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与贯彻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 出

1987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北京召开。正式代表 1936 名,代表全国 4600 多万名党员。会议的主要议程是:(一)听取并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二)审查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三)审议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四)选举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九年的改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也日益深入人心;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问题、矛盾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如何在困难的情况下深化改革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就成了这次代表大会的主题。

邓小平主持开幕式。赵紫阳代表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指出,党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围绕这一主题,认真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验,确定了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中国今后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团结全党,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早在 1979 年 9 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我国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经济和文比还不发达,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这已初步表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1981 年 6 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这个结论既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体现了我们党敢于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勇气。

1982 年 9 月党的十二大报告又一次确认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这个沦断,并以“物质文明还不发达”作为这个阶段的根本特征。

1984 年 10 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个观点,虽然不是直接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却从问题的实质上说明了我国必然要经历一个不可逾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理。到了 1988 年 9 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再次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全面地展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讨论,是在十三大的准备过程中。赵紫阳就十三大报告的起草给邓小平的信中,提出把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全篇立论的基础”。

1987 年 3 月 25 日,邓小平对这个设想作了批示:“这个设计好”。8

月 29 日,他又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

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①正是基于以往的认识, 中共十二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有着特定内涵的概念。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下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 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其间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大会对当前我国社会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一方面,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发展。另一方面,人口多,底子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属于世界后列。生产力的落后, 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还很不发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 在上层建筑方面,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并且经常侵袭党的干部和国家公务员队伍。这种状况说明,我们今天仍然远没有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些科学论断,为理解建国以来的成功和失误提供了一把钥匙,也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据此,大会系统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他说,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大会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三大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大会提出, 要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分阶段地进行计划、投资、物资、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体制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

① 邓小平:《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1987.8.2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51—252

页。

制的基本框架。为此,大会要求: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进一步发展;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在公有制为主体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大会提出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同时规定了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方针。特别强调党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解决的最重大的课题,提出了从严治党的方针。

大会提出,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大会指出,六十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后以后,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是把我们的事业引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大会通过了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大会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选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1 月 2 日召开了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力政治局常委,赵紫阳为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赵紫阳为第一副主席,杨尚昆为常务副主席;批准陈云为中顾委主任,薄一波、宋任穷为副主任,乔石为中纪委书记。政治局常委向全会提出:邓小平虽然退出了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常委会,但他作为党和国家重大问题决策人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改变,在重大关头仍然需要他掌舵。这是党的事业的需要。这个意见,得到了全会的赞同。

十三大是一次加快改革开放的大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继续和发展。这次大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系统地阐明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勾划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确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为我国进一步加快和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次大会进一步实现了新老交替,从而使党的领导核心更加充满活力,有利于保持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十三大以改革、开放、民主、团结的大会而载入史册。邓小平说:“我们党的十三大报告是集体创作”,“党的十三大的特点, 一个是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坚定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另一个是更新了中央领导班子,保证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能够连续贯彻下去,并且加快步伐。”①

1988 年 3、4 月间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杨尚昆为国家主席,万里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李鹏为国务院总理,选举邓小平为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① 邓小平:《十三大的两个特点》(1987111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5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