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十年建设的成就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仍然继续进行。1963 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全面好转,工农业生产稳步上升,市场供应明显改善, 财政收支情况良好。这时,有些领导人认为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现在又可以转向加快发展了。对此,1963 年 9 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认真分析了当时的经济形势,认为确实出现了明显好转,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农业生产还没有恢复到 1957 年的水平;工业结构不平衡、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尚未很好解决;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方面也有不少问题。会议确定从 1963 年起,再用 3 年时间,继续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作为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 年)到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
—1970 年)之间的过渡阶段。会议强调 3 年的调整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
农业生产要达到或超过 1957 年的水平;工业生产要比 1957 年的水平提高 50
%左右;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取得基本协调;经营管理走上正常轨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原料、材料、燃料的节约要达到或超过历史上最好水平。为实现上述任务和目标,必须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按照解决吃穿用,加强基础工业,兼顾国防和突破尖端的次序来安排经济计划。
在继续调整的 3 年中,在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60 年代初期, 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的提议下,中共中央决定借鉴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管理企业的组织形式,在工业交通部门试办托拉斯。1963 年 3 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托拉斯——中国烟草公司,集中管理全国的烟厂。后在全国
又试办一二十个托拉斯,初步取得了改变中央权力过分集中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的经验。
1964 年 5 月以后,美国、苏联加紧对我国进行军事威胁。在此情况下, 备战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大规模的三线①建设开始布局,一些新的建设项目被停建、压缩或分往三线,国民经济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
1965 年 6 月,毛泽东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以后,沿海一些工厂开始迁往内地,内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加紧进行,在西南和西北地区有计划储备一定数量的粮食、食油、钢材、有色金属等战略物资。
1964 年 12 月 20 日至 1965 年 1 月 4 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 3037 人。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周恩来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选举国家领导人。
周恩来在报告中充分肯定了几年来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宣布:调整同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全面好转,并且将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报告提出了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要求 1965 年继续完成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中某些尚未完成的任务,为从 1966 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作准备。报告根据毛泽东提议,明确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第一次在庄严场合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任务,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而未能按计划实行。大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一九六五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
标和一九六五年国家预算初步安排的决议》,选举了国家领导人。刘少奇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宋庆龄、董必武为副主席:朱德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彭真、刘伯承、李井泉等 18 人为副委员长;杨秀峰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鼎丞为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大会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任命林彪、陈云、邓小平、贺龙、陈毅等 16 人为副总理。
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期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也在北京举行。会议听取了政协副主席郭沫若作的关于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全体列席了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会议最后选举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选举周恩来为主席。
到 1965 年底,经过 5 年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国民经济调整任务胜利完成,国民经济不仅得到恢复,而且有了很大发展。
(一)工农业生产超过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农轻重比例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平衡发展。据统计,1965 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 1984 亿元,比 1962 年增长 55%,工农业总产值 1963 年——1965 年平均年增长速度为 15.7%, 超过了“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 10.9%的速度。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有了增加。1965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3890 亿斤,比 1960 年增加 1000 多亿斤,接
近 1957 年 3901 亿斤的水平。钢产量达到 1223 万吨,比 1960 年增加 703 万
吨,比 1957 年增加 688 万吨。此外,原油、发电、原煤、化肥、汽车等产量都有很大增长。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也基本上实行平衡发展。
① 三线是指从战备出发,根据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战略后方的地区。三线分两大片,一是包括云、贵、川三省的全部或大部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一是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全部或大部及豫西、晋西地区。
1966 年同 1960 年相比,农业和轻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 47.9% 上升到 69.6%;重工业比重则由 52.1%降低到 30.4%。
(二)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基本上恢复正常,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965 年我国国民收入达到 1387 亿元,比 1962 年增加 463 亿元,比 1957 年增加
479 亿元。1957 年积累率为 24.9%,1959 年和 1960 年分别高达 43.8%和 39.6
%。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的 1962 年积累率降到 10.4%,也是不正常的。1964 年和 1965 年积累卒回升到 22.2%和 27. 1 %,恢复了正常的状态。在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职工工资逐步提高,1965 年平均工资比 1962 年增长 10%。农民收入也有增加。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也接近或超过 1957 年。
(三)财政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市场供应显著改善。国家财政收支在“二五”期间有 172 亿元的赤字,而 1965 年财政收入 473 亿元,支出 466
亿元,节余 7 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1965 年达 657 亿元,比 1962 年增加
53 亿元。市场供应充足,物价稳定,困难时期的高价商品已改为平价,外贸
方面,1965 年进出口总额达 118.4 亿元,其中进口 55.3 亿元,出口 63. 1 亿元,外汇收支恢复平衡。
总而言之,5 年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说明中国共产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是正确的,国民经济已经摆脱困境,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回顾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 10 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
然在 1958 至 1960 年间犯了经济工作指导方针上的“左”倾错误,造成严重经济困难,但是,由于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在八字方针指导下, 用 5 年时间克服了困难,使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
巨大成就。这是 10 年间各项工作的主寻方面。
具体说来,(一)工业建设发展迅速,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工业布局有了改善,初步建立了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1966 年和 1956 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 3 倍。工业总产值 1966 年比 1956 年增长 170%,10 年中平均每年增长 103%。(二)交通运输、邮电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0 年间新建通车和部分通车 12 条铁路千线,公路通车里程 1966 年比 1956 年增加
317300 公里,全国大部分具镇通了汽车。邮电通信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建设。
(三)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成效,农产品产量有了增加。从 1958 年开始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治理了淮河、黄河、海河、长江的部分支流及珠江等河流,提高了各大水系的防洪蓄水、灌溉农田和供居民、工业用水的能力。10 年中,虽然农业生产出现低谷,但各种主要农副产品的产量得到恢复和发展,1966 年粮食产量达到 21400 万吨,比 1956 年增长 11%。(四)科学、教育、文化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科技方面, 我国科技工作者最早育成矮杆水稻;地质勘探方面,在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在陆相地层中找到丰富的石油资源;工业方面,我国自己创造了高钛型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在医学方面成功解决了烧伤面积达 98%的伤员治疗问题;基础科学理论方面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集中代表了我
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教育工作方面,从 1957 年到 1966 年高等学
校培养毕业生近 140 万人,为 1950 年到 1956 年 7 年间的 4.9 倍。此外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0 年中,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经历了艰辛和曲折。这当中既有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了许多产生于实践的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宝贵经验,又有错误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经过实践证明是脱离实际的做法。这是 10 年探索同时存
在的两个发展趋向。正确和比较正确的趋向表现在 1956 年中共八大前后一年
多的探索、1959 年庐山会议前八九个月的纠“左”和 1960 年冬天以后 5 年
调整工作中的探索;错误的趋向表现在 1957 年夏天以后“左”倾思想有了明显发展,这主要指经济建设上“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错误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以后不断发展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
10 年中,两个发展趋向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是共存于同一个探索过程中的。有时正确的趋向占上风,有时错误的趋向占上风,有时两个趋向在不同领域中并存。总起来看,10 年中错误发展趋向的不断发展压倒了正确发展趋向,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