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争的三个阶段

第一次鸦片战争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

战争的第一个阶段,自 1840 年 6 月下旬英军封锁珠江口至 1841 年 1 月

下旬清政府对英宣战之前,历时约 7 个月。在这个阶段,英军实施封锁珠江口、占领定海、北上天津以武力逼迫清政府就范为主要内容的侵略方案;中国方面除广东积极备战外,总体上持消极抗战的态度。由于道光皇帝采取“羁縻”政策,林则徐、邓廷桢等抵抗派遭到打击和排挤,妥协派琦善、伊里布等逐渐取得了对英交涉的大权,义律向琦善提出割地丧权的所谓“穿鼻草约”。

英国侵略军到达广东海面后,对广州实行封锁。由于广东军民早有戒备, 侵略者无隙可乘。6 月 30 日,懿律和义律率英军按其原定计划北犯。7 月, 英军进攻福建厦门,未能得逞。接着,又北犯浙江,攻陷防御薄弱的定海。8 月,英军继续北犯,抵达天津白河口,投递巴麦尊给清政府的照会,提出赔款、割地、通商等无理要求。

定海失陷,清政府大为震动。道光皇帝动摇了当初的禁烟和抵抗政策, 他指示直隶总督琦善:“如该夷船驶至海口,果无桀傲情形,不必遽行开枪

① 《林则徐集·奏稿》第 881 页。

② 林则徐:《英夷鸱张安民告示》,转引自范文澜著《中国近代史》第 31 页。

③ 《林则徐集·奏稿》第 705 页。

开炮。”①这种消极思想,在沿海各督抚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事实上,当时沿海各省的督抚除林则徐(已任两广总督)、

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邓廷桢(已调任闽浙总督)等少数人以外,在军事上都没有作任何部署。在京师重要门户的天津,仅有守军八百。山海关一带,连一尊可用的大炮都没有。琦善竟称“水师不必设,炮台不必添”,甚至说:“夷船不来则已, 夷船若来,则天津海口断不能守。”①当英军抵达天津海口后,清朝文武官员更是乎忙脚乱,不知所措。妥协派趁势散布流言蜚语,攻击林则徐、邓廷桢。他们把英军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归罪于林则徐在广东缴烟,“先许价买,而后负约,以至激变”。②道光皇帝本无抗战决心,加之妥协派在耳旁的鼓噪, 便任命琦善前往天津海口与英军谈判。琦善宣扬失败情绪,说英人“船坚炮利”,是无法战胜的,即使是今年打胜了,明年还会再来,“边衅一开,兵结莫释。⋯⋯而频年防守,亦不免费饷劳师”。③在谈判中,他向英国侵略者表示,林则徐等人在广东查禁鸦片“操持过急”,实属“办理不善”,保证要“重治其罪”,要求英军撤回广东,等候清政府派遣钦差大臣“秉公查办, 定能代伸冤抑”。④懿律得此答复,认为实现了以武力要挟清政府谈判的目标, 又因北方天气渐冷,海港即将封冻,遂于 9 月中旬率军南下。

道光皇帝于 9 月 17 日任命“退敌”有“功”的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同时,以“办理不善”的罪名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查办。在道光皇帝的“羁縻”政策指导下,11 月 6 日,两江总督伊里布与懿律签订浙江停战协定。道光皇帝旋又颁布开放烟禁上谕,以此向侵略者表明其谋求妥协的诚意。

1840 年 11 月 29 日,琦善到达广州。他一反林则徐的做法,下令撤除珠江口附近的防御设施,裁减水师,遣散乡勇,排挤坚持抵抗的地方官员,以讨好英国侵略者。12 月,琦善与英军开始谈判,懿律因病回国,义律接任全权代表。谈判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赔偿烟价,割让岛屿或增开口岸,交还定海。琦善同意赔烟价 600 万元,但增开口岸只应在广州之外再增设一处, 不准寄居,应先交还定海后签约。义律决定进一步施加压力,迫使琦善完全屈服。1841 年 1 月初,英军发动突然袭击,攻占大角、沙角炮台,副将陈述升、陈举鹏父子(土家族)及土家、苗等族守台官兵 600 余人全部壮烈殉国。在近代中国杭击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陈连升是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

英军攻占大角、沙角炮台后,义律于 1 月 20 日在澳门发表了一份公告, 内容包括割让香港、赔偿烟价 600 万元、恢复广州通商等。25 日,英国侵略军强占了中国领土香港。同时,义佯与琦善又进行了包括割让香港在内的所谓“穿鼻草约”谈判。但请善此时已自身难保,不敢再谈签约事,谈判停止。

战争的第二阶段,自 1841 年 1 月 27 日清政府对英宣战始,至 5 月 27

日《广州和约》订立为止,历时 4 个月。在这个阶段,清政府虽然宣战,但

①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明卷 12,第 8 页。

① 张喜:《抚夷日记》,《鸦片战争》、第 5 册,第 353 页。

② 《夷艘入寇记》,《鸦片战争》第 6 册,第 112 页。

③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 14,第 31、32 页。

④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 12,第 33 页。

并无真正抗战的决心。道光皇帝派往广州主持军事的奕山、杨芳等官僚昏庸无能,在对英作战中一触即溃,终于签订了屈辱的《广州和约》。

琦善、伊里布等人的妥协活动,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在浙江,镇海、定海居民纷纷谴责伊里布撤退镇海守军的措施,并要求收复定海; 在广东,广州的爱国士绅联合请愿,特别是“香港绅民,以不愿为夷,联名控诸抚院”。①在清政府内部,倾向抵抗的官员也纷纷奏请罢免琦善,重新起用林则徐、邓廷桢主持抗英斗争。英国要求割地、赔款的条件,也大大超出了道光皇帝可能接受的程度。1841 年 1 月 27 日,大角、沙角炮台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道光皇帝看到定海尚未交还,英军又在广东发动进攻,十分恼怒,立即下诏对英宣战。接着,道光皇帝将踌善革职拿问,以祁场为两广总督;任命裕谦为钦差大匝赴浙江接替伊里布;同时任命御前大臣、宗室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调集各省军队 17000 人开往广东。于是,中英双方重新进入了战争。

英军获悉清政府调兵遣将的消息后,立即先发制人。2 月下旬,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六旬老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英勇抵抗,仍在广东主事的琦善竟拒绝派兵增援。关天培与将士 400 亲人壮烈殉国,虎门炮台陷落。英舰驶入省河,广州形势危急。

3 月,参赞大臣杨芳率军先期到达广州。义律从商业利益出发,向杨芳提出休战谈判,双方达成停战协定,广州恢复贸易。4 月,奕山及各省援军先后到达广州。奕山一到广州,便诬蔑“粤民皆汉奸,粤兵皆贼党”。①他不用粤勇,而召募水勇于福建;不信粤兵,而依靠外省“客军”;甚至提出“患不在外面在内”、“防民甚于防寇”的反动方针。②在作战上,他希图侥幸取胜,邀功请赏。5 月 21 日,在没有切实准备的情况下,奕山贸然发动一次夜袭,清军大败,英军来势反扑,占领了城郊重要据点,包围并炮轰广州城。26 日,英军准备攻城,奕山等慌作一团,在城上高悬白旗,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乞和。27 日,奕山与义律签订了屈辱的《广州和约》,规定清军六天内撤至离广州 60 英里以外的地方;一周年缴纳 600 万元“赎城费”;赔偿英

匡商馆损失 30 万元。第二阶段的战争,至此结束。

广州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对奕山等向英军的求和行径无比愤怒,奋起抗击英军。5 月 29 日,盘踞四方炮台的英军审至广州北效三元里抢劫行凶, 当地人民群起反抗,当场打死英兵数名,其余的仓皇逃走。为防止英军报复, 群众在村北三元古庙集会,决定以庙中黑底白边的三星旗为“令旗”,联络附近 103 乡义勇,共同抗英。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地主士绅,加入了抗英斗争的行列,成为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30 日,三元里数千义勇向四方炮台进攻。他们将英军引诱到牛栏冈,附近村民从四面八方赶来,把英军团团包围。“刀斧犁锄,在手即成军器;儿童妇女,喊声亦助兵威”。①直到敌接军到达后,被围英军才撤回四方炮台。31 日,广州附近番禹、南海、花县、增城等县 400 余乡的数万群众赶来,与三元里群众一起将四方炮台层层包围。奕山应英军的要求,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解围,强迫解散群众队伍。三元

① 《平夷录》,《鸦片战争》第 3 册第 388 页。

① 《夷艘入寇记》,《鸦片战争》第 6 册,第 118 页。

②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 27,第 32、34 页。

① 林福祥:《平海心筹》,《鸦片战争》第 4 册,第 600 页。

里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战争的第三阶段,自 1841 年 8 月英军再度进攻厦门开始,至 1842 年 8

月 29 日签订《南京条约》为止,历时一年。在这个阶段,英军以进攻江浙地区为重点,以武力逼迫清政府彻底就范。清政府虽调集重兵赶赴浙江,但在前线渍败后便一意求和,最后被迫在南京订立了城下之盟。

18 且年 4 月,英国政府获悉义律提出“穿鼻草约”的消息后,大为不满, 认为从这个“条约”中所获的侵略权益太少,决定撤换义律,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

三元古庙

8 月,璞鼎查到达香港,随即率英军再次北犯。8 月 27 日,英军进攻厦门,总兵江继芸力战阵亡,厦门陷落。9 月,英军继续北犯定海。主持浙江军务的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蒙古族)下令加强防御,坚决抵抗。他对众宣誓:“城存俱存,以尽臣职,断不肯以退守为词,离却镇海县城一步, 尤不肯以保全民命为词,接受逆夷片纸。”①9 月 26 日,英军进攻定海,总兵葛云飞、郑国鸿(回族)、王锡朋率五千守军浴血奋战六昼夜,全军将士壮烈殉国,定海于 10 月 1 日再度失陷。10 日,英军攻镇海,浙江提督余步云临阵逃往宁波,裕谦亲自登城指挥抗战。总兵谢朝恩战镇海失守,裕谦悲愤投水自尽,履行了自己的誓言。13 日,英军,余步云先一日弃城走上虞, 宁波不战而陷。与此同时,英军还多次侵扰台湾,台湾道姚莹和总兵达洪阿在台湾各族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下,打退了英军的多次进犯。

浙东三城在短短的半个月里轻易易手,引起了清政府的恐慌。为了挽回败局,道光皇帝下令重新迎战,以示“天朝兵威”。10 月 18 日,道光皇帝任命协办大学士、宗室奕经为扬威将军,侍郎文蔚和副都统特依顺为参赞大臣,往浙江办理军务;同时从各省调集军队近两万人,赶赴浙江前线。

奕经离京后,一路上游山玩水,寻欢作乐,勒索地方,铺张糜费。到苏州后更是花天酒地,竟驻足不进。以致民怨沸腾,言官弹劾。奕经不得已被迫离开苏州,于 1842 年 2 月到达绍兴。从北京出发至此,已过了四个月。

奕经的言行,与奕山在广州所为如出一辙。他诬蔑“水勇、乡勇,或系无业游民,或系乡村笨汉,所持兵械,不过稻权木棒,无事或可壮声威,遇敌则必先溃散”,认为“浙省兵丁、浙省乡勇均不可用”。①他到浙江前线后, 依然不认真筹划抗敌措施,却希图侥幸取胜,邀功请赏。3 月上旬,在不了解敌情和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奕经命令清军从绍兴分三路出师,冒雨夜袭宁波、镇海、定海,竟想一举收复三城。因师躬泄露,英军早有准备,清军三路皆败,全军溃散。英军乘机反扑,慈溪失陷。奕经等仓皇逃回杭州, 从此不敢再战,却慌报军情,掩败为胜,力主对英求和。

清政府在广东和浙江的两次出师,都惨遭失败,朝臣中妥协派官员又活跃起来。浙江巡抚刘韵珂给道光皇帝上奏摺,宣称英人炮火“猛烈异常,无可抵御”,沿海各省“一月之防费,为数甚巨,防无已时,即费难数计,縻饷劳师,伊于胡底?”①他认为如果继续开战,国内将会出现各地人民揭竿而

①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 33,第 19 页。

① 《扬威将军奏摺》,《鸦片战争》第 4 册,第 270 页。

①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 44,第 29、 32 页。

起的危局。军事上的连续失利和妥协派的喧嚣,促使道光皇帝从忽战忽和转而一意求和。他哀叹清军“既不能冲锋击贼,复不能婴城固守,一见逆夷, 辄即纷纷溃散”,“可见将濡兵疲,全无斗志,非逆夷凶焰竟不可当,实我兵弁临阵脱逃,几成习惯”。②于是,他命令停止进兵,任命盛京将军耆英为钦差大臣,并重新起用已被革职的伊里布,令他们驰往浙江寻求谈判途径。英国侵略者认为它的军事打击尚不足以胁迫清政府接受其全部要求,拒绝和谈,决定仍照原计划,大举侵入长江流域下游地区。

1842 年 5 月,英军退出宁波和镇海,集中兵力进犯江浙两省的海防重镇乍浦,遭到守军的顽强抵抗。17 日,乍浦陷落。6 月,英军侵入长江,攻打吴淞炮台。两江总督牛鉴闻风逃遁,年近七旬的江南提督陈化成率 5000 余名官兵坚守吴淞西炮合,先后三次拒绝牛鉴的退兵命令,身负重伤,英勇战死。宝山、上海相继陷落。英军继续溯长江西上。7 月 21 日,进攻镇江,副都统海龄(满族)率 4000 余名满、蒙、汉族将士殊死奋战,终因力量悬殊,守军全部战死,镇江失守。恩格斯在赞扬镇江守军的英勇精神时指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③英军于 8 月初侵入南京下关江面。耆英、伊里布等赶到南京议和,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全部条款。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结束。英国军队在武器装备和训练方面固然比清军先进优越,但也存在不利的因素。其兵力严重不足。当时英国分布在本国及其广大殖民地上的军队总共 10 万人,能够投入对华作战的兵力,最

初只有 4000 余人,最多时也只有 15000 人。英军远离本土作战,补给线过长。当时苏伊士运河尚未开凿,从英国航行到中国,至少要四个月;从印度航行到中国,至少要一个月。中国所进行的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是正义的自卫战争,得到广大人民和爱国官兵的支持。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学技术的落后,在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使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