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定都南京和北伐、西征

金田起义后,洪秀全随即颁布军纪五条:一、遵条命:二、别男行女行; 三、秋毫莫犯,四、公心和傩(睦),各遵头目约束;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①这五条军纪,对加强太平军的团结和战斗力,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争取战斗的不断胜利,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为了壮大起义队伍的力量,洪秀全主动争取桂平一带的天地会加入太平军。天地会山堂分立,成分较复杂,对太平军的态度各不相同。罗大纲、苏三娘分别率所部参加太平军,建立战功,成为太平军著名的男女将领。张钊、田芳等一度加入,因不愿遵守太平军的纪律,随即离开,叛变投敌。张嘉祥则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就已投降请军,改名张国樑,成为农民起义的叛徒,始终与太平军为敌。

在这之前,清政府对拜上帝会的情况并不了解,认为是“乌合之众”, 把主要力量用来镇压天地会起义。钦差大臣李星沉奉命进入广西时,金田起义已经爆发,才发现太平军“实为群贼之尤”,不得不据实上报,并主张“聚集精兵,全力攻剿”。①他把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北、福建调集的军队一万多人派往桂平,广西提督向荣亲至前线指挥。

在清军的围攻下,太平军英勇奋战,在大湟江口攻破清军。3 月间,太平军转进武宣县东乡扎营。洪秀全在东乡登极。②大约同时,以杨秀清为中军主将,萧朝贵为前军主将,冯云山为后军主将,韦昌辉为右军主将,石达开为左军主将,同主军务。

5 月,李星沅在武宣病死。清政府派大学士、钦差大臣赛尚阿赴广西督办军务,命广州副都统乌兰泰为帮办,并调蒙古都统巴清德等协同指挥军队, 对太平军进行围攻。太平军撤离东乡,辗转进至平南。8 月,在平南官村击溃向荣部队,取得了大胜利。于是乘胜前进,一举攻克了永安州(今蒙山县)。这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以来占领的第一座城市。

在永安,太平军进行休整补充,并颁行了天历,制订各种制度。1851 年12 月 17 日,洪秀全颁布封王诏令: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两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太平天国的中央政权组织初步形成,

① 《天命诏旨书》,《太平天国》第 1 册,第 63 页。

① 潘颐福:《东华续录》,咸丰朝卷 7,第 4 页。

② 一说洪秀全“登极”时间为 1850 年 4 月 3 日,地点在桂平平山(平在山)。

这对于加强领导、发展队伍具有重要意义。诏令还规定,西王以下各王俱受东王节制。杨秀清实际上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

清统治者在加紧军事上围攻太平军的同时,还采取“多购间谍,解散党羽,计诱贼首,(使之)自相携贰”的阴谋手法,①妄图从内部瓦解太平军。对此,洪秀全教育太平将士要警惕“妖魔多端诱惑”,必须“立志顶天,真忠报国到底”。②对于那些投降变节分子则予以严厉镇压,清除了暗中投放的周锡能等人。

太平军在永安停留了半年多的时间。清军 3 万多人陆续开到永安,包围

了州城。由于城中粮、盐、弹药都很缺乏,1852 年 4 月 5 日深夜,太平军突围北上。清军虽“火器精,粮响足,兵勇众”,③但“兵不用命,将不知兵, 兵与将不相习,将与将又各不相下”。④在突围战斗中,太平军使清军遭受重创,四个总兵全部丧命,乌兰泰滚下崖涧,仅免一死。这一胜利打乱了清军围剿的部署。太平军北上途中,所向披靡,直逼桂林城下。桂林是广西省会, 清军负隅顽抗。太平军围攻一个月,未能攻克,于是转进全州。6 月 3 日, 太平军攻克全州。在攻打全州时,冯云山不幸中炮,身负重伤,不久于蓑衣渡去世,使太平天国失去了一位优秀的领导人和组织者。

太平军撤离全州后,即出广西入湖南,于 6 月 12 日攻克道州。在道州休整两月,扩充队伍,铸造大炮等兵器。这期间,以杨秀清、萧朝贵的名义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讨胡救世安民谕》、《救一切上帝子女中国人民谕》等三篇檄文,揭露清政府黑暗统治,“官以贿得,刑以钱免, 富儿当权,豪杰绝望”,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它,“务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⑤8 月 17 日,太平军进克湖南重镇郴州。在道州与郴州,天地会及劳动群众参加起义队伍的,为数很多。太平军男女人数,包括非作战人员, 至此已约有十万人。新参加的人中间有许多是挖煤工人,他们组成土营,凡遇攻坚,负责挖地道,放置地雷,轰塌城墙,在战斗中起了很大作用。

在郴州,洪秀全、杨秀清派萧朝贵卒军从间道疾行北上,于 9 月 11 日直逼湖南省城长沙。次日,萧朝贵在攻城时不幸中炮负伤,随后去世。继冯云山之后,太平天国又失去一位重要的领导人。洪秀全、杨秀清闻讯,率领全军赶赴长沙增援。经过多次激烈故斗,攻城未下。11 月 30 日,洪秀全、杨秀清放弃攻打长沙的行动,移营转进。12 月,攻克益阳,轻取岳州,获得大量军火、船只,数千船民、纤夫踊跃加入起义队伍,组成水营。从此,太平军有了一支庞大的水师,这对于后来进军长江中下游起了重要作用。

1852 年底,太平军由岳州进入湖北。水陆两路,沿江而下,连克湖北重

镇汉阳、汉口,围攻武昌。1853 年 1 月 12 日,太平军攻克武昌城。清湖北巡抚常大淳等败死。

武昌是长江中游的政治、军事重镇,湖北省会。太平军第一次攻占一座

① 王先谦:《东华续录》,咸丰朝卷 9。

② 《天命诏旨书》,《太平天国》第 1 册,第 63、66 页。

③ 姚莹:《与严观察》,中复堂遗稿》卷 5,第 10 页。

④ 江忠源:《答刘霞仙茂才书》,《江忠烈公遗集》卷 1,第 4 页。

⑤ 《颁行诏书》,《太平天国》第 1 册,第 162、164 页。

省城,影响很大。清朝统治者大为震惊,加紧进行战争部署,将钦差大臣、署湖广总督徐广缙革职拿问,命署湖北提督向荣为钦差大臣专办两湖军务, 以两江总督陆建瀛为钦差大臣防守安徽、江苏,以署河南巡抚琦善为钦差大臣驻防河南,妄图堵截太平军,挽回节节败退的危局。

太平军在武昌停留了将近一月。1853 年 2 月,洪秀全、杨秀清放弃武昌, 统率大军,水陆并进,浩浩荡荡,蔽江东下,以摧枯拉朽之势,连克江西九江、安徽安庆、芜湖、和州等地。3 月 8 日,太平军兵临南京城下,水陆连营,“直望无际”,“既众且整”,使南京城里的敌人“望之夺气”。①3 月19 日,太平军攻破南京外城,斩两江总督陆建流等。20 月,攻克内城,杀江宁将军样厚等,完全占领了南京。太平天国把南京改称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3 月 31 日,罗大纲等率军攻克江甫重镇镇江,4 月 1 日,林凤祥、李开芳(均壮族)率军攻克江北重镇扬州,肃清了天京外围的残敌。

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后,仅仅经过两年多的故斗,席卷了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六省,最后奠都南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由于太平天国起义是一次反对清朝反动统治的正义故争。太平军在胜利进军的征途中,坚决镇压和打击官僚、豪绅、地主,焚烧衙门、粮册、田契、借券, 破除神佛偶像及孔丘牌位,对封建统治秩序进行了扫荡。太平军对于人民群众则爱护备至,“所过之处,以攫得衣物献给贫民,⋯⋯谓将来概免租赋三年”。①这使太平军到处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拥护,连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 太平军至,“争迎之,官军至皆罢市”,“乡民处处助贼打仗”。②因此,太平天国起义获得了迅猛发展。

太平天国起义的胜利发展,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京师震动, “官眷出城者约有四百家,崇文、宣武两门外官宅十空其六七。钱铺闭歇者, 自二月十五后相继,共有三百家。典铺当者,以十千为率。银价斗落至大钱一千二三百文一两,西客收帐,商贾歇业”。③

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清政府命钦差大臣向荣率清军 17000 余人到达南京城东孝陵卫,成立“江南大营”。另一钦差大臣琦善率直隶、陕西、黑龙江马步各军约万人至扬州,成立“江北大营”。江南、江北大营威胁着天京。两个大营的兵力此后续有增加。

由于八旗、绿营的溃败,咸丰皇帝于 1853 年初命令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绅举办团练,组织地主反动武装。曾国藩所办湘军,就是其中之一。曾国藩

(1811—1872 年),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末年官至侍郎。1853 年初, 他因丧母在籍,咸丰皇帝命他去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团练。他以罗泽南的湘勇为基础,“别树一帜,改弦更张”,①略仿明戚继光的成法,募练了一支不同于绿营制度的军队——湘军。湘军用知识分子为营官,主要有罗泽南、彭玉麟、李续宾等。他们和曾国藩一样,都是既笃信程朱理学,又热心于经世致用之学。曾国藩以同乡和伦常的封建情谊作为维系湘军的纽带,选将募

① 汪士铎:《乙丙日记》卷 1。

① 张德坚:《贼情汇纂》,《太平天国》第 3 册,第 271 页。

② 《贼情汇纂》,《太平天国》第 3 册,第 272、275 页。

③ 吴昆田:《漱六山房全集》卷 9。

① 《与王璞山》,《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 2。

勇坚持同省同县的地域标准,鼓励兄弟亲朋师生一同入伍,甚至同在一营。实行士兵由营官自行招募,每营士兵只服从营官一人,整个湘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形成一种严格的封建隶属关系。要求对士兵进行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和禁扰民、嫖、赌、鸦片的军纪教育,进行技击、枪法和阵式的军事操练。这就纠正了绿营军纪败坏、散漫不团结的弊病,指挥较灵。1854 年3 月,湘军练成水陆两军,共 17000 多人。于是,曾国藩和他的湘军,成为清朝反动统治的重要支柱和太平天国的凶恶敌人。

由金田起义至 1853 年 7 月间,清政府已拨军饷 2963 万余两,户部库存

正项待支银仅剩 22.7 万余两,“度支万分窘迫,军饷无款可筹”,②于是千方百计进行搜刮,除加重原有捐税、广开捐输、行大钱、发钞票等外,又实行厘金制度。厘金分为两种,一是行商的货物通过税,一是坐商的交易税, 税率约为 1%。1853 年 10 月,帮办江北大营军务大臣雷以诚在扬州仙女庙等地开征。第二年,推行到许多地区。最初是征收过境的粮食,后来范围日益扩大,成为一种常税,有些州县税卡林立。厘金制度是一种沉重的经济勒素, 它增加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太平天国除在天京严密设防外,1853 年 5 月又分兵北伐和西征,对清政府统治区实行了大规模的主动出击。

北伐的总目标是直捣清朝的都城北京。1853 年 5 月 8 日,林凤祥、李开芳等率军约一万数千人,自扬州出发,开始了北伐进军。北伐军在浦口上岸, 经安徽北上,一路连破州县,6 月入河南,在归德(今商丘)毙伤清军 3000 余人。北伐军沿黄河南岸西进,攻省城开封,不克。于是在汜水、巩县之间渡过黄河,7 月进围怀庆(今沁阳)。清政府派直隶总督讷尔经额为钦差大臣,调集北方兵力约二万人防堵。北伐军在这里同清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围攻将近两个月,未能攻克。9 月,北伐军遂撤围,入山西,复经河南入直隶,克军事重镇临洺关,讷尔经额军被击溃。10 月,进占深州。咸丰皇帝命惠亲王绵愉和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调集军队阻挡北伐军。京中官绅逃迁者 3 万多户,情况极为混乱。北伐军乘虚东进,前锋直抵杨柳青,进逼天津。清军决运河堤放水,北伐军进攻天津受阻,屯据静海、独流。时届隆冬,北伐军粮尽衣缺,于 1854 年 2 月南撤,5 月转据东光县连镇待援。天京派出的援军,曾到达山东境内,不幸在临清失败。北伐军听到援军北上的消息,由李开芳分兵自连镇南下接应,被清军围于山东高唐州。北伐军被截断在两地, 处境更为困难。连镇被清军合围,林凤样及太平军将士同敌人英勇战斗,坚持至 1855 年 3 月粮尽失守。林凤祥受伤被俘,在北京惨遭杀害。连镇陷落后, 扼守高唐州的北伐军由李开芳率领南下,突围至茌平县冯官屯。清军引运河水灌冯官屯,北伐军屡次突围都未能成功。5 月 31 日,李开芳就俘,①北伐最后失败。

太平军的北伐,是太平天国史上英勇悲壮的一页。北伐军在两年年横扫六省,转战五千里,连克数十城,直抵清朝的心脏地区,严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给北方人民的反抗斗争造成了有利的形势。但由于北伐军孤军深入, 远离根据地,得不到后方的有力支援,又没有主动联系和发动群众,因而最后陷于失败。这使清政府得到了喘息时间,稳住阵脚,重新纠集兵力,实行

② 王先谦:《东华续录》咸丰朝卷 24 。

① 张集罄:《道咸宦海见闻录》第 163 页。

反扑。

太平军在北伐的同时,还派兵西征。西征的战略目的在于确保天京,夺取安庆、九江、武昌这三大军事据点,控制长江中游,发展在南中国的势力。

1853 年 6 月,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壮族)等率太平军溯江西上。西征军进展极为顺利,当月即攻克安庆,进围南昌。9 月,撤南昌之围,攻下九江。此后,西征军分为两支。

一支由胡以晃等率领,以安庆为基地,经略皖北。1854 年 1 月,攻克皖北重镇庐州(今合肥),安徽巡抚江忠源投水自杀。太平军占领安徽的广大地区,成为西征军的运输要道,也是太平天国的主要给养地,在军事上、经济上一直是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

另一支由韦俊等率领,自九江沿江西上,1853 年 10 月再克汉口、汉阳, 因兵力不足,退守黄州。曾天养率部来援,于 1854 年 2 月在黄州大败清军, 湖广总督吴文镕投水而死。西征军乘胜三克汉口、汉阳,6 月再克武昌。

西征军在湖北获得辉煌胜利后,攻入湖南,遇到了曾国藩湘军的顽抗。1854 年 2 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 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①以动员一切反对势力起来镇压太平天国。

进入湖南的太平军于 4 月再占岳州,大败湘军,并乘胜进占湘潭,钳制长沙。太平军同湘军水陆激战七天,伤亡很大。5 月,湘潭沦陷,太平军突围走靖港。这时,靖港的太平军几乎全歼湘军水师。曾国藩羞怒交加,投水寻死,被随从救起。太平军在靖港的胜利,并没挽回湘潭失败所造成的局势, 被迫放弃钳制长沙消灭湘军的计划,从而给曾国藩以喘息的机会。曾国藩用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重造战船,准备反扑。7 月湘军重新出动,攻陷岳州。

这年 10 月,湘军和湖北兵勇反扑武汉。太平军迎击,战斗一整天,武昌、汉阳相继失守,停泊在汉水的大批船只也被湘军焚毁。1855 年 1 月,湘军进逼九江。这时,太平军在西征战场上处于严重不利地位,曾国藩的气焰极为嚣张,叫嚷要“肃清江面,直捣金陵”。②

面对这个局势,太平天国领导人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击西线湘军。1855 年1 月,由石达开为统帅,率大军西援。西征援军到达湖口后,用诱敌深入、以少胜多的灵活战术,在湖口和九江两次战役中痛歼湘军水师,使敌军“辎重丧失,不复成军”。③曾国藩率残兵败将逃往南昌。太平军乘胜西进,2 月底占汉阳,4 月第三次克复武昌。这年年底,太平军向江西进军,至翌年 3 月间,在短短的三个月中,江西十三府中的七府一州五十余县,都落入太平军手中。曾国藩困守的南昌,处在太平军的包围之中,“呼救无人”,“魂梦屡惊”。①

在江西大捷的同时,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又在天京外围组织了一场激烈的破围战。这场战斗,是从保卫镇江开始的。清军于 1855 年围困镇江,吴如孝

① 《曾文正公全集·文集》卷 3。

② 《请饬各路带兵大臣督抚择要防堵片》,《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 4。

③ 张曜孙,《楚寇纪略》,《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 1 册,第 78 页。

① 《陈明邻省援兵协饷片》,《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 7。

坚守待援。1856 年 2 月,燕王秦日纲奉命自上游赴援。4 月,吴如孝与秦日纲内外夹击,大败清军。太平军随即乘胜渡江,大败江北大营统帅托明阿军, 连克扬州、浦口,江北大营 120 余座营垒纷纷溃散。6 月,太平军又回师镇江,大破清营七八十座,江苏巡抚吉尔杭阿自杀。太平军又乘胜攻破江南大营,向荣率残军逃至丹阳毙命。太平军击溃江北、江南大营,解除了威胁天京三年之久的军事压力,取得了又一个辉煌的胜利。

太平天国通过三年多激烈的军事斗争,在长江中下游,取得了重大成就, 控制了从武昌到镇江长江沿岸的城镇,安徽、江西、湖北东部以及江苏的部分地区都为太平天国所掌握。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发展,推动了各地各族人民反清斗争的高涨。

南方和东南沿海各省,先后发生了天地会及其支派的起义。1852 年,广西南宁天地会首领胡有禄、朱洪英率众起义,于 1854 年攻占灌阳,建号“升平天国”。翌年,起义失败。1853 年 5 月,福建小刀会领袖黄威、黄德美率会众在海澄起义,连克漳州、同安、厦门等地。年底,起义军被迫撤至海上, 不久失败。同年 9 月,上海小刀会领袖刘丽川率众杀死县官,占领上海县城, 称“大明太平天国”。刘丽川曾上书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联络。起义军在十多天内连克青浦、川沙、南汇、嘉定、宝山等州县,但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围攻。1855 年 2 月,刘丽川在突围战斗中牺牲。起义失败后,一些起义军参加了太平军继续战斗。1854 年,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李文茂等率众在佛山镇起义。南海、顺德、东莞、新会等地天地会纷起响应。在短短的二三个月内,各路起义军攻破府州县城 40 余座,囤困广州城半年。1855 年春撤围,部分转入广西继续斗争。

当时北方有捻军起义。捻军是长期活动在安徽、河南、山东西南部和江苏北部一带的民间结社,参加的主要成员是农民及其他劳苦大众。1853 年, 太平军北伐经过安徽、河南时,毫州捻军首领张洛行等率众纷起响应。1855 年 8 月,各路捻军首领大会于安徽蒙城雉河集,推张洛行为盟主,下分黄、白、红、黑、蓝五旗。捻军有了联合的组织,力量迅速扩大,多次打败清军, 成为北方反清斗争的主力。

西南地区以贵州张秀眉所领导的苗族起义与云南杜文秀所领导的回族起义为最著名。1855 年,张秀眉在贵州台拱起义。1856 年,杜文秀在云南蒙化起义。云、责各族人民的起义,在太平天国后期及其失败后,仍继续坚持斗争。

遍及全国的各族人民反抗斗争,是分散的,各自为战的,太平天国没有能够把这些斗争力量领导和团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