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当堂消化和巩固课堂讲授内容。训练的方式一般有口答和笔答两种方式。训练题型多样,应视具体教材内容而定,一般以列举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最为适宜。当然,教师必须在授课前将题目拟好,也可以随堂补充新问题。但是这些都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和学生的学习基础、认识能力等具体情况,精选题目,题目的可操作性要强,难度要适宜,应避免随意性。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估、计分,以强化课堂训练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布置适量的难度较大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讨论,以保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

通过实践,可以看到“提纲导读式”教学形式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以知识提纲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看、讲、练,使教有所循,学有所依。

第二,教师能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讲课,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听课。这就避免了面面俱到、无的放矢的注入式教学和放任自流的“放羊式”教学,切实提高了讲课效率,达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第三,大大增加了学生阅读、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机会。第四,由于采用阅读、讲解和训练等方式进行重复教学,能使学生当堂

基本掌握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五,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基本原则,对教与学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对双方促进也是很大的,有益于历史教学成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