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法战争和中日故争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

一、新疆的收复和《伊犁条约》的订立

1864 年,新疆爆发了反清武装起事。由库本回族、维吾尔族群众首先发动,乌鲁木齐、莎车、塔城、伊犁等地纷起响应,迅速扩及全疆。各地反清武装的领导权大多被宗教和民族上层分子所掌握。他们建立了许多互不统属的封建神权割据政权,以排满、反汉、卫教(杀异教徒)等口号欺骗、煽动民族仇杀,并且相互攻伐,争战不已。新疆陷入割据纷争的混乱局面,造成了浩罕军官阿古柏和沙俄军队入侵的可乘之机。

1864 年夏,原塔什米力克(今疏附县南)的行政官柯尔克孜族人思的克, 在当地回民支持下攻入喀什噶尔回城(今喀什市),遭到维吾尔族人的反对; 又因久攻汉城(今疏勒)不下,便派牌素巴特(今伽师)的回族封建主金相印等赴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请求把匿居浩罕的大和卓之曾孙、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克等遣回新疆,以便利用他的旗号。浩罕汗国摄政王派军官阿古柏与布素鲁克在洽罕搜罗了一批武装力量,于 1865 年初侵入南疆。

阿古柏随即驱逐思的克,又先后攻占英吉沙尔、疏勒、叶尔羌(今莎车), 并于 1866 年底吞并了以和田为中心的割据政权。1867 年夏,又消灭了以库车为中心的割据政权,势力到达喀喇沙尔(今焉耆)和库尔勒一带。阿古柏把布素鲁克逐出新疆,宣布成立“哲德沙尔”(七城汗国),自称“巴达吾来特阿孜”(意即“洪福之王”)。①1870 年,阿古柏又进占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盆地,消灭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清真王”妥得璘(即妥明,回族) 政权,势力伸展到玛纳斯。至此,南疆全部和北疆部分地区都被阿古柏所侵占。阿古柏对我国新疆各族人民进行野蛮压迫和恣意拽刮,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阿古柏成为英、俄阴谋分裂我国新疆的工具。英国不断派遣官员、间谍到南疆活动,笼络收买阿古柏,送给他一大批枪枝弹药和军械修造设备。从1866 年至 1868 年,沙俄与阿古柏约定,双方互不干涉对方的行动,互给对

方入境追捕逃犯的权利。沙俄借阿古柏北进之机,于 1871 年 5 月大举进犯伊犁,7 月 4 日占领固尔孔(今伊宁市),扬言“伊犁永归俄辖”,②实行军事殖民统治。沙俄挟其军事威势,于 1872 年 6 月与阿古柏订立“通商条约”(即 “俄阿条约”)。俄国承认阿古柏为“哲德沙尔”领袖,换取俄国在南疆通商、建立牙行、商队过境、设置商务专员等特权;还规定俄国货物的关税为2.5%。此后,俄国商货、军火不断输入南疆。英国对此极不甘心,通过日益沦为其附庸的土耳其苏丹,煽惑阿古柏臣属于土耳其。终于阿古柏尊奉土耳其为“上国”,土耳其苏丹封阿古柏为天山南路的“米拉胡尔巴什”(即“艾米尔”,意为统治者),送给他大批武器,派去军官、顾问。1873 年秋,英印政府任命弗赛所为全权使节到喀什噶尔,随带英国女王致阿古柏的信,以

① 佚名:《巴达吾来特(阿古柏)传》(维文)。“巴达吾来特”一词,汉文史籍曾译作“毕调勒特汗”。

② 《西国近事汇编》,1878 年,第 3 卷,第 14 页。

及大批枪枝。

1874 年春,双方签署了“英阿条约”。英国正式承认阿古柏的“艾米尔” 地位,从而取得了在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通商、驻使等特权,规定了英货只纳值百抽二点五的进口税,而从印度进口的英货则免税,超过了沙俄所得的特权。

清政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西北边疆的严重局势认识不足,甚至一度曾为阿古柏“报效”清朝、“助中国讨贼”等谎言所动。俄军强占伊犁,两月后方通知清政府,清政府始感事态严重,令伊犁将军荣全速赴伊犁与俄方谈判接收事宜。俄方百般推托,直至 1872 年 5 月中俄代表在塔城附近举行谈判。沙俄代表避而不谈交还伊犁问题,反而节外生枝,提出一系列无理要求, 为荣全拒绝。清政府转而在北京与俄国公使交涉。

与此同时,日本侵略我国台湾,东南海防顿形紧张。在清政府内部,要求加强海防的呼声也随之高涨。直隶总督李鸿章借口“海防西征,力难兼顾”,

①主张放弃新疆,“移西饷以助海防”,竞说“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

②陕甘总督左宗棠则力主规复新疆。

认为“若此时即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宜以全力注重西征,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③他主张: “欲杜俄人狡谋,必先定回部(南疆);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然后明示以伊犁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④清政府一面加强海防,同时也接受了左宗棠的主张,于 1875 年 4 月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 年 3 月,清军三路进疆,仅半年多的时间,就收复了北疆大部分领土。1877 年春,清军乘胜进军南疆,在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三战告捷, 阿古柏仓皇逃走,在库尔勒身亡。英、俄又扶植阿古柏之子伯克胡里在喀什噶尔称汗,继续顽抗。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保存伯克胡里、立为保护国的荒谬要求,被拒绝。12 月 18 日,清军收复喀什噶尔,伯克胡里等放火烧城,裹胁我国居民 5000 多人向俄境逃窜。1878 年 1 月 2 日,另一路清军收复和田, 处决了金相印。至此,清军收复了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1878 年 6 月,清政府派崇厚为使,前往俄国谈判索还伊犁的问题。崇厚

在沙俄的胁迫愚弄下,于 1879 年 10 月 2 日擅自签订了《交收伊犁条约》(即

《里瓦基亚条约》,简称《崇约》)。条约规定:中国偿付沙俄“代收代守伊犁兵费”500 万卢布(合白银 280 万两);割让霍尔果斯何以西及伊犁南境的特克斯河流域的大片领土;将喀什噶尔及塔尔巴哈台两处边界作有利于俄国的修改;俄商在中国蒙古地方及新疆全境免税贸易;增辟两条由陆路到天津、汉口的通商线路;俄国在嘉峪关、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古城(今奇台)、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地增设领事。

消息传来,群情激愤,“街谈巷议,无不以一战为快”。①左宗棠上奏清廷,表达他对“崇约”的“叹息痛恨”,提出“先折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

① 《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 16,第 17 页。

② 《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 24,第 19 页。

③ 《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 46,第 36 页。

④ 《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 13,第 2 页。

① 王彦威编:《清季外交史料》卷 21,第 10 页。

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②的对俄方针。清政府于 1880 年 1 月将崇厚革职拿问,定为“斩监候”。2 月,清政府照会俄国政府:崇厚所议之条约“违训越权”,“窒碍难行”。③同时,另派驻英、法公使曾纪泽兼任驻俄公使, 谈判改订条约;并再次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调兵备战; 还在东北边疆加强了防务。

清政府宣告“祟约”无效后,沙俄一面向清政府虚声恫吓,一面调兵遣将进行军事讹诈。左宗棠作了三路出击收复伊犁的部署,并于 1880 年 5 月移

营哈密。但清政府在沙俄和英、德、法、美的压力下,于 6 月间“暂免”崇厚“斩监候”之罪,并命曾纪泽“知照俄国”。8 月间,又把左宗棠调离新疆,并宣布将崇厚“加恩即行开释”。

1880 年 7 月,曾纪泽赴彼得堡谈判。在谈判中,沙俄代表声称:不但《崇约》“只要照办,无可商议”,而且要“中国沿海地方作为补偿”,增加赔偿“兵费”,还以开战相恫吓。①曾纪泽据理力争。经过半年多的“虎口素食” 般的反复交涉,双方代表于 1881 年 2 月在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当时称为《改订条约》,亦称《圣彼得堡条约》)和《改订陆路通商章程》。中国虽然收回伊犁地区,取消了在《崇约》中割让特克斯河流城和松花江航船到伯都纳等条款,但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河南北两岸原属中国领土划归俄国所有。规定俄商只能到嘉峪关,免去到西安、汉口通商;允许于嘉峪关、吐鲁番两地增设领事,派驻军队,购置土地。俄商在新疆各城贸易,改“均不纳税”为“暂不纳税”。条约规定斋桑湖迤东一带中俄边界“有不妥之处”, 要两国派员“勘改”;所有尚未安设界牌的中俄各段边界都要派员“勘定, 定设界牌”,为沙俄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制造了依据。条约还规定伊犁居民, “或愿迁居俄国入俄国籍者,均听其便”,为沙俄劫迁大量中国各族居民造成借口。赔款增至 900 万卢布(合白银 500 万两)。这个条约和《崇约》相比,在界务和商务方面,中国争回了一部分主权,但它仍然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此后,根据条约规定而签订的中俄《伊犁界约》等几个边界议定书,沙俄共割占了中国斋桑湖东北、霍尔果斯河以西、特穆尔图淖尔(伊塞克湖) 东南和阿克赛河源等 7 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从 1881 年至 1884 年,伊犁各

族人民“胁迁而去者十之六七”,①达 10 万多人。清政府收回伊犁后,于 1884 年在新疆建立行省,设置州县。

中俄《伊犁条约》签订后,沙俄进一步加紧对中国西部地区的侵略,甚至违约侵占中国的帕米尔地区。

沙俄从 1876 年至 1890 年的十五年间,不顾我国边防哨卡和当地各族人民的制止和阻拦,以游历、考察为名,非法越境,先后派遣十一批武装“探险队”窜遍整个帕米尔地区,达到最东部的塔什库尔于谷地。在 1884 年签订的中俄《伊犁条约》五个勘界子约之一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中,俄国将边界向南推进到乌孜别里山口;又规定从乌孜别里山口起“俄国界线转向西南,中国界线一直往南”,把我国帕米尔分为三部分:“一直往南”走向线以东的部分仍属中国;而“转向西南”走向线的西北部分被圈进了俄国的版

② 《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 55,第 35、38 页。

③ 《清季外交史料》第 19,第 3 页。

① 《金轺筹笔》卷 1,第 1 页。

① 《新疆图志》卷 57,《交涉志》5,第 1 页。

图;两条走向线之间的三角地带则成了“待议地区”。然而,沙俄并不遵守这个它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朝新疆地方当局见帕米尔形势危急,在帕米尔设卡伦七处,1889 年又在伊西库尔湖北苏满塔什添卡伦一处,并派队巡查内外卡伦。1892 年 6 月,沙俄派出一营步兵、三个哥萨克百人队,大举入侵帕米尔,赶走中国柯尔克孜族牧民,占领苏满塔什。继而又窜到阿克塔什,毁掉我国所设卡伦,又在我六尔阿乌卡伦附近建立帕米尔斯基哨所(即木尔加布堡),进而侵占郎库里、阿尔楚尔,强占了塔格敦巴什以南的中国帕米尔。清政府提出抗议,沙俄反而要求“以山中水分流处”划界,①以先占后议的惯用手法,强迫中国承认既成事实。

从 1892 年秋开始,沙俄强迫中国谈判帕米尔划界问题。沙俄又暗中勾结英国,背着清政府在伦敦非法谈判帕米尔问题。中俄谈判进行了很久,毫无结果。

为了防止沙俄继续侵入,清政府只得沿萨雷阔勒岭与俄军对峙布防。1894 年 4 月,清政府被迫同意俄国政府的建议,暂时保持双方军队各自的位置, 但声明:“在采取上述措施时,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对于目前由中国军队所占领以外的帕米尔领土的权利。它认为应保持此项以 1884 年界约为根据的权

利,直到达成一个满意的谅解为止。”②自 1894 年中俄两国就帕米尔问题换文以后,双方再也未就帕米尔问题进行过谈判。沙俄始终霸占我国萨雷阔勒岭以西 2 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于是,中俄两国之间,就存在着一个帕米尔未定界的问题。

1895 年 3 月,沙俄背弃信义,私与英国订约,擅自瓜分了萨雷阔勒岭以西的帕米尔。当时清政府坚决不予承认,并再度声明,“后日必重申前说”,

③明确表示了中国的严正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