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统治集团内部对举办洋务的不同态度一、洋务宗旨的提出和洋务派的形成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不久,由于清朝统治者用领土、主权以及一系列经济、贸易特权暂时满足了外国侵略者的要求,国内的农民战争也进入低潮,因而呈现了暂时相对“稳定”的局面,也就是所谓“中外和好”的“和局”,但是在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头脑比较清醒的当权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掌握大权的恭亲王奕等人,并没因为这种“和局” 的出现而减少他们对清朝统治的危机感。曾、李、左诸人都因为镇压太平天国为清朝立了殊勋,他们在勾结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剿”中, 亲眼看到了西方侵略者船坚炮利的“长技”,从而预感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因此,当第二次鸦片战争刚一结束,曾国藩就提出:“此次款议虽成, 中国岂可一日忘备?⋯⋯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①1861 年 8 月,他又强调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并且提出“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独有,在中华则罕于所见”。从而主张在购买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之,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 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①他的这个主张得到了奕的赞赏,认为是“深思远虑之论”。在奕的支持下,曾国藩在 1861 年攻下安庆后,即设立安庆内军械所,试造枪炮弹药。虽因采用手工生产,效果不显,但是却任用了一批近代早期的著名科技人才,如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人。另一个洋务的热心倡导者李鸿章,1862 年率领淮军到达上海与英、法侵略军和华尔的“常胜军”向太平军进攻时.亲眼看到外国军队的“落地开花炸弹”,赞不绝口, 视为“神技”。他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表示“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 又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②对此他感到忧虑,愤愤而言:“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毅之下,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③ 此类议论,在左宗棠、沈葆桢、丁日昌等人的言论中,也都有程度不同的表现。

面临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李、左等人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他们继承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派”代表人物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且极力把这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他们“师夷长技”的目的,一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维持清朝的统治;二是在与外国侵略者保持“和好”的条件下,徐图自强,免遭沦胥。奕是清朝中央统治集团中最先倡导洋务的首领,他处理“内乱”和“外患”时的方针是:“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患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患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

① 《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 12:第 58 页。

① 《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 14,第 10—11 页。

②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 25,第 9 页。

③ 《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 5,第 34 页;卷 6,第 37 页。

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①在内政方面,则认为“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现在国威未振,亟宜力图振兴,使顺可以相安,逆则可有备,以期经久无患”。②李鸿章的主张与奕 基本一致,他说:“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似当委屈周旋, 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③总起来说,就是“讲求洋器”,平定发捻,自立自强,抵御外患。而其重点则在购船、造炮、练兵等军事方面。这一时期, 对洋务宗旨说得最完整、最透彻的是冯桂芬。他在 1861 年写成的《校邠庐抗议》一系列政论中,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他痛感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因此,对西方国家要“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他的洋务指导思想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指导思想,不仅成为兴办洋务的纲领,也成为后来流行一时的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滥觞。

19 世纪 60 年代初期,在清朝统治集团一部分当权人物和某些开明的士大夫中间,尽管在师法西方以求自强的认识上还有某些差异,但是已经开始形成一种政治主张和时代思潮。主张举办洋务的倡导者,在清朝中央政府有恭亲王奕和军机大臣文祥、桂良,地方大吏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丁日昌、郭嵩焘等。在他们的周围又有一批比较了解国内国外形势, 希望通过兴办洋务达到富国强兵的官僚和开明人士。这些洋务的倡导者们,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和在与外国侵略者的直接交涉中,都为保住清朝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手握中央和地方的军政、经济实权。由于他们在兴办洋务的问题上,思想主张基本一致,于是就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一个势力相当强大的政治派别,习惯上被称为洋务派。而洋务派一经形成, 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也就随之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