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关于肯定否定规律
毛泽东在谈到辩证法的三个规律时,不仅强调辩证法的一元化思想,不赞成将对立统一规律同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平行并列,而且还说:“没有什么否定之否定。肯定,否定,肯定,否定⋯⋯事物发展,每一个环节,既是肯定,又是否定。奴隶社会否定原始社会,对于封建社会它又是肯定。封建社会对奴隶社会是否定,对资本主义社会又是肯定。资本主义社会对封建社会是否定,对社会主义社会又是肯定。”
如何理解和评价毛泽东的上述论述。有人认为,这里毛泽东根本否认否定之否定规律。也有人认为,毛泽东在自己的文章中从未提过否定之否定规律,他和斯大林一样对否定之否定规律持否定的态度。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
① 见钱三强的《毛主席指引我们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光明日报》1977 年 9 月 18 日。
误的,不符合事实。
在《毛泽东选集》第 1~4 卷中确实没有出现过“否定之否定”一词,但这并不等于说,毛泽东从来就不承认“否定之否定”规律。如前提到,他在抗大讲课时写的提纲中就明确把“否定之否定法则”列为辩证法的三个根本法则之一。从《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可看出:毛泽东在 1936 年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一书时对“否定之否定的法则”是很注意的,写了不少批语。毛泽东的批语重点是在讲辩证的否定观。他写道:“否定不是破坏一切,一刀两断,不是绝对的否定,而是先行的东西中间包含有后来的东西,后来的东西中间包含有先行的东西。没有否定的运动,也就没有肯定的运动。一切过程都是如此。”①又说:“完全否定,乾坤或几乎息。”②“否定是过程更向上的发展。”“一刀两断,斩尽杀绝,不是辩证法的否定。”“第一个否定造成了第二个否定之可能”。“辩证法否定是过程发展之动因,这种否定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表现为扬弃,即克服旧事物之主要的不适于保存的东西;一方面表现为肯定,即把旧事物中某些还暂时适于生存在的东西给以合法的地位而保存起来”。③
毛泽东也肯定发展过程中的三段式,他写道:“恩格斯之言三段法是对的。”④“任何过程都是由正命题,对正命题之否定的反命题,及对反命题之否定之否定的合命题,构成其发展之全生涯。正命题之中已经包含矛盾或反命题在内。反命题之中也包含正命题在内,合命题之中又包含正命题反命题在内。”⑤可见毛泽东是肯定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的,是肯定黑格尔的正、反、合的命题。
苏联教科书依据普列汉诺夫的有关论述,批判了俄国民粹派米海洛夫斯基对恩格斯关于否定之否定论述的攻击。米海洛夫斯基认为小麦的生长过程是茎否定粒,花否定茎,果实否定花,是三个否定,而不是二个否定。毛泽东肯定教科书的批判的。同时,他写道:“问题是明显的,否定之否定论是由同一规律性所发生的现象之内的联结。其行程只有两个否定,多数否定说法,如蚕蛹蛾、茎花果、少壮老等等,是不对的。因为都是同一规律性所发生的现象,虽通过种种变异阶段,依然只是完成一个种属的持续过程,依然处在同一的规律性中。”⑥又说:“否定之否定表示过程发展的一个循环之终结,另一个循环开始。”①。
毛泽东本人也喜欢用三段式来表达事物发展过程:如团结——批评—— 团结、平衡——不平衡——平衡。1958 年 5 月 8 日,他在中共“八大二次” 会议上讲:事物总是要走向自己的反面。希腊辩证法,中世纪形而上学,文艺复兴。这是否定之否定。中国也是如此,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这是辩证法,封建时代的经学——形而上学,现在又讲辩证法。如前面所引过的,他在 1965 年读李达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时写的批语中继续使用“否
①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 121、123 页。
②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 121、123 页。
③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124~125、115 页。
④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124~125、115 页。
⑤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 120 页。
⑥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 117~118 页。
①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 126 页。
定之否定”一词。
那末如何理解毛泽东在北戴河谈话中所说的“没有什么否定之否定”呢? 我认为,毛泽东这一论断,并不是完全否认“否定之否定”规律。他虽然认为将否定之否定规律与对立统一规律平行并列不妥,但他还是承认这一规律的,不过,是要在对立统一规律指导下予以说明。他认为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毛泽东所说的“没有什么否定之否定”可理解为毛泽东不相信“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段式的普遍性。他认为发展过程就是肯定、否定、肯定、否定⋯⋯的过程。也许正是基于这种理解,他在 1958 年写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将“否定之否定”规律改称为肯定否定规律。
毛泽东的这种改称对吗?有一段时间,中国的哲学界似乎持肯定的态度,有的教科书也这样写。八十年代以来情况发生变化,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又恢复使用“否定之否定”的名称。我以为,毛泽东的改称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肯定否定”更能正确地表述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通常所称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辩证的否定观,事物发展的每一环节既是否定,又是肯定,否定中有肯定,肯定中有否定;二是事物的运动过程不是简单的循环,也不是直线,更不是后退,而是波浪式的前进, 或螺旋式的上升运动。这两方面中,前者是基本的,后者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肯定否定”的表述概括了“肯定、否定、肯定⋯⋯”发展的全过程,而“否定之否定”的表述只表达了发展的第三个环节。“肯定否定”比“否定之否定”更能反映事物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和重复性。“肯定、否定、肯定”的表述正是“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实践—
—认识——实践”、“特殊——普遍——特殊”等等具体公式的概括与抽象。第二,“肯定否定”的表述,可以同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表述在
形式上取得一致。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都是以成对的矛盾概念的形式来表述的。如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等等,“否定之否定”则是唯一的例外。而“肯定否定”的表述就没有这一问题。
第三,“肯定否定”的表述消除了这一规律在表述方式上的黑格尔主义的遗迹,剥夺了辩证法敌人对它歪曲和攻击的口实。德国的杜林、俄国的米海洛夫斯基、中国三十年代的张东荪都把辩证法歪曲为三段式,然后加以攻击。“肯定、否定”的表述消除了这一规律的神秘外衣,也使攻击者失去了口实。
有人不赞同毛泽东的表述,主要的理由之一:三段式或“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具有普遍性。三段式是不是具有普遍性?我认为不具有。这一点连黑格尔也是这样认为的。黑格尔说:“如果那第一个否定已经是第二项,那末, 被数为第三的,也可数作第四;抽象的形式也将不用三分法而被当作是一个四分法。”黑格尔也认为,三段式并不是本质的东西,它“只是认识方式完全表面的、外在的方面。”①他强烈批评当时许多的人并不懂得辩证法,而只是形式主义的占取三分法,用它来构造各种体系。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充分肯定了黑格尔对三分法的分析和对形式主义的批评。马克思、思格斯、列宁并不反对三段式,可他们从来不拘泥于三段式,反对将辩证法与三段式混
① 黑格尔:《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 1976 年版,第 544 页。
为一谈。在自然界和社会里,有的发展过程不一定表现为三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全部地质学是一个被否定了的否定系列,是旧岩层不断毁坏和新岩层不断形成的系列。”①
总之,我认为,毛泽东并没有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他只是否定“三段式”的普遍性,把发展看成是肯定、否定、肯定、否定的无限过程。他将“否定之否定”规律改称为“肯定否定”规律更好地揭示了这一规律的内容,是辩证法史上的一种进步。我以为我们的教科书不宜再沿用“否定之否定”的表述,而应采用“肯定否定”的表述。
八十年代以来,有人根据毛泽东关于“波浪式”发展的大量论述提出: “波浪式发展”规律是辩证法的一条基本规律,它与“肯定否定”规律是两条规律。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螺旋式”上升与“波浪式”发展是不同的。我认为,这种见解值得商榷。至少在毛泽东那里,波浪式与螺旋式是一个意思,都是表达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曲折的前进运动。硬说在毛泽东那里“波浪式”与“螺旋式”有区别是不符合毛泽东的原意的。我认为波浪式发展是一个规律。但它并不是与“肯定否定”规律不同的辩证法的另一条基本规律, 它不过是“肯定否定”规律的一部分、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