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企业创新

如果一国信息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的比重都超过 50%, 就意味着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化。根据波拉特的计算,早在 1967 年, 美国信息产业附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就达 46%,信息产业劳动力占了全社会劳动力总数的 45%,可以说,美国领先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经济要求企业的组织制度表现出足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要对企业这个市场主体的潜能进行再开发。为适应这一变化,美国的企业进行了一系列变革,试举几例:

——“内部市场制”,从本世纪初到五十年代,大多数美国公司采取自上而下的“垂直式”管理。 50—80 年代,逐渐发展成为矩阵式的

组织结构。据《幸福》杂志对美国 1000 家大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几乎半数企业已经拟好改变其“命令一控制”型企业体制的计划。而且,美国公司近年已迅速将中间管理阶层削减了约三分之一,速度比前几年预计的要快得多。到 80 年代末,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一一“内部市

场制”。即企业内部各单位在原矩阵式结构的基础上,打破条块界限, 与其他部门直接进行斜向联系。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在各部门之间形成厂商与客户的关系,各自相对独立,单独核算,经营亏损也实行破产。

一一“战略联盟公司”。所谓战略联盟公司,是指一家公司为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与许多公司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时空阻隔的新型公司, 一般是为了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在短时间里迅速建立合作关系,属临时性的机构,它们分合迅捷,技术先进,能抓住市场中稍纵即逝的机会。在这种联盟公司中,成员仍保持着本公司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彼此关系建立在各种协议基础之上。美国科宁公司 1993 年 13%的收入来源于战略联盟公司, MCI 公司充分利用了其他 100 家联盟公司的智力、技术和资源优势,每年可节省 3—5 亿美元的研究费用。现在,美国 85%的电子公司都已经结成这样或那样的战略联盟。甚至于像 IBM 和苹果电脑公司、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样的“死对头”也开始携手合作。专家断言,它将成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模式。

——“无国界管理”。现在,美国的企业家谈市场时,已不再是什么国内市场,而是更广的美洲、亚太以至全球性市场。美国公司在制定经营战略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从超越国界的角度来加以考虑, 这是因为市场的确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的市场。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已是当今美国公司所追求的目标,商品、劳动力、资金、服务、信息的自由流动趋势正不断地冲破国界障碍。美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正广泛利用生产国际化和世界市场来保持其产品的高水平竞争力。例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正对其原先按国别地区来划分的办法进行改革,变成以职能划分。福特汽车公司将北美与欧洲的汽车业务进行合并,据估计,通过使产品开发、采购、供应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全球化,福特公司每年可节省至少 30 亿美元。通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减轻风险,实现规模经济和经营合理化,获得互补性技术和交换专利,消除或遏制竞争,越过贸易壁垒或投资障碍。

——“灵活的”企业。在现今的全球经济中,优良产品的价值、质素是很容易被模仿、被复制的,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依靠把产品推入市场的速度及创新应变能力。而中小型企业较之大公司拥有速度优势,这方面,“小公司、私人企业家几乎可以百分之百打垮积重难返、官僚作风严重的大公司”,因此,美国一些经营灵活、技术先进的中小企业,不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上,都表现得越来越活跃。一些大公司也纷纷将总部收缩,裁员消肿,以期适应新的市场要求,如美国的帕金一埃尔默公司和帕尔公司,在世界各地有上千名雇员,年销售额分别高达 10 亿美元和 7 亿美元,但他们的总部却都

只有 50 人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