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的作用

一个稳定的系统应具有接受、筛选、传递、评价信息的能力,对反馈作出适当的反应,修正偏差,保持系统正常机能的运转。N·维纳说过: “任何组织所以能够保持自身的内在稳定性,是由于它具有取得、使用、保持和传递信息的方法。”在美国市场这个大系统的各个单位之间,就存在着这么一个联系交流网络,信息通过它得以传递,使各个单位互相发生作用,这就是它的价格机制。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地租是土地的价格,利息是资本的价格。通过商品市场和劳务市场,价格传递着一般商品和劳务供求的信息;通过资金市场,价格传递着各种资金可得性的信息;技术市场上,价格传递着生产技术可能性的信息;劳动力市场上,价格传递着人力资源稀缺度的信息;期货市场上,价格传递着未来商品劳务可能性的信息,等等。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供给和需求变动的指示器, 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与调节下,企业与家庭作出各自的决策,从而不断调节着生产和消费。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具体的产品只能有一个价格, 因为买者会不断选择,迫使价格趋于同一。马克思所说,“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都是由产品的价格来调节的,而起调节作用的生产价格, 又是由利润率的平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在不同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来调节的。”①市场自组织机制的核心是以价值规律为依据的价格机制。

价格是市场经济中主要的信息载体,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价格体系作力一种交流信息的机制,“其运转所需要的知识很经济,就是说, 参与这个体系的个人只需要掌握很少信息便能采取正确的行动。最关键的信息只是以最简短的形式,通过某种符号来传递的,而且只传递给有关的人”。②市场正是通过这种经济信号向企业表明其面临的环境,以此约束企业的行为:以生产要京的价格波动将资源稀缺压力传递给企业, 迫使它进行技术和组织创新以提高生存能力;以产品销售价格的波动反映出供求状况,使企业改变生产结构和生产规模。因为,一旦看到某种商品价格有上涨趋势,生产者就会着手安排生产以赚取利润,生产者的增多和产品供应量增加,又使价格回落,生产者为了保证一定的利润, 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当在一个行业竞争使无钱可赚时,一些生产者便会退出。可见,价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市场机制下,价格机制体现了信息结构和动力结构的本质,价格机制既给当事人提供信息,又给他们提供动力,因此,既是协调他们决策的机制,又是分配经济资源的机制,它影响着人们收入的分配和资源的配置。

在美国的宏观经济水平上,信息结构是分散的,即信息分散在不同的独立的个人手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掌握全部信息,故而横向传递具有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第 998 页。

② A·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81—82 页。

决定意义。在微观经济水平上,大部分厂商内部信息传递是纵向的,相对集中,一些较大的企业则以内部结算价格形式,进行内部的横向流通。总体看,在美国市场上,各类交易主体能够自主地参与市场活动,根据自己对市场价格信号的判断作出经营决策,家庭、厂商和政府之间的一切交易都由市场加以协调,而政府则对市场结果加以修正,以迫求广泛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在这样的体制中,谁也没有权力去决定交易的一切价格,或者当决策的结果不能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时中止价格机制。除了战争时期美国政府实行价格控制,以及 70 年代初尼克松政府作过为

期 90 天的价格和工资管制外,一般不对价格进行限制,“美国政府对价格系统的管制是十分片面的和暂时的”。

实现信息交流,要求信息本身必须准确,不应是经过扭曲后的产物, 它能够向每一个市场参与者表明他面临的各种机会、各种制约因素和行为的可能后果。价格发生短期变化干扰可能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引起结构畸形。故而,信息的提供者必须为自己所提供的信息负责,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机制必须有效率,传递渠道通畅和多元化。所以,在美国, 各种为市场信息流通服务的中介组织如金融机构、商业机构、储运机构、信息服务咨询机构、经纪人和代理人等,发展得相当快,效率也很高, 比如,美国银行的效率要比德国银行高出三分之一。

在现代美国的市场经济中,与其他国家相比,突出的特征是相对重视价格竞争,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它的价格机制较为完善,信息传递迅捷、准确。然而,由于各企业对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技术程序、生产成本以及对不同消费者所实行不同价格等信息采取保密,使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完全性,尤其是存在着大量的不完全竞争现象(萨缪尔森甚至说,完全竞争的“唯一毛病是它从来没有被实施过”),导致更多地依赖非价格竞争,使价格变得缺少灵活性,加上政府通过颁布规则或法令,对市场某些价格的自由变动作出限制(比如,在零售业,对同类产品的某几种标准产品规定统一的零售价,以防止零售价格过分波动导致不良的社会经济后果),使价格传递的信息质量下降,不那么准确地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因为不论是何种形式的价格控制,一旦发生作用,价格就不是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自由涨落的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这种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选择,就不可能达到最优状态。所以, 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者必须⋯⋯避免另一极端,迷惑于价格制度的美妙,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天然和谐的,是不受人的影响的”。

另外,美国 70 年代进入了高通货膨胀率时期,也使信息机制“陷于无意义的静态”① ,使价格传递信息的作用失灵。比如,在高通胀时期, 钢材价格上涨,制造商无法知道这是因为通货膨胀使物价普遍上涨呢, 还是因为对钢材的需求有所增加而供应有所减少。所以,西德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尤其强调反通货膨胀,认为供求不平衡有需求不足的原因, 也有供给不足的原因,所以首先要使物价稳定,只有这样,才能给生产者和消费者以正确的经济信息,才能实现平衡,故而反通胀才是至关重要的。

① 弗里德曼:《自由选择》,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