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苏联教科书受斯大林形而上学的影响,认为精神上政治上的一致、各族人民的友谊、苏维埃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此,毛泽东说:只承认团结一致,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内部有矛盾,不承认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样一来,矛盾的普遍性这个规律就被否定了,辩证法就中断了。没有矛盾就没有运动,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因为不一致才有团结的任务,才需要为团结而斗争,如果总是十分一致, 那还有什么必要进行团结的工作呢?毛泽东又说:教科书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矛盾,也讲要克服这些矛盾,但是不承认矛盾是动力。教科书承认让会主义生产方式是在新的和旧的、新生的和垂死的、进步的和落后的之间的斗争,在克服各种矛盾和困难中发展。教科书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内部斗争的论述,讲得有些生气,但毛泽东认为,教科书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说成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强大动力的说法不妥当。矛盾是动力,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矛盾的方法。

毛泽东强调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的思想是好的。矛盾是对立面之间的又斗争,又统一。光讲斗争不行,光讲统一也不行。斗争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统一。“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①的说法好。但 1957 年以后,毛泽东在批评无矛盾时又过分注重斗争, 忽视了统一。

毛泽东指出:当作一门科学,应当从分析矛盾出发,否则就不能成其为科学。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不承认矛盾的发展和转化,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还是矛盾,怕讲社会主义社会有阶级斗争,说明问题不从分析矛盾出发,这是教科书的最大缺点。他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

①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 5 卷,第 372 页。

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从这种观点出发,他提出:我们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与不平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平衡与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 但是要研究清楚生产关系,就必须一方面联系研究生产力,另一方面联系研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这本书提到了国家,但没有加以研究,这是这本书的缺点之一。当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这两方面的研究不能太发展了。生产力的研究大发展了,就成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了;上层建筑的研究太发展了,就成为阶级斗争论、国家论了。毛泽东的这一见解是正确的,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联系生产力、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意识形态)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及其必然要灭亡的历史过程的。列宁称生产关系为社会的骨骼,上层建筑为社会血肉,《资本论》则把资本主义社会和盘托出。从六十年代以来,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生产力,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生产力经济学。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多种因素的系统,其中有物质的因素,有精神的因素,有客观的因素,有主观的因素,而最基本的、最基础的无疑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两对矛盾,我们已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们目前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其他各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正确地解决这两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