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实施的基本模式——课堂目标教学

  1. 前提诊测(3—5 分钟)。“前提”是指与本课新知识有关的预备性、基础性、相关性的知识与技能。“诊测”是唤起与强化对前提知识与技能的注意,并发现遗忘与缺陷,予以及时补救。但目标不在于考查旧知识, 而是要紧紧围绕那些与新授教学目标有关的知识技能,使学生对前提知识都有一个正确、完善、系统的认识。前提诊测往往与导入新课密切结合起来, 通常采用类比导入、反馈导入、设疑导入等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有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

  2. 展示目标(1—2 分钟)。教师把本课的教学目标明白无误地展示出来交给学生,进而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展示目标的手段常用小黑板、纸条、表格、图片、幻灯等,但要注意灵活多变,不要长期使用一种手段。

  3. 实施目标——议,讲,练,结(25—30 分钟)。“议”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关问题组织学生自学讨论。“讲”就是要精讲重点、难点、关键点,使学生理解好新知识。“练”就是教师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强化训练,练习中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和学生参与的广泛性。“结”就是教师要用小结强化学生目标意识,达到调控目标的目的。小结的内容围绕目标进行,一般要使本课的目标整体化、网络化、结构化。

  4. 评价检测(2—5 分钟)。评价检测主要是指实施目标之后,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编制相应的形成性检查题。对学生目标达成情况适当地评价检测,教师注意统计的各种情况,得出正确结果。这个环节可结合达成目标的训练与小结同时进行,也可以单独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总之, 这个环节不论是单独进行,还是结合进行,都必须完成,否则就无法了解目标的达成情况,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

  5. 反馈矫正。反馈是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反馈,教师及时调控教学过程中的质与量,学生则可按教师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反馈的方法有:察颜观色法、师生对话法、问卷答卷法等多种方法。 “矫正”,主要是对差生而言,对不达标的学生,教师要采取及时补救措施,使未达标者经过矫正补救后达标。对优生,教师要因材施教,设计层次较高的练习题,使优生“吃饱”。总之,目标教学必须把反馈矫正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