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不败而败

1884 年 9 月中旬,孤拔率主力舰队再次进犯台湾,强占了基隆。刘铭传被迫率部退守淡水,认真布防。10 月 1 日,孤拔亲率舰队驶逼淡水港外,次日炮轰淡水炮台,被守军击退。孤拔不甘受挫,于 8 日晨再次炮轰炮台,并

有 800 名法军强行登陆,扑向炮台。刘铭传挥师杀敌,经过三个多小时激战,

打死法军 17 人,打伤 49 人,其余纷纷逃回海上,因争相上船而掉在水中淹死的又有七八十人。参加这次战役的一名法国军官说,“这次的失败使全舰队的人为之丧气”,“大家的谈话总不能脱开这么令人伤痛的话题”。①

为了迫使台湾军民投降,孤拔宣布自 10 月 23 日起对台湾实行封锁,并执行交战国的一切权力。同时,法国还怂恿日本也对华宜战。当时中日关系因朝鲜问题正日趋紧张,法国企图联日侵华,进一步对中国增大压力,并使用日本的港口。由于日本尚无作战准备,法国未能得逞。

面对法舰封锁,刘铭传多次电请李鸿章派北洋舰队前来解围。李鸿章奶按兵不动,还说:法舰“毁闽船不过数刻,难与之敌”。②大陆军民痛恨李鸿章见死不救,不断冒着生命危险冲破法舰封锁,奔赴台湾抗敌,或向台湾运

⑥ 《法国黄皮书》,《中法战争》第 7 册,第 249 页。

① 罗亚尔:《中法海战》,《中法战争》第 3 册,第 572 页。

② 《李文忠公全书·电稿》卷 3,第 41 页。

送物资。正在福州前线布置战事的左宗棠,在没有轮船运输、没有海军护送的条件下,派王诗正率三营亲军乘坐渔船东渡援台。记名提督聂士成主动请缨,亲率 350 余名淮勇从山海关登船启程,直奔台湾。随后,南洋大臣曾国荃也在几经犹豫之后,抽调五艘战舰援台。但在浙江石浦檀头山附近洋面遭孤拔舰队拦截,二舰被击沉,三舰被迫返回。此外,香港的中国商人也拒绝卖给法人食物,码头工人拒绝搬运法国货物,船坞工人拒绝修理法国战舰, 并计划把法舰焚毁。焚舰计划虽在香港英国当局的阻挠和破坏下没有成功, 法舰却不敢再在香港停留,拖去日本修理。在全国人民的声援下,驻防清军严守淡水,并在基隆河上游北岸的三角地带与冒死赶来的聂士成部和王诗正部齐心合力,联合当地土勇坚持斗争四个多月。为了在基隆山地消耗法军的有生力量,刘铭传还短衣草履亲临前线,与士兵同饮共食,提高了守军的士气,几次击退自基隆向台北进犯的法军,保住了台北。

孤拔在封锁台湾的同时,又率舰队骚扰浙江镇海。浙江提督欧阳利见早在镇海海口严密布防,钉上木桩,沉下石船,虚其中流以通出入。口外设水雷,并在各要隘密布地雷;在南北两岸增修长墙,添筑炮台,分兵扼险驻守。欧阳利见还亲驻南岸行营,督率兵勇奋战。沿海渔民也自动协助查获奸细。1885 年 3 月 1 日,法舰炮轰镇海招宝山炮台。守将周茂训当即开炮还击。双方发炮至数百发,法舰受伤而退。3 日,法舰再犯招宝山,守备吴杰指挥兵勇再退法舰。第二天深夜,风雨交加,法舰乘机用小船偷袭港口炮台,又被守军击退。鉴于几次失利,法舰不敢冒险入口,于 14 日改在口外遥轰炮台。由于炮台已事先“换石为土”,炮弹入土,不易发挥威力,损失不大。孤拔被迫率舰队退踞澎湖,不久即死在那里。镇海军民日夜严阵以待,直到战争结束,法舰虽“欲蹈瑕伺间,以图一逞,卒不可得”。①

在西南边疆,法国不断向中越边界增兵。前线清军统帅广西巡抚潘鼎新, 自 6 月谅山退敌不久,就接到李鸿章“败固不佳,胜亦从此多事”的指示, 不敢再“一意与战”,采取了战胜不迫,战败则退的消极方针,严重地影响了广大将士的斗志。法军专攻潘军,迫其退回边境,于 1885 年 2 月 23 日占领了中越边境上的重镇镇南关(今友谊关)。守将杨玉科(白族)力战牺牲, 清军纷纷后撤。法军得意地在关前插立木柱,竟用汉字写上:“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镇南关人民忍无可忍,也在关前插立木拄,用同样大字写上:“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①

镇南关失守后,潘鼎新被革职。在张之洞的推荐下,七十岁老将帮办广西军务冯子材自募“萃军”18 营,赶到镇南关附近,就任前敌主帅。他大力整顿溃军,团结各军将士,准备收复镇南关。法军被迫炸毁镇南关,退驻关外三十里地的文渊城。冯子材随即移师关前隘。该地离镇南关十余里,两旁高山峻岭,形势十分险要。冯子材在隘口抢筑了一条横跨东、西两岭的长墙, 并在东西两岭上赶修炮台。墙外挖有深堑,命王孝祺军驻守,以为犄角;命苏元春屯驻幕府,互相呼应;命王德榜军驻在关东三十五里的油隘,准备抄袭来犯敌人的后路。冯子材周密布防后,便先发制敌,出击文渊城,打乱了法军的侵略部署,提高了将士的战斗情绪。

  1. 月 23 日,法军分三路直奔隘口,以两路进攻东岭炮台,一路猛扑长墙。

① 薛福成:《浙东筹防录序》,《庸盦文编》卷 3。

① 加尔新:《在侵略东京时期》,《中法战争》第 3 册,第 530 页。

法军很快占领了东岭的三座炮台,然后居高临下掩护部队向长墙进攻,“炮声震天,远闻七八十里外,山谷皆鸣”。②冯子材率部下死力阻敌,号令全军: 有进无退,誓与长墙共存亡。王孝祺军从小路抄袭敌人背后,牵制了敌人正面火力。苏元春军也及时赶到东岭,与法军争夺炮台。王德榜军按预定计划袭击法军据点文渊,切断敌人的补给线。各军合力夹攻,与法军激战至 24 日,炮火愈来愈猛,“药烟弥漫,至不辨旗帜,弹积阵前逾寸,墙后且被毁”。

①这时,法军已经扑到墙下,有些已经爬上长墙,局势万分危急。冯子材大呼

一声,手执长矛跃出墙外,奋力杀进敌阵。全军感奋,一齐涌出,肉搏冲锋, 将法军逼离长墙,压下山谷。王孝祺和王德榜军也都先后赶到东岭支援苏元春军。经过“七上七下”的激烈拼搏,终于夺回三座炮台。当地壮、瑶、白、汉等族人民和 1000 多名越南义军也前来助战,从四面八方把法军重重包围起来。25 日,冯子材发起总攻击,各路将士勇猛冲杀,毙敌 1000 多人。法军全线崩溃,残兵败将狼狈溃逃,至“被杀急,则投枪降,去帽为叩首状,以手捍颈”。②这就是威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

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整个中法战局。冯子材亲率大军乘胜追敌出关,和越南军民互相配合,接连光复文渊、谅山、谷松、威坡、长庆、船头等地, 进而攻郎甲,袭北宁,沉重地打击了侵越法军。同时,刘永福的黑旗军也在越南人民的支援下,在临洮大败法军,接连光复广威、黄岗屯、鹤江、老社等地。

法军在镇南关惨败的消息传到巴黎后,引起了法国统治者的巨大震动和惊慌。3 月 30 日,对茹费理内阁久怀不满的法国人民成千成万地涌上街头, 游行示威,包围议会,高呼打倒茹费理的口号。茹费理内阁于当天晚上倒台。

然而,正当抗法斗争胜利在望的时候,清政府竟向战败的法国求和,于1885 年 4 月 7 日命令前线停战。

原来,李鸿章等人在清政府被迫宣战后,虽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公开地进行求和活动,但暗中仍不断散布法国惯于“因愤添兵”和“不胜不休”的妥协舆论,①多次建议慈禧太后适可而止。慈禧太后、奕◻等人担心战争长期打下去会激起“兵变”或“民变”,也希望能够寻找机会与法国议和。自 1884

年 10 月以后,李鸿章就在慈禧太后等人的支持下设法继续与法接触,或明或暗,一直没有停顿过。

对李鸿章的乞和,法国开始断然拒绝。但到 1885 年初,法国改变了态度。当时,法国正大举侵略马达加斯加,已在那里陷于困境;同时又为争夺埃及, 和英国大有火并之势;侵入越北和中国的法军也不断受挫,一时难以取胜。茹费理内阁内外交困,疲惫不堪,开始愿意在有利于法国的条件下,尽快与中国议和。为此,它曾作出种种姿态,诱使清政府进行谈判,诈取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英、美、俄、德等国为了本身的利益,这时也都争相“调停”。他们深知结束战争的关键在于满足法国的贪欲,因此群起压迫清政府向法国妥协。俄国见对华战争给法国带来了内政、外交和财政上的重重困难,唯恐其盟友

② 《中法越南交涉资料》,《中法战争》第 6 册,第 455 页。

① 林绳武:《冯勇毅公神道碑》。

② 李岳瑞:《春冰室野乘》,《中法战争》第 3 册,第 120 页。

① 《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中法战争》第 5 册,第 157 页。

因对华作战失利而被削弱,使它在欧洲失去牵制德国的力量,曾多次威胁总理衙门尽快向法国妥协。德国在法国侵略中国本土以后,虽然一改幕后支持而为公开撑腰,但它不希望法国将侵华战火扩大到东南沿海,以免引起英国不满并迁怒于己,因而也劝告中国对法妥协。美国为了在东南沿海扩大贸易, 并防止法国占领自己久已嘱目的台湾,几次通过驻华公使杨约翰煽动总理衙门及早结束战争。拥有对华贸易绝对优势的英国,这时既恼怒法国违背承诺炮击东南沿海,影响了自己在华的既得利益,又担心抗法斗争的胜利会鼓舞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志,急欲插手干涉。它公开反对法国扩大战事,强硬表示:“不希望中国市场由于长期战争而枯竭!”①法国看到英国态度骤然强硬,又因国内已出现了兵员短缺、财政匮乏、政局不稳等许多困难,表示愿意接受英国的调停。于是,英国政府便在 1885 年 1 月初,惜法军攻占谅山之机向清政府施加压力,授意总税务司赫德在中法之间奔走。一直对德璀琳插手中法谈判耿耿于怀的赫德,这时抓住机会建议总理衙门,授权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的英人金登干,让他借到巴黎交涉中国海关巡逻艇“飞虎” 号在台湾海峡被法国海军劫走一事,面见茹费理,直接为中法两国进行疏通。清政府对赫德、金登干和茹费理的秘密联系十分信赖,镇南关的失守又使其对战争能否取胜失去信心,便于 1885 年 2 月 27 日正式授权金登于代表中国与巴黎外交部进行秘密议和。镇南关大捷前夕,金登干同法国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战场形势的急剧变化,使中国在军事和外交上都处于有利地利。赫德唯恐清政府变卦,一面不断以长期作战会引起国内“民变”和列强干涉来恐吓清政府,建议立即与法国缔结和约;一面电促金登于相机行事,设法签字, 造成既成事实。清政府在镇南关大捷后,对议和之事曾有过犹豫,担心军民反对,也怕一些大臣不满。但李鸿章等人却主张“乘胜即收”,致电总理衙门说:“谅山已复,若此时平心与和,和款可无大损,否则兵又连矣。”② 慈禧太后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决意乘胜求和,并于 4 月 4 日授权金登干和法国签订了《巴黎停战协定》。议定双方停战,法国解除对台湾的封锁,双方派代表在天津或北京议订条约细目。对此,连法国政府都感到非常意外,惊呼“简直不能想象”!

  1. 月 7 日,清政府命令前线各路军队于 4 月 15 日停战,25

    日撤兵。前线将士闻汛,“皆扼腕愤痛,不肯退兵”,①“拔剑斫地,恨恨连声”。②张之洞接连电奏缓期撤兵,竟遭李鸿章传旨斥责说:“冯、王若不乘胜即收,不惟全局败坏,且恐孤军深入,战事益无把握”,并令张之洞“遵旨亟电各营”, “如期停战撤兵。倘有违误,致生他变,惟该督是问”。③冯子材、王德榜被迫奉令撤回。冯子材在停战开始的时候,给张之洞一个电报,请他上摺“诛议和之人”,④表达了抗战将士的共同愿望。

当时,全国不少地方先后通电遗责和议。一些爱国人士把清政府给冯子

① 季南:《英国对华外交,1880—1885》第 10 页。

② 《李文忠公全书·电稿》卷 5,第 24 贝

① 罗惇曧:《中法兵事本末》,《中法战争》第 1 册,第 26 页。

② 胡传钊:《盾墨留芬》,《中法战争》第 2 册,第 602 页。

③ 《李文忠公全书·电稿》卷 5,第 29 页。

④ 《张文襄公全集·电牍》卷 124,第 25 页。

材的退兵令比作南宋初年秦桧命令岳飞从朱仙镇退兵的金牌诏。有的还赋诗填词,抒发对“电飞宰相和戎惯,雷厉班师撤战回,不使黄龙成痛饮,古今一辙使人哀”的悲愤。⑤这类爱国诗词在当时很多,被人们争相传诵。

清政府不顾中国军民的反对,授权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于 6 月 9 日正式签订《中法新约》。条约规定中法两国派员会同勘定中国和越南北圻的边界,中国以后需要修建铁路时应向法国“商办”,并同意在云南、广西、广东三省的中越边界开埠通商。法国势力从此侵入我国云南、广西,进一步加深了我国西南边疆的危机。

中法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战争,但转眼之间却被清政府的妥协投降路线葬送。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这触目惊心的事实, 让广大群众进一步看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使先进的中国人日益感到亡国的威胁,进一步探求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⑤ 阿英编:《中法战争文学家》第 6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