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启发

即从史实的表到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启发。它要求抓住历史知识的本质属性,属于高层次的启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予高度重视。理性启发主要从贯串教科书的主干知识即反映历史规律的知识下功夫。《中国古代史》选修的主干知识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革新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讲述《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的瓦解》后,可采用抽丝剥茧式的启发: “我国奴隶制度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铁器、牛耕的使用。

它引起土地所有制和剥削方式的变化。 “这种变化符合什么原理?”——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

适应经济基础的原理。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革新靠谁实现?”——靠劳动人民。说明人民

群众的生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理性启发具有突然性和新鲜感的特点。启发的问题寓于教材而不易看见,最能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动。按常规的讲授模式,讲述完“莫斯科战役胜利的意义”后,自然会转入下一个目的内容。我却突然设问:“苏军为什么能在莫斯科战役中打败不可一世的德军?”片刻,学生以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物质),苏共的正确领导(指挥)和军民英勇作战等方面作了回答,这已经很不错了。然而我进一步从战争的性质上再作启发,使学生深刻感悟到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是苏胜德败的本质因素,从而为理解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理顺了思路,起到“一启”活全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