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段祺瑞的统治和护法运动

经过张勋复辟这场风波之后,黎元洪下台,副总统冯国璋代理总统,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上台当权的还是北洋军阀,段祺瑞把待中央政府大权。对德参战,因已无国会,无须取得它的通过了。1917 年 8 月 14 日,北

京政府发布《大总统布告》,正式宣布对德宣战。美国这时已参加大战,愿意与日本在中国问题上暂时妥协。11 月 2 日,美国国务卿蓝辛与日本外务相石井菊次郎在华盛顿签订《蓝辛石井协定》,规定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有“特殊利益”,日本再次承认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这给了日本独占中国的有利条件。段祺瑞政府以“参战”为名,向日本进行大宗借款,组成所谓“参战军”,扩充皖系势力,进行反动的“武力统一”政策。

日本大隈内阁执行的露骨的侵华政策,激起中国人民强烈的反对,加深了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为日本元老派所不满,以对华外交办理不善的原因而下台。1916 年 10 月,寺内正毅继任总理大臣。他鉴于前内阁的失败,根据其重要谋士西原龟三等人的建议,挂出“日华亲善”的招牌,改变了对华方针:表面上“尊重中国独立和领土完整”,对中国内政“不加干涉”,实际上,第一,支持段祺瑞政府推行武力统一政策,日本给予贷款和军火援助;第二,除与日本享有特殊利益的地区有关问题外,尽可能和各国保持协调,同时努力使列强逐步承认日本在华的优越地位;第三,在南满东蒙扩大日本的特殊利益,在福建确保日本的特殊关系,山东问题设法享有德国战前的一切权利。① 寺内内阁任内二年间,日本对华各项借款总额达

3.86 亿日元。②其中,1917 年 1 月至 1918 年 9 月,西原以“私人身份”六次来华,经手八笔借款,合计 1.45 亿日元。③这些借款,通常被称为“西原借款”。

段祺瑞通过各项借款,把中国的权益大量出卖给日本。例如,以“铁路借款”、“矿山借款”等名目,将东北的吉长、吉会铁路和所谓满蒙五铁路以及吉林、黑龙江两省的森林、金矿都抵押给日本;以“无线电台借款”、“有线电报借款”、“电话借款”等名目,把我国电讯事业交给日本控制。通过“参战借款”、“军械军火借款”,日本为段祺瑞训练和装备了三个师、四个旅的“参战军”,让日本掌握对参战军的指挥权。“军械借款”还规定, 将中国“军队所使用的枪炮的口径,必要的机要部分及子弹的规格”,均按照日本的“实行统一”。段祺瑞答应“将兵工厂及各省煤铁大矿”归日本控制和垄断,作为借款的抵押。日本还以“顾问”、“教官”等名义,给段祺瑞政府派来大批间谍、特务、军国主义分子,以加强对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控制。1918 年,日本提出霸占山东各项权利的要求,段祺瑞政府竞表示“欣然同意”,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使日本后来据为口实,不肯把山东交还中国。

① 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并主要文书》上卷,第 425 页。

② 铃木武雄:《西原借款资料研究》第 353—354 页。

③ 西原龟三:《梦的七十年》,《近代史贷料》1979 年第 1 期。

①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 7 卷,第 167 页。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沙皇俄国势力瓦解,日本帝国主义认为是推行其“大陆政策”的大好时机,立刻把注意力转向中国东三省北部,极力谋求缔结所谓中日军事协定。在日本的频繁活动下,段祺瑞皖系军阀积极响应。1918 年 5 月,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签定了所谓《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和《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通过中日军事协定,日本取得了在我国驻兵和军队自由出入我国东北与蒙古的特权。军事协定签订后,日本立即将其策划已久的侵占中国东北的阴谋付诸实施,日军七八万人开进东北, 把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张到东三省北部,迅速代替了沙俄在东三省的侵略地位。

段祺瑞的卖国罪行,使中国面临着被日本帝国主义独占为殖民地的严重危险,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1918 年 5 月,留日中国学生召开大会, 抗议段祺瑞政府和日本签定军事协定,组成“大中华民国救国团”,号召集体分批回国请愿,为救亡图存竭尽全力。各省留日学生纷纷响应,回国进行活动。在国内,全国商界联合会通电反对中日军事协定。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业专门学校、政法专门学校等学生 2000 余人,齐集总统府请愿,要求废除中日军事协定。天津、上海、福州等地学生,也相继奋起要求废约。

段祺瑞对外卖国,对内实行独裁。他借口参战,不惜出卖国家主权,换取大量借款,是为了发动内战,实现其“武力统一”的野心。各项名目的借款,常“为政府移用”,“军事不停,需费无算,得款即无形消去”。①

段祺瑞重新上台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勾结研究系政客准备召集由各省军阀指派的临时参议院。孙中山还在 1917 年 6 月就因段祺瑞指使安徽等八省军阀宣布“独立”而通电西南各省军政大员,呼吁他们拥护约法与国会,起兵讨伐北洋群逆。7 月中旬,孙中山抵广州,举起“护法”旗帜,并通电国会议员南下召开国会。22 日黎明,护国战争结束后出任海军总长的程壁光与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率舰队自上海开往广东,通电宣布拥护约法、拥护国会、惩办祸首。海军护法南下,鼓舞和支持了正在苦斗中的孙中山。8 月间,孙中山召集到达广州的原国会议员 150 多人讨论国会开会问题。因不足法定人数,遂召开“非常国会”。会议决定成立军政府,通过了军政府组织大纲,声明“为勘定叛乱,恢复《临时约法》,特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宣布在“《临时约法》之效力未完全恢复以前,中华民国之行政权, 由大元帅行之”。9 月 1 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孙中山宣布段祺瑞为民国叛逆,出兵北伐,开始了“护法”战争, 战争主要在湖南进行。

桂系军阀控制的两广,在张勋复辟时已宣布“自主”。滇系军阀唐继尧通电不承认段再任总理的合法性。西南军阀害怕段祺瑞吞并他们,愿意借孙中山“护法”的旗号以图自保。他们还想利用“护法”战争之机扩充势力。但是,唐继尧、陆荣廷为了不和北洋政府完全决裂,以便日后仍能互相勾结, 而且也不愿屈居孙中山之下,因此不肯就任军政府元帅。

冯国璋和段祺瑞上台后,又开始了新的“府院之争”,即北洋军间的直系和皖系之争。段祺瑞任命他的爪牙傅良佐为湖南督军,打算取湖南为进攻两广的基地,但却调直系的军队去打先锋,这就加深了直、皖的矛盾。因此,

① 章宗祥:《东京之三年》,《近代史资料》1979 年第 1 期。

段祺瑞主张“武力统一”,冯国璋则提出“和平统一”,并指使湖南前线的直系军队消极怠战。11 月,直系军队自动退兵,要求停战。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直系军阀联合通电,主张和平解决。段祺瑞武力统一南方的政策不能推行,被迫辞职。但是,皖系军阀有实力,又有日本的支持,他们对冯国璋停战议和不满。12 月,在段祺瑞策划下,直、鲁、晋、奉、闽、皖、浙等十三省督军代表在天津举行督军团会议,要求冯国璋明令讨伐湘、粤,并初步制定了由直隶督军曹锟和山东督军张怀芝率兵两路进攻湖南的计划。这是皖系主战派对直系主和派的反击,无疑对冯国璋是很大的威胁。冯国璋被迫作出退让,由国务院任命曹锟为攻湘援鄂第一路总司令,张怀芝为第二路总司令。12 月 18 日,冯国璋委任段祺瑞为“参战督办”。段祺瑞重新掌握中央军事指挥大权,并以此名义继续向日本借款,扩建“参战军”。1918 年 1 月,冯国璋以“亲征”为名,由津浦路乘丰南下,准备到南京去纠集力量, 策划反段。当冯国璋车抵蚌埠时,被皖系干将安徽督军倪嗣冲所阻,只好折回北京。冯返京的第二天,即向西南下讨代令,特派曹锟、张怀芝进兵湖南。2 月,段祺瑞给奉系军阀张作霖一批军人,张便派兵进关对冯国璋施加压力。皖系各省督军也叫嚷要段祺瑞复出组阁,日本公使林权助则在幕后插手。3 月,段祺瑞被任为国务总理,第三次组阁。

段祺瑞再次出山,更加气势汹汹地要武力统一南方。曹锟的部将吴佩孚攻克岳阳,收回长沙,占领衡阳,战功最大,但段祺瑞却任命皖系军阀张敬尧为湖南督军,夺了直系抢到的地盘,曹、吴大为不满,6 月,吴佩孚在湖南同西南军阀订立了“停战协定”。8 月,他通电主和,公开攻击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实亡国之政策”。①其他直系军阀纷纷响应,南方护法军政府也复电赞成和平。段祺瑞在直系和西南军阀的联合反对下,8 月下旬被迫命令前线各军暂取守势。皖、直两系军阀的矛盾加剧了。

正当直、皖两系军阀明争暗斗日益激烈的时候,护法军政府内部的矛盾也尖锐起来。西南军阀本来就不是真正支持孙中山的“护法”主张,尤其是把广东视为“征服地”的桂系军阀,更将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视为心腹之患, 千方百计加以排斥和打击。当桂系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之后,不但不肯再按照孙中山的号令派兵北伐,反而认为孙中山是他们进行政治活动的障碍,图谋排挤孙中山。1918 年 1 月,桂系主持的西南各省护法联合会在广州成立, 推举岑春煊为议和总代表,伍廷芳为外交总代表,唐绍仪为财政总代表,唐继尧、程壁光和陆荣廷为军事总代表,同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相对抗。由于孙中山等人的反对,加上伍廷芳、程壁光拒绝受职,西南联合会议终于流产。于是西南军阀又拉拢政学系国会议员、提出改组军政府的倡议。对此,孙中山和一些国会议员坚决反对。但是,他的意见没有被多数议员所接受。5 月 4 日,国会非常会议开会,通过修改军政府组织法。孙中山被迫通电辞职,他在通电中向国民痛切地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②成立仅八个月的大元帅制军政府宣告结束。20 日,国会非常会议根据由大元帅制改为总裁制的军政府组织法,选举孙中山及唐绍仪、伍廷芳、唐继尧、林葆怿、陆荣廷、岑春煊七人为总裁。孙中山眼见军政府实际权力已被西南军阀所篡夺,遂于 21 日离广州赴上海。至此,孙中山发动

① 《吴佩孚主和电》,《湘灾纪略》第 63 页。

② 辞大元帅职通电,《孙中山全集》第 1 卷第 171 页。

的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了。

护法运动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维护《临时约法》的尊严,有其进步意义。但是,孙中山的“护法”口号,没有提出和涉及有关中国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没有反映广大工农群众的迫切要求,因而不能吸引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加。至于当时的旧国会,也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孙中山所指望的力量,还只是和北洋军阀有矛盾的南方军阀,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也没有可靠的革命武装,护法运动不能不归于失败。护法运动的失败,表明中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已陷入绝境,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在南方军政府改组,护法运动归于失败时,北洋军阀中皖系和直系的矛盾公开化。段祺瑞决定一面加紧训练自己的“参战军”,一面组成以徐树铮、王揖唐为首的“安福俱乐部”,操纵新国会的选举。9 月,“安福国会”选出徐世昌为下届大总统,把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势力挤出中央政府。

冯国璋下野后,曹锟、吴佩孚成了直系军阀的新首领。直系与皖系矛盾更加尖锐。曹、吴和南方军阀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取得英、美帝国主义的支持。

1918 年 7 月,美国向英、法、日三国提议把原五国银行团改组为新的四国银行团,即排除俄、德两国,加进美国,借此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10、11 月间,美国先后向北京政府与南方军政府分别提出“劝告”,要求他们停战议和,英、法也指责段祺瑞政府对外宣而不战。在美、英、法三国压力下,日本被迫宣布停止对段祺瑞政府的单独借款,同意参加新四国银行团, 但要求新银行团的投资范围将“满蒙除外”,以保持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同意美国提出的南北议和的主张。

1919 年 2 月,南北双方在上海举行“和平会议”。他们讨论所谓停战范围问题和借款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划分地盘和如何分配四国银行团准备给予贷款的问题。由于美、英和日本争夺激烈,皖、直两系军阀也相持不下,5 月,谈判宣告破裂。1920 年 6 月,议和会议重开。不久,直、皖战争爆发, 西南军阀内部也发生粤、桂战争。“南与南不合,北与北不合,南北又复不合”。①在军阀反动统治和混战下,中国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① 《一九一九年南北议和资料》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