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史学、文学艺术和新闻出版的新面貌

20 世纪初年,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都提出建立新史学的主张。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两篇文章中,强调了史学的社会作用,认为“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他用进化论的观点,对中国过去的历史书进行批评, 指出二十四史不过是二十四姓帝王的家谱,不能说明社会进化的趋势和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他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新史学”的主张,要求历史学应该“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章炳麟在同时期也提出类似的见解。用这种观点来编写中国历史的第一部著作,是夏曾佑在 1904 年出版的《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后改名《中国古代史》;稍后,刘师培也出版了《中国历史教科书》。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还对外国历史作了不少翻译介绍, 主要是介绍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史,美国、意大利等国的独立史,以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辛亥革命时期文学艺术的最大特色是强调它的社会教育功能,从而推动了小说的繁荣和戏剧的革新。

小说,在中国的文人学士眼里,向来是“街谈巷语”、“君子弗为”的。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于小说别为叙述杂事、记录异闻和缀辑琐语三派,“甄录其近雅驯者”,至于宋代的平话,元明的演义,包括《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等,虽然盛行于民间,但被认为“狠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黜不载”。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从启蒙的角度开始认识到小说的重要性并阐述其价值。1902 年,梁启超创刊《新小说》,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足以支配人的心理,改变社会风气,从而把小说提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崇高地位,提出“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主张。梁启超的观点得到许多人的赞同,不少有志者为抨击清政府,提倡维新、提倡革命而挥毫创作小说,蓬勃兴起的报纸、期刊也竟相刊登小说以吸引读者,还涌现了一批专刊小说的杂志,继

《新小说》之后,有《绣像小说》、《新新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小说月报》、《小说时报》、《小说世界》等,盛极一时。据估计, 当时创作的成册的小说,至少在 1000 种以上。①

① 阿英:《晚清小说史》第 1 页。

这时期创作的小说,不仅数量多,而且题材广泛,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色人等,从官场到商场,从内政到外交,从学界到工界,从维新人士到革命党人,几乎都有所反映。一般作者有意识地用小说作武器,对清政府和一切社会丑恶现象进行抨击,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命意在于匡世”,“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①体裁上最普遍采用的是一段一段没有总结构的类似《儒林外史》的形式,拆开来每段各自成篇,合拢来可以长至无穷,这是为适应报纸杂志连续发表的需要和容纳繁杂多样的题材所决定的。写作上则大都采取直接暴露、批判的手法, 艺术性较低,“不重含蓄”,口号化,论文化。“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因此,传世之作较少。最著名的作家有李宝嘉(伯元)、吴沃尧(研人)等。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 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及曾朴的《孽海花》、刘鹗的《老残游记》等,最为人所称道。

清末小说的繁荣,还应包括翻译小说的日兴月盛。由于社会对小说的需求殷切,而翻译毕竟比创作省时、省力,翻译小说在数量上占据压倒的优势。首屈一指的大家当推林纾(琴南),他一生翻译的小说达 171 部,其中 50 部左右是在民国以前出版的。以《巴黎茶花女遗事》(小仲马)、《黑奴吁天录》(斯托夫人)等最受推崇。不过,林纾本人不懂外文,他是靠别人口译,再由他笔述的,在原本选择和忠实于原著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除林纾外,吴俦、陈冷血、包天笑等都是著名的翻译家。他们介绍了大批世界名著,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为清末的小说园地增添了绚丽的异国风采。

从小说的社会教育功能很容易联想到戏剧的社会教育功能。但传统的剧目及其表演程式,距离现实生活太远,于是有戏剧的革新。

1904 年柳亚子、陈去病创办的《二十世纪大舞台》,是我国最早的专业戏剧杂志。在柳亚子的《发刊词》和陈去病的《论戏剧之有益》等论文里, 指出戏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而且对观众有很强烈的感染力,主张重视戏剧的社会作用,提高戏剧及艺人的社会地位,并着眼于戏剧革新。首先是剧本问题。要编演有利于反清革命的历史剧和时事剧, 以唤醒国民,激励士气。其次在语言和表演艺术上也要有所改革,使观众能够接受。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剧作家们费了很大力气,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截至 1911 年,创作各类戏曲剧本达 160 多种,包括传奇 54 种,杂剧 40 种,

地方戏 51 种,话剧 16 种。①其中,“引古鉴今,明夷辨夏,激动种族之观念” 以及鼓吹“推翻这专制政府,扫灭那无道昏君”的中外历史剧占了很大的比重,也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和歌颂革命党人英勇事迹的作品。在京剧舞台上, 编演时事新剧和历史新剧逐渐流行。主要倡导者是被称为“剧班第一革命巨子”的汪笑依,夏月珊、夏月润弟兄和潘月樵等京剧艺人对新剧的编演也起了推动作用。他们在春仙、丹桂、新舞台等戏院,演出了《波兰亡国惨》、

《缕金箱》等直接讽刺和抨击清政府的新戏,受到群众欢迎。在编演时事新剧的过程中,产生了新内容和旧形式的矛盾。穿西装唱皮黄,观众总觉得不自然,难以接受。有些人认为还不如改为纯用话白演出。于是,一个新的剧种——话剧应运而生。

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 298 页。

① 阿英:《晚清戏曲录》,见《晚清戏曲小说目》。

话剧在当时称为“新剧”或“文明戏”,创始于 1907 年。这一年,以留日学生曾孝谷、李息霜(叔同)、欧阳予情为骨干的春柳社, 在东京演出了用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以其强烈的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 使观众深受感动,取得了成功。不久,王钟声在上海组织春阳社,也演出了该剧。随后,王钟声还演出了《秋瑾》、《徐锡麟》、《官场现形记》等新剧,并在 1908 年到北京、天津演出,和刘艺舟等将新剧播及于北方。此外,

1910 年,任天知在上海成立的职业新剧团进化团,对初期话剧运动也有较大贡献。这个剧团除在上海演出外,还到南京、芜湖、汉口、宁波等地演出。所演剧目多半是反映当时的政治问题,宣传革命和爱国思想的。

综观 20 世纪初年小说、戏剧所表现的文艺观,着眼的是文艺的社会教育作用,实际上是把小说和戏剧作为从属于政治需要的一种工具,忽视了它们作为文艺的本质特征,即具体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它起了启迪、振奋人心的作用,但艺术质量不高,突出地表现在没有塑造出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人物大都比较概念化,缺乏丰满的有血有肉的性格,因而不能给读者和观众以深刻的印象。当政治上失去需要之后,也就为人们所逐渐淡忘。

这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学团体是“南社”。南社于 1909 年底在苏州成立, 是由柳亚子、陈去病、高旭等发起的。翌年,出版《南社》杂志,为专刊诗文的集刊。最初入社的只有 17 人,多属同盟会员,后来发展到 1000 余人。南社通过文学活动,提倡民族气节,宣传革命反满。鲁迅说:南社“是鼓吹革命的文学团体,他们叹汉族的被压制,愤满人的凶横,渴望着光复旧物”。在诗歌创作上,南社反对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宋诗派、同光体等诗派,改变了诗坛风气。

20 世纪初年,新闻出版也呈现出兴旺的景象。

中国的报纸,如果从《邱报》算起,可以上推到汉唐,但历时千余年没有什么发展。清代的《京报》,也仍是每日内阁所发抄的内容:宫门抄、上谕、奏摺等。1851 年,有人奏请刊刻《邱报》发文各省,奉谕严行申斥。1886 年,强学书局改归官办,刊行《官书局报》,形式和内容都和《京报》相似, 只是增加了若干“新事、新艺”的介绍。1901 年,直隶总督袁世凯首创《北洋官报》,内容除谕、摺、公牍外,还有本省时政、外省新闻和各国新闻等, 为地方政府办报的先导。1903 年后,各省纷纷仿效,《南洋官报》、《安徽官报》、《湖北官报》、《江西日日官报》、《豫省中外官报》等接踵问世。1907 年,清政府推出《政治官报》(后改为《内阁官报》)。在此之前,农工商部还刊行了《商务官报》,学部刊行了《学务官报》。宫办报纸一时称盛。

民办报纸不仅在时间上早于官办报纸,在数量和影响上更远远超过官办报纸。早在 19 世纪 70 年代,受来华外国人办的中外文报纸的“刺激”,武汉、香港、上海就有民办报纸出现,80 年代,广州也出现了民办报纸,但多销路不畅,或受地方官员禁阻,先后停办。进入 20 世纪,民办报纸蓬勃兴起。沿海、沿江的十几个省的省城及其他十几个大中城市都办起了报纸,总数在150 种以上。上海、广州的民办报纸都超过了 30 种,而且约三分之一是由革命党人创办的。《苏报》、《时报》、《民立报》等都受到社会的欢迎。

维新运动期间,办杂志曾一度成为时髦,因戊戌政变而顿挫。20 世纪初年,办杂志之风再度兴起,并超过了前此的势头。革命派、改良派竞相通过杂志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日本东京和上海是两个刊行杂志最多的地方。

据有关著录统计:上海有杂志 46 种,其中鼓吹革命的为 14 种;东京有杂志

34 种,鼓吹革命的为 24 种。①

报纸、杂志的兴盛和印刷技术的进步有密切关系。石印、铅印取代了雕版印刷,大大推动了出版事业的发展。继商务印书馆(1897 年)之后,文明书局(1902 年)、集成图书公司(由集成图书局、点石斋石印书局、申昌书局和开明书店在 1906 年合并组成)、中国图书公司(1908 年)相继开办。商务印书馆的发展最为突出,它在 1900 年开始采用纸型,1901 年出版《外交报》,1904 年创刊《东方杂志》,1905 年开始采用雕刻铜版,1909 年刊行《小说月报》、创制正楷铅字,可说是独步一时,书业的营业额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1912 年中华书局创设后,商务印书馆才遇到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