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反对外国教会侵略斗争的新高涨

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会和传教士就妄图用“十字架征服中国”。鸦片战争后,欧美的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的传教士,到 19 世纪末已达 3300 多人。他们中不无为信仰而来华传教者,也有的在传播西学和兴办文教慈善事业方面作出过贡献,但就总体而言,传教士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行文化侵略,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攘夺中国利权,起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的作用。中国人民对此极其痛恨, 不断进行反抗。斗争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1861 年贵州开始驱逐外国传教士到 1870 年天津教案。这期间,各国传教士相继在沿海、沿江建立教堂,招收信徒,无视中国的传统礼教和风俗习惯,激起了地方官员和士绅的不满。他们打出了“排斥异端” 和“保卫圣道”的旗号,号召和组织官役、兵丁、团勇等起来进行斗争。从1861 年贵州首先驱逐外国传教士开始,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怒火迅速燃遍湖南、江西、四川、江苏、安徽、河南、直隶、内蒙、云南、西藏、福建和台湾等省区。1870 年,爆发了震动中外的天津教案。由于天津法国教堂迷拐幼孩等罪行,居民愤恨,数千人前往教堂抗议。法国领事丰大业开枪杀人,群众怒不可遏,当场将他打死。接着,群众放火烧毁教堂等处房屋,杀死外国教士等 20 人。事后,法、英、美、俄、德、比、西等国联合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并调遣军舰到天津海口及烟台一带示威。

清政府派曾国藩到天津“查办”,不久又派李鸿章赴津会同办理。曾、李屈服于压力,以杀害群众 16 人,缓刑 4 人,充军 25 人,赔款 49 万两,对法道歉结案。这种杀民谢敌的行径,受到各阶层人民的强烈谴责。

第二阶段,从天津教案后到中法战争结束。这期间,不少传教士在华创办学校、医院、育婴堂和报刊,宣传奴化思想,进行文化侵略。有些传教士或收集情报,或里外串通,协助本国政府敲诈中国。中法战争爆发前夕,各国在华教会关注中国局势,间谍活动越发猖狂。战争爆发后,法国在华传教士大多卷入这场不义的战争,积极配合本国政府行动。于是,地处抗法前线的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福建、浙江等省人民,群起焚教堂、驱教士, 自发地把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与保卫边疆的斗争结合起来,造成很大声势。

清政府不仅不予支持,反而在“力保和局”的思想指导下,继续重刑镇压反教群众。地主阶级的上层人物态度日渐消沉,中小地主成为斗争的领导者,下层群众参加的人数日渐增多。

第三阶段,从中法战争后到 1894 年中日战争前。由于各国传教士公开与中国的媚外官吏勾结起来,包揽词讼,干涉内政,插手外交,加剧了我国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各地群众反教会斗争继续发展,先后掀起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1890 年,四川大足县龙水镇法国传教士破坏当地一年一度的迎神赛会, 引起民愤。清政府派军队保护该镇法国教堂,进一步激起了大足人民的不满, 群起捣毁教堂,斥责护堂清军,竖旗起义。起义军以大足县煤窑、纸厂工人

及挑贩为主体,转战大足、铜梁等县,沿途发布檄文,号召人民起来驱逐外国教会势力。川东一带群众纷纷响应,声势大振。这支队伍坚持斗争两年多, 屡次重创前来镇压的清军。

1891 年,长江中下游的码头工人、挑夫、水手、手工业工人和城市贫民,

以哥老会为核心,掀起了反抗怒潮,这年 4 月,芜湖一万多群众焚毁教堂, 攻打海关,并与前来镇压的侵略分子及官军英勇搏斗。羌湖暴动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几个月内,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省的几十个城市和广大农村,凡有外国教会盘踞的地方,几乎都发生了暴动。上海租界也出现了反对外国教会的匿名揭帖。列强联合出动军舰到长江一带,向清政府施加压力。清政府严令地方宫镇压起义,各地斗争遭到官军围剿,先后失败。

1891 年 11 月,热河东部朝阳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金丹道和在理教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军焚教堂,杀贪官,捣毁衙门,砸开监狱,纵横数百里,横扫四州县,逼近直隶。清政府慌忙调动热河、直隶、奉天等地军队前往剿杀。起义军与清军苦战两个多月,最后惨遭失败。

四川大足、长江中下游和热河朝阳一带的斗争说明,会党开始担负起领导重任,大规模武装起义和武装斗争已是主要斗争形式。

第四阶段,从甲午战后到义和团运动。这期间,外国传教士积极参与本国政府瓜分中国的活动:山东、广西、四川、湖北等地的人民则自发地把反对教会侵略和反对列强瓜分逐步结合起来,将斗争推向一个新阶段。

在山东曹县,大刀会首领刘士端自 1894 年开始反对教会侵略,影响及于鲁西南和江苏的丰县、沛县、萧县、砀山、考城等地。1896 年,按察使毓贤派兵镇压,杀害刘士端,大刀会实力大损。

在巨野县,当地人民于 1897 年 11 月攻打磨盘张庄德国天主教堂,杀死

德国传教士 2 人。济宁、寿张、菏泽、单县、成武等地的大刀会纷纷响应, 斗争此伏彼起。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占领胶州湾,又逼迫清政府惩办“凶手”,将山东巡抚李秉衡革职,赔偿教堂“损失”。

1898 年,在郯城神山和沂州、日照、兰山等地爆发了大小数十次的武装起义,统称沂水教案。德国从青岛派兵去沂州,勾结当地官吏,共同镇压了这些斗争。在此期间,德军还在胶州湾修筑炮台,强修胶济铁路。高密等地群众多次武装阻止修路,都遭到德军的残酷镇压。

1898 年,广西天地会起义,一度攻占浔州、郁林、博白、贵县等地,并发出檄文揭露教会罪行,要求官民一致对外,洗雪国耻。

同年 6 月,四川大足县龙水镇人余栋臣率众起义,发布檄文,痛斥列强“既占上海,又割台湾”的罪行,指出了当今“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 的严重危机,号召“顺清灭洋”,“除教安民”。①起义军分头出动,辗转30 余州县,捣毁教堂 20 余处,很快控制了大足县周围百余里的地方。但起义军缺乏统一领导,后被官军各个击破。

余栋臣起义推动了邻省湖北的反教会斗争。长乐县(今五峰)数千民众在当地哥老会领袖向策安等人的领导下,也树起“顺清灭洋”的旗号举行起义,纵横长阳、巴东等县,焚毁教堂,击杀比利时教士董若望。长阳人覃培

① 《近代史资料》1955 年第 4 期。

章在率众响应起义时,曾以“保清灭洋”号召群众,②散发余栋臣告示,惩罚教士,震动了当地官府。

60 年代初到 90 年代末的反教会斗争,虽然得到清政府守旧官员的同情和支持,有着“排斥异端”的思想和盲目排外的行动,但它一直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强大力量,而且进一步激起了爱国热情,终于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爆发了义和国反帝爱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