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日战争

一、战前的朝鲜问题和清政府内部的矛盾

19 世纪末年,正在迅速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各资本主义强国,把侵略目光越来越集中到还没有被完全分割的少数地区。中国和邻近中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成为它们在远东争夺的焦点。

日本侵略中朝两国,蓄谋已久,还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天皇就确立了对外扩张政策,宣称要以武力“开拓万里波涛”,“布国成于四方”。从 70 年代开始,日本就急欲吞并资源丰富的朝鲜,并以朝鲜为跳板,向中国本土扩张。1876 年,日本海陆军开赴朝鲜,以武力胁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获得了通商租地、领事裁判权和在朝鲜沿海自由航行等侵略特权,从此全面向朝鲜渗透,并与清政府激烈争夺对朝鲜的宗主权。1882 年,朝鲜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派系互相倾轧,发生了军事政变——“壬午兵变”。日本政府借口本国使馆人员遭受损害,大举进兵朝鲜。清政府担心日本乘机控制朝鲜政府, 派兵进入朝鲜,迅速平定了内乱,日本侵略军见一时无隙可乘,便以赔偿损失为借口,胁迫朝鲜政府签订了《仁川条约》,获得了在汉城的驻兵权。1884 年,中法战争爆发。日本以为有机可乘,策划朝鲜亲日派官员发动“甲申政变”。朝鲜国王在清军的帮助下,镇压了政变。日本政府就此对清政府进行要挟,于 1835 年 4 月派宫内大臣伊藤博文来华,与清政府订立了《中日天津会议专条》,规定朝鲜今后若发生重大变乱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需要出兵朝鲜,必须事先相互知照。这样,日本进一步加强了在朝鲜的地位,获得了同中国对等的权利,朝鲜被置于中日两国的共同保护之下,从而为日后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埋下伏笔。

随着日本在朝鲜的势力不断膨胀,它对中国的野心也越来越大。1885 年6 月,日本政府采纳了伊藤博文等人的建议,除继续向朝鲜渗透势力外,提出了一个以十年为期的扩军计划,作为发动对华战争的准备。1887 年,部分军国主义分子制订了《征讨清国策》,准备以主力进攻北京,并分兵占领长江流域各战略要地,阻止江南清军北上;如果日本战胜,则将中国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舟山群岛和台湾、澎湖列岛和长江两岸之地,都划归日本版图,同时将中国其余地方则分割成若干小国,分别受日本监护。这份狂妄的计划还提出:“以五年为期作为准备,抓住时机准备进攻”,对中国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

日本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其扩充军备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890 年,日本发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工人大批失业,农业连年歉收,米价不断上涨,广大城乡的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不断掀起“米骚动”,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日本统治者为了摆脱困境,转移人民的斗争视线,这时更加迫不及待地想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从而加紧了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日本军阀头子山县有朋就在这种气氛中被推为首相。他在施政演说中赤裸裸地把朝鲜和中国的东北、台湾等地都说成是“与日本的安危密切相关的地区”,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有权对这些地区进行“保护”,公开煽动侵华狂热。

为了扩充军队,日本从 1890 年就拿出 60%的国家财政收入,来建立和发展近代化的海陆军。当时,中国北洋海军 2000 吨以上的战舰有 7 艘,共

27000 余吨:而日本海军的战舰在 2000 吨以上的仅有 5 艘,共 17000 吨。日

本政府以超过北洋海军为目标,把添置速射饱和购买最新的巡洋舰,作为发展海军的重点。1892 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 1885 年就开始的十年扩军计划。次年 2 月,明治天皇又决定以六年为期,每年从宫廷经费拨出 30 万日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 63000 名常备兵和 23 万名预备兵的陆军,并拥有排水量

72000 多吨的海军舰只,总吨位大大超过了北洋海军。此外,日本参谋部还不断派遣特务间谍潜入中国,窃取政治军事情报,秘密绘制了中国东北和渤海湾的详细地图,做好了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准备。

面对日本不断增强的军事威胁,清政府反应迟钝,措施不力,内部又矛盾重重,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的战备和自卫。

首先在战备意识上,清朝统治集团中存在着差距和分歧。慈禧太后虽然在 1886 年就由“垂帘听政”改为“训政”,进而于 1889 年“归政”光绪皇帝,但始终不忘揽权,并把朝内和地方上的实权人物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围, 形成了以她为核心的“后党”集团。慈禧太后通过醇亲王奕◻及其亲信孙毓汶等权臣把持朝政,虽对日本在朝鲜膨胀势力深感不安,但又低估了日本的侵略意图,一直认为日本尽管虚张声势并不敢对华大动干戈。1888 年北洋海军正式建成以后,他们更是有恃无恐,掉以轻心。奕◻等人为讨慈禧太后的欢心,加紧笼络掌握军事外交实权的李鸿章,并建议挪用海军经费去修颐和园。

年轻的光绪皇帝自登基以来,一直是慈禧太后手中的傀儡和工具,就是在他“亲政”以后,也依然处于无权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处境, 他依靠自己的师傅翁同龢,集结了部分官僚,与慈禧太后争衡,时人称为“帝党”。帝党的核心人物多是光绪皇帝近臣和翁同龢的门生故旧,如珍妃的胞兄礼部侍郎志锐和侍读学士文廷式,翁同龢的至好吏部侍郎汪鸣銮及门生张謇,还有侍读学土陆宝忠和被称为“后清流”的编修黄绍箕、丁立钧等人。他们中多为词馆清显和台谏要角,既深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很希望通过改革内政和整军备战来增强国力,阻止日本的侵华野心;又很想趁机增强光绪皇帝的权力和扩大自己的影响。为此,他们不断利用“诸议”来催促政府整顿弊政和备战自卫,话锋所指又常常集中到李鸿章身上。

李鸿章不满奕◻等人阻挠北洋海军的建立,也赞许帝党改革内政的部分主张。但他一直把北洋海陆军作为淮系集团的支柱和资本,生怕有所闪失而影响自己的地位和前程,因此不满帝党官员动辄“主战”、狂议伤身,又一向俱怕慈禧太后,并与翁同龢不和,乃在政治上倾向后党,附和奕◻的私意, 移拨海军经费,停购船械。于是,北洋海军自 1888 年正式成军后,再未增添任何船只,1891 年以后又停购枪炮弹药。这样到中日甲午战争前,北洋海军不仅在总吨位上落在日本舰队之后,而且舰龄老化,行动迟缓,火力也差, 缺少快舰和速射炮,已在总体实力上与日本舰队相形见绌。

帝后两党的不和,既有争夺清朝最高统治权的矛盾,也交织着他们在内政外交方面所存在的革新与守旧、抗争与妥协的差异。这些矛盾与差异,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团结对敌和自卫决策,与上下一心并积极准备发动侵华战争的日本政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