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筑关税壁垒

有这么一个公式,美国体系=保护制+国内改进,意即,征收保护性关税以利于制造业,建立国内市场和改善交通运输以利于农民。而且, 在这个公式的发明人亨利·克莱看来,实行保护关税制、征收高额进口关税是建立“美国体系”的根本。之所以提高关税,是想通过征收关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限制外国商品流入和本国短缺商品流出,以保护和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②

1789 年 4 月,美国联邦政府正式成立,7 月 4 日,便制订了关税条

例。对 30 种以上的入口商品征收特种关税,对 51 种人口商品征收从 7.5

%至 15%的计价税,对非列举的进口商品一般征收 5%的计价税。还规定对于和美国做生意的外国船只,运载每吨货物征收 50 美分的附加关

税,对使用美国公民自己的船只运人的货物,每吨只收 6 美分。这个关税条例很显然具有保护国内工商业和农产品出口的性质,为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对外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③

19 世纪初叶,英国的工业品涌入美国市场,一些初生的民族工业受

到挫折, 1810—1820 年那十年,在美国历史上成为城市化速度下降的唯一时期。各个产业都极力要求实行保护制。“这个国家的几乎每一个地区,都盼望能从这个制度中得到好处”。①当然,保护主义者的中心在东北部的工业区,支持自由贸易的是出口业,主要是农业,特别是南方的棉花业主。政府抓住这个提高关税的大好时机,于 1816 年通过了保护关税条例,将税率提高,对于棉花、羊毛、生铁、玻璃都施行适当的保护税率,对国内棉织业保护最力,当时自印度输入的棉布每码售价仅 6 美

分,而该关税条例实施后,进口棉布的售价每码竟卖到不低于 25 美分,

起到了刺激国内工业生产发展和限制外国货进口的作用。 1824 年,关

① 宿景祥:《美国经济中的外国投资》,时事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0—13 页。并参见 K·贝里尔:“外国资本与起飞”,载 W.W.罗斯托编《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26 页。

② Stanley Lebergott,The Americans: An Economic Record. W. W. Nor-ton&Company1984, P140—156.

③ 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第 97—98 页。

① 塞缪尔;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上卷,第 503 页。

税率又大幅度提高,达到进口货价的 27%。②

1861 年的《莫里尔法令》将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定为 36.2%; 1864

年的《战争关税法》,使平均税率增至 1865 年的 47.6%, 1866 年的

  1. %; 1890 年,《麦金利关税法》又使进口关税享提高到 1890 年的

44.6%、 1892 年的 48.9%、1894 年的 50.3%、1899 年的 52.4%;1930 年《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使进口税率在 1932 年达到 59%这一空前高度。

美国在很多年里一直是一个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高关税壁垒曾经大大地加速了某些工业的发展”。③甚至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的美国,国力已十分强大之时,仍是“一个顽固的保护主义国家”,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种怪现象,因为当时的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本来每年都可得到大量的贸易顺差,而且美国工业大概比任何其他国家的制造业都更不需要保护。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