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讲”

是指课堂上值日生复述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讲授新课;学生当堂复述新课。

“三讲”的具体做法是:

每堂历史课,首先由值日生复述前一节的学习内容,要求做到,纲目分明,重点突出,史实准确,表达清楚。基础好的学生,还可提出当堂课的学习建议,或谈记忆归纳的方法。

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待值日生讲完,由同学们进行评议,或作更正、补充;再由教师小结,指出述者、议者的优劣,着重鼓励有创见的,这就是“一讲”。

在全班同学全面回顾旧课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新课。在讲授新课时,既要传授知识,又要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索增强记忆的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出最“佳”讲述方案。

如教《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注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先伸出左手,弯曲拇指、食指,这就组成了“渤海湾”,其余三指略弯

一些,代表朝鲜半岛。让学生看着书上的地图,教师边指左手,一边讲述: 牙山战役开始,标志中日战争爆发。按反时针方向的顺序,接着是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这时,学生也不由自主地在自己左手上指点着: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我就把左宝贵、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事迹及叶志超等的丑态穿插期间。学生兴趣很浓,课后印象特别深。

每一堂课,教师讲完新课,用几分钟让学生回忆整理新课内容,或个别向老师发问,或相互析疑。这是“二讲”。

接着,由学生来复述新课的内容,或临时指定学生来复述,让其他同学做补充。这也为下堂课的“一讲”做准备。这里的复述,不只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或把知识进一步条理化。

一般情况如此,有时可根据需要做出变更。

人们的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课本上的东西,学生一般要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量非常大,长时记忆是对短时记忆的加工复演而成。如果印象特别深刻,也有一次形成的。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理论证明了这一规律。

“两读”、“三讲”的五段中,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占有四段,做到了“讲读结合,抓好基础,发展智能,加深记忆,课内课外,互相促进”,收到了长时记忆的显著效果。这就实现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了对教材内容融会贯通的突破。

每节教材,师生至少共同讲述三次,节节教材都有一部分同学特别熟悉。如教完《北伐战争和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第二堂课由一位同学值日,

他别出心裁地提出:这一节的内容,可用八个“三”字概括。全班同学都被他的说法吸引住了。接着,他有板有眼地数起来:三派军阀,三路进军,三个战场,三个战役,三军战况,三大成绩,三条胜利原因及后面的(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同学们一致评价这是出色的第“一讲”,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教完世界历史《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趋势》,有位同学当堂把内容复述完后提出,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 1868—1873 年间,内容有“兴办邮局、电报、电话”等,而今天学的教材说:1844 年试拍有线电报成功。1876 年试验有线电话成功,1899 年无线电发报成功。显然,这两章内容前后有点矛盾,教师表扬他分析能力强,能发现教材上的差错。以后,学生对“两读”更细致,提问更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