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社会革命与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列宁讲:“社会主义的唯一的物质基础,就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①根据列宁的这一思想,苏联教科书论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及其本质。其中写道:“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国家面临着这样一项任务, 以加快发展大工业(对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的办法,最迅速地消除资本主义统治的这些后果。”教科书在论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说:在中国的特殊条件下,社会主义能在国家工业化实现以前,就在所有制方面(包括农村在内)取得胜利,是因为有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存在,有苏联这样高度发展的工业国家的援助。毛泽东认为,这话讲得不对。接着毛泽东谈了对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社会革命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的看法。

他说:一切革命的历史证明,并不是先有充分发展的新的生产力,然后才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而是要首先造成舆论,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才有可能消灭旧的生产关系。消灭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新的生产关系,这样为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要继续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造,进行思想改造。他又说:从世界的历史来看,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是在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以前,而是在这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大发展,也不是在上层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这以后。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当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拿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来说,先是简单协作,然后发展为工场手工业,这时已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是手工工场还不是采用机器生产。在英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才进行工业革命,德、法、美、日也都是经过不同的形式,改变了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以后,资本主义工业才大大发展起来。

毛泽东又作了进一步的概括:首先造成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一般规律。在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以前, 不存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已经初步成长起来。在这一点上,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有所不同。但是, 这个一般规律,对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都是适用的。

毛泽东所作的概括对吗?“文化大革命”后有人认为这是上层建筑决定论。我以为这种评论欠妥。因为毛泽东承认,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由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有了这一点,就同历史唯心论划清了界线。在一定的生产力(不是充分发展了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先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再大力发展生产力,这确实是历史的事实,是一般规律。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从毛泽东的谈话的总的倾向看:他过分强调上层建

① 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关于俄共的策略的报告提纲》(草案初稿),《列宁选集》第 4

卷第 549 页。

筑、生产关系对发展生产力的反作用。如果把他的话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论述相比较,不难发现他们之间的重大差别。马克思主认为,只有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社会革命的时代才到来,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他们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未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并不否认社会革命的作用,但在理论上,他更注重的是生产力,注重变革生产关系必须有生产力作为先决的前提。毛泽东承认中国生产力落后,一心想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但他主要是想通过新的生产关系,通过上层建筑中的革命来推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他忽视了生产力发展自身的规律,忽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其他因素。革命可以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无可否认的。但第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有限度的;第二,变革生产关系必须以现实的生产力为前提,离开现实的生产力,人为地过早地改变生产关系,不仅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引起生产力的破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看来,毛泽东没有对“共产风”、人民公社化运动作理论上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