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体系化”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过程概述
如前所述,历史“体系化”教学所着重的是:如何使“历史的本来”在思维行程中“再现”。
它的基本教学内容是:
- 历史存在的基本形式—一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的教学和表格化显示。其根据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指出的:“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
完成这项基本任务,须分三个步骤。
①历史时间的教学和表格化显示。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
-
历史是有规律的发展着,因而它的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是连续的、顺序的。
-
历史的有规律发展呈现为:“一些社会制度依次更替,由低级向高级。因此,它的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又是有阶段的,可区分为一个又一个连续的、顺序的历史时期。
-
时间是有基本尺度的,可以比较和计算的,与此有关的知识应掌握, 并会运用时间尺度比较、计算。
历史时间的表格化显示,就是将历史的规律性发展,以一个又一个连续的、顺序的时间排列成纵向表格,使历史发展的方向性、规律性、阶段性得以鲜明展现。
②历史空间的教学和表格化显示。
- 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是人们各个世代依次更替而创造的,并且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这个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就是:“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
生产力、资金和环境”(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历史空间”。
-
“历史空间”是发展着、扩大着的。因为“历史空间”一方面是把人们活动限定在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范围内,同时这限定人们活动的条件和范围,又被人们的活动所改变和突破,于是“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
-
历史空间发展扩大的趋向是:“各民族的原始的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
基于上述认识,历史空间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
①什么是历史空间;
②历史空间是发展着、扩大着的;
③历史空间发展扩大的趋向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
至于“历史空间”的表格化显示,应按两个方面显示两项基本内容:
①沿历史时间表格化展示的纵向,显示国家及其疆域的沿革(无国家的原始社会,则显示其地域沿革)。
②横向则依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显然不是决定性的”(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显示历史前提和条件的类别, 如经济、政治等等,还可进一步细致分类,如经济——制度、工具、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政治——重要事件、制度、战争和战役、阶段斗争等等; 文化相对独立性较强,可另立体系独立展示,到适当时候与经济、政治等层面综合使用。
横向还要依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如以中国古代史为例,横向还要加上“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以上横向类别设立适合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可据教材作适当调
整。
至于世界史所涉及的国家也可参照中国史和教材内容状况作适当调整, 不一一列举了。
这样,历史的空间范围、类别规模及发展扩大的趋向,便鲜明地显示了出来。
至此,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的教学及表格化显示完成,历史体系的骨架也确立了起来。
③历史时代的表格化显示。
历史时代,即以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划定的历史时期。
从表格化显示角度看,确立历史时代并不困难,按纵向依社会发展及其阶段划出若干平行线,然后按横向依经济、政治等类别划出若干平行线,表格化显示即告完成。
若从历史“体系化”教学需求角度来看,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是教学向深层次发展的关键一步。
因为“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本身的规律”(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 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每个历史时期之所以都有其本身的规律,是因为“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告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
正因为如此,纵向依社会发展的时间方面划出若干平行线,是显示历史发展在“时代”方面的多样性统一;横向依经济、政治等类别划出若干平行线,则是显示历史在“规模”方面的多样性统一。
至此,历史存在的基本形式——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的教学和表格化显示完成。
- 历史“体系化”教学的第二项基本任务,是将历史教材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在历史时空体系表格中进行“时空定位”
①若是“复习课”,可直接进行“时空定位”。
②若是“新课”,则应在“新课”完毕,将史实归纳、整理后,进行“时空定位”。
③无论“复习课”还是“新课”,皆应依教材“章、节、目”的次序进行“时空定位”。
④“目”中所含“史实”,依“纵向时序”和“横向类别”进行“时空定位”。
经过“时空定位”后,教材中的每一件“史实”,在历史体系表中,皆有自己的固定位置,这就为进一步掌握它、认识它创造了极为方便的条件, 绝无混淆之虞。
“史实”位置固定了,史实间的关系也随之固定下来。“史实和”、“史实总和”、“史实的全部总和”等群体关系表现为:
①纵向:
显示同类“史实群”,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状况。整体连接,则形成一个个知识的专题系列。
②横向:
显示同一时期、同一时代的不同侧面(类别)的“史实群”的状况,整体连接也形成一个个知识的专题系列。
这就为掌握和认识历史这个“事实总体”中,任何一个局部内,或局部间,或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创造了极为方便的条件,绝无混乱之虞。
在此基础上,掌握和认识历史——这个有体系的事实总体是有规律的多样性统一,必然是可能的了。
这就如同一个人到了一处陌生的地方,只要有一张该地的地图和指南针,并会使用,自可将迷惑与失误减少到最低程度。若再经训练和实践,较快的不再依靠地图和指南针且畅行少阻,必然也是可能的了。
对历史体系化表格的使用训练,限于本文篇幅,拟另文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