要指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刘芃先生还认为,高考历史命题总的意图是“只要教材有足够的知识内容做为依托,命题总是要选择理论层次高,历史概念准确,史实内容丰富,涉及学科能力因素较为全面,且利于学生展示思维个性,发挥学科水平的这类题目”。
命题意图是高考命题的原则要求。应该说,权威机构权威人士现身说法是最具权威性的。既然高考命题意图强调理论运用,强调立体分析,历史复习就完全应该是立体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