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 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到 1911 年辛亥革命为止,开办

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厂矿约 700 个,资本总额仅 1.3 亿多元。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民族工业的发展十分缓慢。

辛亥革命给封建制度以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除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掌握了南京临时政府的领导权外,还有不少商界人士参加各地的军政机构,担任了要职。袁世凯窃取政权后,为了笼络资产阶级,取得他们的支持,也吸收其中的代表人物如陈其美、周学熙、张春等担任工商总长、财政总长的职务。资产阶级通过手中掌握的权力, 制订出若干有利于振兴实业的政策法令。工商部于 1912 年 12 月 5 日颁布了

《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规定工艺品的发明者有权申请专利;1914 年 1 月公布了《公司条例》和《公司保息条例》;1915 年公布了《农商部奖章规则》等。这些条例虽然未尽完善,有些规定因时局多变也未能付诸实行,但它们终究解除了清政府原来对呈请开办企业的若干限制,也逐步废除了一些封建性的专利垄断。南京临时政府关于“振兴实业”的舆论宣传,和为此而着力提倡国货运动,激励了工商业者投资开办工厂,爱国华侨也竞相归国投资办厂和努力推销国货产品。1915 年日本提出阴谋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 全国人民更掀起了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一时间人人以用国货为荣,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商品倾销,一直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和压力。这种障碍和压力,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由于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地有所缓和。根据海关统计,中国在 1913 年的进口总额为

5.7 亿余两,1915 年减至 4.5 亿余两,减少了五分之一左右。以后逐年递减, 到 1918 年,法国货的进口额比战前减少了三分之一,英国货减少了一半,德国货则完全停止进口。与此同时,由于交战国急需从中国进口大量的面粉和日用百货,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出现了年年增长的趋势,1913 年为 4.03 亿两, 除 1914 年略有下降外,此后四年都比 1913 年增长了 14.8%到 20.5%。由于商品进口减少,出口增加,中国多年来入超逐年严重的情况也有所缓解,由 2 亿多海关两减至 3000 多万海关两。①进口下降,出口增加,而国内市场的需求并未减少。国内市场及出口的需要,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办厂、追求利润的要求。

① 《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第 1 表。

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较大的发展,从 1912 至 1919 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 470 多家,投资

近 1 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 1.3 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

革命前 50 年的投资总额。②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 年为 43448 马力,

1918 年为 82750 马力,约增长了一倍。③

在辛亥革命后开办的企业中,以纺织和面粉工业发展最快,针织、印刷等轻工业也有不少进展。纺织工业,1913 年前全国共有 231 家工厂,资本3254.7 万元,到 1920 年已增到 475 家工厂,资本 8275 万元。纺纱业 1913

年共有纱锭 65 万枚,到 1919 年增为 118 万枚。纱厂的盈利也很丰厚,16 支

纱在 1914 年每包盈利为 19.58 元,1917 年达 36.93 元,1919 年更高达 70.56

元。④同一时期,布机由 2016 台增为 2650 台,厂数和纱锭、布机数在短短几

年内就超过以往 20 多年所有积累的两倍多,这样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面粉业在辛亥革命前基础薄弱,在 1896 至 1912 年的 17 年间,民族资本

开设的厂才 47 家,占国内面粉厂的 52.2%,生产能力占 39.8%。而 1913

至 1921 年的 9 年间,全国就设立了 123 家面粉厂,其中民族资本经营的有105 家,占全部新设厂的 85.4%;生产能力占新设厂生产能力总数的 82.2%。被誉为“面粉大王”的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所创办的茂新、福新面粉公司, 在这一时期已由辛亥革命前的 2 个厂、4 个粉磨发展到 11 个厂、300 多个粉磨。从面粉进出口来看,1912 至 1914 年每年入超都在 200 万担以上,从 1915

年起开始出超 19000 余担,到 1920 年,出超达到 300 多万担。

其他如火柴业,1911 年全国 30 家左右,到 1919 年增加了 43 家,1920

年又增加了 23 家,成为民族火柴业发展最快的一年。①针织业是这一时期的新兴行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素来盛销中国的德国杉袜,来源告竭, 货价昂贵,各地针织工厂一时风起云涌,1913 年 21 家,1914 年 67 家,1915 年 85 家。一些设备先进的工厂大多集中在上海。到 1922 年,上海装有电机

的针织厂有 8 家,其中以 1917 年创办的中华第一针织厂规模最大,有 210 台织袜机,52 台罗纹车,246 台织袜头机,26 台摇纱机。这种情况在上海以外的工厂很难见到,外地工厂普遍使用手摇机织制。印刷工业在辛亥革命后, 也随着学校、报馆、杂志社和书店的日渐发展而不断兴旺。中华书局印刷所就是在辛亥革命之后诞生的,并以率先出版中华民国小学语文课本打开局面,以致“开业之后,各省函电纷驰,门前顾客坐索,供不应求,竭力应付, 基础于是乎立”。②此外,如罐头、蛋粉、皮革、制纸、卷烟、玻璃、陶瓷、榨油、肥皂等轻工业亦有相当发展。

随着轻工业的发展,重工业在这一时期也有发展。钢铁冶炼业,1914 年开始兴建大冶铁厂等六个钢铁厂,1916 年建立宣化的龙关(后改为龙烟)铁矿公司,1917 年上海成立和兴钢铁公司,1918 年北京石景山钢铁厂开始兴建。采煤业,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由 1912 年 80 万吨到 1919 年增至 330

万吨。使用动力机械的工厂,1913 年只有 400 至 600 家,到 1921 年增加到

②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③ 《第一回中国年鉴》第 1430 页。

④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 165 页,第 41 表。

①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中国民族火柴业》第 19—20 页。

② 杨大金:《近代中国实业通志》下卷,第 344—345 页。

2000 多家。①电力、运输和金融业也得到了发展。1913 年,全国共有电力工

业 30 家,到 1918 年增至 81 家,五年增加了 51 家,占全国电厂总数的 62%。在运输方面,以轮船为例,1913 年有 133230 吨,1919 年增为 287592 吨,六年增加了 115%。金融业方面,以新式银行为例,1913 年全国共有银行 15 家,资本 1.1488 亿元;到 1919 年六年间新增银行 42 家,资本 1.0276 亿元。

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也加快了,拥有巨额资本的大企业有所增多。1912 年,资本百万元以上的大企业约 25 个,1919 年, 增加到 43 个。拥有资本 1200 万元以上的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以及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都是这个时期出现的。

除新设厂矿外,原有厂矿大部分积极扩充。不仅轻工业普遍增加投资, 一批手工业作坊也迅速向近代化机器工业转化。如上海丝织业,“辛亥以前, 厂户多用木机、铁机,以制造绸货。至民国四年,物华厂装置电力织机,出品精良,营业大振,于是继之者如雨后春笋”。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暂时的发展,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所增长。1914 年 3 月 15 日,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成立。实力不断增强的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矛盾加深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要求也日渐强烈。

中国民族工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也仍然很浓。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并没有改变。

首先,中国民族工业是趁欧美帝国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无暇东顾的机会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因此,这种发展是很短暂的。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列强又都卷土重来,中国的民族工业立即开始萎缩,逐渐萧条。出口量猛增的面粉战后急剧下跌,马上转为入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①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兴旺发达的景象,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其次,中国民族工业在大战期间的发展多集中在轻工业,发展较快的部门一是为帝国主义战争提供战略物质的面粉业、纺织业等;二是帝国主义禁止出口的机械五金业,中国的机械五金工厂在 1920 年已由战前的 101 家增至

252 家;三是帝国主义顾不上的针织等行业。因此,中国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还是跟着帝国主义市场的需求转,发展是畸形的、零乱的, 根本无法形成自己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第三,中国民族工业在大战期间虽然出现了一些上百万元的大公司,但发展较快的还是中小企业和工场手工业。据统计,从 1903 年到 1908 年,注

册公司数是 127 家,资本总额为 5122 万元。

平均每年设立公司 21 家,每个公司的平均资本为 40.5 万元。从 1913

年到 1915 年,新注册的公司数为 124 家,资本总额 2442 万元,平均每年设

立公司 41 家,每个公司的平均资本为 19.6 万元。辛亥革命后每年平均新注册的公司虽较前期增加了一倍,但各厂的平均资本却少了一倍多,显然是小资本多于大资本,中小厂家增多之故。

①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②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弟 2 卷,第 689 页。

① 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 1 辑,第 26 页。

第四,中国民族工业即使在发展较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以纺织和采煤为例,一直到 1919 年,中国 75.6%的机械采煤工业、46.7%的纺锭和 59.2%的布机,还是操纵在帝国主义手里。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更趁欧战期间积极在华扩充势力。它出兵强占青岛,不仅把德国在该地的所有工厂都据为己有,而且迅速地在山东各地开矿建厂, 很快就拥有了 130 多家厂矿企业。日本这时在对华贸易方面,已取代英国而跃居第一位,在金融方面,在华新设了五家银行,接近同时期外国在华新设银行的三分之二;在抢夺利权方面,独占了这一时期的铁路投资,实力急剧膨胀。美帝国主义在这期间也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到 1919 年,在对华贸易和航运方面都仅次于日、英而跃居第三位。

民族工业发展中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仍是微弱的。辛亥革命后几次反帝反封建军阀斗争都由于软弱无力而归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