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跃进中的主观主义与实事求是
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大跃进是主观主义的产物。但这并不是说,毛泽东在理论上主张主观决定客观、意志决定一切。相反,如前面提到的,他在理论上是主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是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正确认识这一矛盾对把握毛泽东晚年的认识论思想至关重要。
毛泽东在 1955 年 12 月写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序言中说: “任何人不可以无根据地胡思乱想,不可以超越客观情况所许可的条件去计划自己的行动,不要勉强地去做那些实在做不到的事情。但是现在的问题, 还是右倾保守思想在许多方面作怪,使许多方面的工作不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现在的问题是经过努力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却有很多人认为做不到。因此不断地批判那些确实存在的右倾保守思想,就有完全的必要了。”①这里
① 见李锐的《庐山会议实录》,春秋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218 页。
① 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二》,《毛泽东选集》第 5 卷,第 224 页。
毛泽东把右倾保守当作主要倾向加以批判是脱离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反映了他的急躁情绪。但从纯粹的哲学理论上讲,毛泽东讲的是全面的,既反对脱离客观条件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论,又反对忽视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论。毛泽东敢想、敢说,富有浪漫的气质。他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写的按语中曾说:“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 几倍、十几倍以至几十倍于现在的农作物的高产量。工业、交通和交换事业的发展,更是前人所不能设想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项事业也是如此。”②从发展看,在未来要使农作物产量几倍、十几倍、几十倍于现在,这不是不可能的。但就现实而言,要使农作物产量在短时间内实现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的增长,则是脱离实际的一种幻想。1958 年的许多高产“卫星”, 就是依据这一幻想制造出来的。而这种“卫星”的出现,似乎又反过来证明毛泽东在 1955 年预言的“正确、伟大”。
1957 年 10 月,他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批评反冒进,提倡多快好省, 但同时也指出:我们要的是“实事求是的合乎实际的多快好省,反对主观主义的所谓多快好省”。
在 1958 年 3 月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许多唯物论的言论。他在 3
月 25 日的讲话中说:唯物论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我们主观世界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主观反映客观是不容易的,要有大量的事实,在实践中反复无数次才能完成。他又说:我们很多同志不注意研究理论。究竟思想、观点、理论从哪里来的呢?就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所固有的规律,人们反映它,不过是比较地合乎客观情况。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一个侧面,是许多个别事物的抽象。离开客观的具体事物,那还有什么规律?所谓盲目性,就是对客观的必然性不认识,因而也没有自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逐步的, 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不了解客观世界,就是客观世界的奴隶。他还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说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他说:完整的体系只能在后来完成,而不能在事先或初期完成。在成都会议上,他一方面鼓动大跃进,但同时也感觉到党内有虚报、浮夸的问题。因此,他也说:建设速度是个客观存在,凡是主观客观能办的,就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去办,但办不到的,不要勉强。现在有股风,是十级台风,不要公开去挡,要在内部讲清楚,把空气压缩下,要去掉虚报、浮夸。不要争名,而要务实。有些高指标,没有措施,那就不好。总之,要有具体措施,要务实。务虚也要,革命的浪漫主义是好的,但没有措施不好。他又说:我很担心,我们的一些同志在这种热潮下,可能被冲昏头脑,提出一些办不到的口号。他提出, 要把过高的指标压缩一下,计划指标要切实可靠,要留有余地。他告诫大家: “不要务虚名而得实祸。”既然已有虚报、浮夸的台风,为什么又不去挡呢? 因为毛泽东认为,当时的主要危险是右倾保守,若公开去挡,就会给群众泼冷水。
1958 年 4 月,他在武汉会议上讲,今后《人民日报》不要轻易宣传什么化了。有些地方稀稀拉拉地种了几棵树就算绿化了,这怎么行。除“四害” 不要轻易宣布“四无”,将来变成“四有”城怎么办?做事要留有余地,宣传要留有余地,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有真有假,没有假的不可能,要打折扣。他提出宣传工作要务实:一要深入,二要细致,三要踏实,不要光宣传指标。
② 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毛泽东选集》第 5 卷,第 252 页。
这反映毛泽东虽然头脑已经很热,但还是有冷的一面。
在五月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再次升温。毛泽东大讲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提倡敢想,敢说,敢干,要让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都爆发出来。抽象地讲,这也没有什么不对。但他在提倡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时忽视了科学态度,在提倡敢想、敢说、敢干时忽视了实是求是的精神。结果破除了科学,破除了起码的常识,陷于浪漫的幻想和盲目的蛮干。他说,过去的不少人认为工业高不可攀,神秘得很,认为“搞工业化不容易啊”,总之对搞工业化有很大的迷信。我是不迷信工业高不可攀。原来提出十五年赶上英国, 但到了 1958 年 5 月,他认为,只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振奋敢想敢说敢做的大无畏创造精神,我国七年就能赶上英国,再加八年或十年赶上美国。在大跃进中,人民群众中创造了许多“豪言壮语”。其中有一则说:“让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毛泽东认为这两句话很好。他说,高山嘛,我要你低头,你还敢不低头。河水嘛,我要你让路,你还不让路!这样设想,是不是狂妄?不是的,我们不是狂人,我们是实际主义者,是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者。确实,这两句话富有诗意,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改天换地、重新安排河山的气概,毛泽东的说明也富于浪漫的色彩。但要真正到“让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则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可以让河流改道,可以移山填海,移山造地,但在当时的中国却是难于做到的。
毛泽东在 1956 年就指出,中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他在 1958 年进一步解释说:“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①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一穷二白。这是很对的。但他在克服一种片面性(把
“穷”“白”单纯看成是坏事)的同时,却走向另一种片面性,片面强调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面,忽视了“穷”与“白”带来的困难,忽视了改变一穷二白面貌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犯大跃进冒险错误的重要哲学根源之一是夸大了精神的作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毛泽东认为,经过反右整风,经过政治战线、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共产主义精神在全国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在生产战线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高涨,由此必然出现大跃进。1958 年 3 月 3 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的指示,其中第二条说:“在运动中要防止‘见物不见人’的偏向。即只看到现有的物质条件,看不到伟大的群众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人民日报》1958 年 6 月 21 日《力争高速度》的社论说:高速度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 是总路线的灵魂。加快建设速度的条件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究竟想不想快,要不要快。“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非常伟大的作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开动人民的主观能动性的钥匙。”
在大跃进中,有的农民提出“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这一口号,作为群众的一种豪言壮语,是无可多加指责的。但这一口号,不符合唯物论,不能提倡,而应加以教育纠正。可《人民日报》却加以肯定和提倡, 并大批所谓条件论。8 月 3 日,《人民日报》在《年底算账派输定了》的社论中说:“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的不是决定于这种或那种条件,而决定于人,决定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不是鼓足干劲,是不是力争上游,是不是事事
①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红旗》杂志 1958 年第 1 期。
多快好省。群众说得好,‘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地的产是人的胆定了的。”“条件论者可以休矣”。8 月 13 日,《人民日报》又在《祝早稻花生双星高照》的社论中说,早稻亩产 36900 斤和花生亩产 10500 斤的“卫星”,“又一次生动地证明:‘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解放了的人民可以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奇迹来。”8 月 27 日,该报又以“人有多大的胆, 地有多大的产”为标题,发表了中共中央办公厅派往山东省寿张县了解情况的同志写的报导。有的理论工作者发表文章,批评所谓的“条件论”,论证“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这句话不是“主观唯心论,而是完全符合辩证唯物论的。”(见《人民日报》1958 年 10 月 18 日曙光的《立足现实, 大胆想象——谈客观可能性与主观能动性》)。有的人还公开提出,客观规律可以人为地消灭和创造(见 1958 年《理论战线》第 9 期德麟的《发挥上层建筑的力量,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
在大跃进时期,公开起来抵制、批评唯心论的理论工作者屈指可数。杨献珍在 1958 年 11 月 19 日的座谈中说:“大跃进中,一些人也冲昏了头脑, 他们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杨献珍指出:“不讲条件就是唯心主义论。”。①第二年 6 月 12 日,他在一次谈话中又说:“有的地方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胆量等于产量, 思想等于行动,这到底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弄虚作假总不能算作唯物主义吧!”他指出,去年的浮夸风把我党多年培养起来的实事求是传统作风冲垮了,这比丢在地里的粮食损失还大得多。①
在民主革命时期,弱小的红军为了战胜强大的白军,弱小的人民革命力量为了战胜强大的国内外反动势力,毛泽东特别强调发扬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能动性。从前面所引的他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写的第二个序言中可看出,他在社会主义时期依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 1958 年夏的北戴河会议上,他对惠能和尚发表了一通评论。他说:唐朝佛教《六祖坛经》记载,惠能和尚,河北人,不识字,很有学问,在广东传经。主张一切皆空,是彻底的唯心论。但他突出了主观能动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大跃进。惠能敢于否定一切。有人问他:死后是否一定升西天?他说不一定,都升西天,西方人怎么办?他是唐太宗时的人,他的学说盛行于武则天时期。唐朝末年乱世,人民思想无所寄托,大为流行。从毛泽东的这一番评论中多少可看出他当时的思想倾向。
据卫士李银桥回忆,1958 年毛泽东与李达在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上发生过激烈争论。一次,毛泽东与李达在武汉会面,谈话中李达说,武汉大学的学生搞调查时看到一些口号不符合唯物主义观点,如:只有想不到的事, 没有做不到的事。毛泽东则以为:“这个口号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也有两重性。一重性是讲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有道理的。另一重性。如果说想到的事都能做到,甚至马上就能做到,那就不科学了。”李达则说,这个口号现在不能谈两重性,谈两重性,在现在的形势下就等于肯定这个口号。两人争了起来。争论中,毛泽东举红军长征的例子,说明精神力量的作用。红军就是依靠这种精神力量克服了按常理无法克服的困难,终于夺取了胜
① 杨献珍:《关于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作用问题》,《杨献珍论文集》第 2 卷;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35 页。
① 杨献珍:《坚持实事求是作风,狠批唯心主义》,《杨献珍文集》第 2 卷,第 184、185 页。
利。他还举了各种发明创造,都是因为有了“敢想”。想飞就终于发明了飞机;想日行千里,就发明了汽车火车。李达坚持说,肯定这个口号就是认为,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限大,这是错误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条件,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无限大的。李达认为:“现在人们不是胆子太小,而是胆子太大了,头脑发烧。主席脑子发烧,下面就会不得了,就会烧到 40℃、41℃、42℃,这样中国就会遭难,主席信不信?”毛泽东则回答说: “你说我发烧,我看你也有些发烧了,也有华氏百把度了。还是我在成都会议说过的那句话,头脑要热又要冷。”①从纯粹的理论讲,毛泽东不会反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一定条件”、“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有限的”,李达也不会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但就对“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这一口号是肯定、还是否定来说,真理在李达一边,而不在毛泽东一边。从争论中也可看出毛泽东当时的思想倾向。
党的报刊登载的许多高产卫星,不少人是相信的,甚至有的科学家也受了骗。在有的报导中,不仅有省、地、县的干部参加“验收”,而且还有农业科学家参加“验收”。有一位不是搞农业的著名科学家受了高产卫星的迷惑,在《中国青年》发表短文论证高产的可能性。这位科学家认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能。若把每年射到每亩地上的太阳能百分之三十作为植物的利用部分,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转化为可吃的粮食,那稻麦的产量不仅是现在的亩产两——三千斤,而是二千多斤的二十倍。
②这位科学家的这种理论推算虽然可以启发人们的思想,在遥远的未来,
也许可以变为现实。但在 1958 年,在今天,以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只是一种科学幻想。但这位科学家的文章引起领导者们的注意。
陶铸的《驳‘粮食增产有限论’》就提到这一短文。毛泽东对这位科学家的文章也很感兴趣。1958 年 10 月 27 日,毛泽东在参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跃进展览会时见到了这位科学家,并谈起短文。这位科学家说,“我不懂农业,只是按照太阳能把它折中地计算一下,至于如何达到这个数字,我也不知道,而且现在发现那个计算方法也还有错误。”毛泽东笑着回答说:“原来你也是冒叫了一声”,“你的看法在主要方法上是对的。”1959 年 4 月上海会议期间,李锐曾问毛泽东,为何轻信亩产万斤粮,毛泽东说:“××× 在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说是太阳能用了百分之点几,就可亩产万斤,因此就相信了。①当然,毛泽东相信亩产万斤,决不是仅仅受了一位科学家文章的影响。但从中我们也可看到,1958 年大跃进的出现有很复杂的原因,有很深的社会根源,不能简单归之于毛泽东个人。
大跃进是毛泽东发动起来的。大跃进起来后,浮夸风、高指标愈演愈烈。对虚报、浮夸,毛泽东持什么态度?1958 年 8 月,毛泽东在视察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农村时,县社干部的说假话已十分严重。如有的社长说,每亩麦棉保证 1 千斤,争取 2 千斤。有的讲,试验田的玉米计划争取亩产 2 万 5 千斤,
水稻取亩产 4 万斤,而过去一亩只产二三百斤。从报中看出,毛泽东听了很高兴,感到粮食吃不了。那么毛泽东真的相信粮食亩产几万斤?那又不是。1958 年 8 月 13 日,他去天津新立村参观稻田。有关领导同志和社领导汇报
① 李银桥:《走向神坛的毛泽东》第 238~240 页。
② 《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中国青年报》1958 年 6 月 16 日。
① 见李锐:《庐山会议实录》,第 78 页。
说,亩产 10 万斤。他摇头撇嘴,表示不相信。他说:“不可能的事。”他指着一位领导同志说,“你没有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这是放大炮。”有的同志为了证明亩产 10 万斤,让小孩往水稻上站。他摇头说:“娃娃,不要上去。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哩。”又说:“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种过地的。亩产 10 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在湖北省,当时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讲有一块试验田水稻亩产上万斤。毛泽东摇头说:“我不信”。王任重又说,这是省农村工作部长亲看验收的。毛泽东还是摇头:“靠不住,谁验收也靠不住。除非派军队站岗放哨,单收单打,看住人不往里掺假才算数。”②外国朋友问他,亩产万斤粮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他一笑置之:“不要相信这些骗人的数字。”
在 1958 年 11 月召开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毛泽东就批评徐水县把猪集中起来,让参观的人看的做法,提出要实事求是,不要谎报,不要浮夸。在同年 12 月召开的武昌会议上,他讲:世界上的事,没有一项没有假,有真必有假,没有假的比较哪有真的。现在问题的严重不仅在下面作假,而且在我们相信。中央、省、地委的领导相信就危险了,要有清醒的头脑,对于下面报上来的成绩要打折扣,三七开,打三分假,七分真,可以不可以,至少有一成假,有的是百分之百假。当时有人估计 1958 年粮食产量是有 9 千亿斤,
毛泽东讲,最多 7 千 4 百亿斤,把 1 千 6 百亿斤当作谎报,比较妥当。(其
实这也是大大夸了的,实际只有 4 千亿斤,可在 1959 年 4 月 14 日发表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 1958 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公报中却说:1958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7 千 5 百亿斤,比上年增长了一倍)。他提出,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要把作假这个问题单写一条,不要同工作方法写在一起,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
他感到许多干部头脑太热,订的指标太高。为此,在武昌会议上,他提出:这次会议要唱个低调,把空气压缩一下,勿务虚名而获实祸。他说:现在要减轻一点任务,水利建设,去冬今春全国搞 5 百亿土石方,而今冬明春
要搞 1 千 9 百亿土石方,多了三倍多,还有各种各样的任务。钢、铁、铜、铅、煤炭、运输、加工工业、化学工业,需要很多人,这样一来,我看搞起来,中国非死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要死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死 5 千万人。广西死了人,×××不是撤职了吗?死 5 千万人,你的职不撤, 至少我的职要撤,头也成问题,要不要搞那么多,你搞多了也可以,以不死人为原则。你们一定要搞,我也没有办法,但死了人不能杀我的头。明年 3 千万吨钢,究竟要不要这么多,搞不搞得出?要多少人上阵,会不会死人? 这次会议要唱个低调,把空气压缩一下。胡琴的弦不能拉得太紧,有断弦的危险。下面的干部,有些人听不进·139 去,无非骂我们右倾,不要怕,硬着头皮让下面骂。他还指出:现在名声很大实力很小,这一点要看清楚。现在有的外国人吹的很大,许多报纸尽是大话。不要外国人一吹,就神乎其神, 飘飘然了。
在 11 月 23 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对热衷于搞翻番的同志说: 你们说服我是可以的,你打通我是可以的,但是你得打通我才能通。你们现在说的那些根据,我还不能服。我不仅准备作机会主义。我已经是机会主义。我就是站在机会主义的立场上为此而奋斗,不牵累别人,将来算起账来的时
② 李银桥:《走向神坛的毛泽东》第 238 页。
候,不打你们打我。因为我在这里反冒进。从前别人反我的冒进,现在我反人家的冒进。他指出:破除迷信,现在有一些人把科学也破除了。破除迷信不要把科学破除。凡迷信一定要破除,凡真理,凡科学一定要保护。他还指出,经济工作要越搞越细密,越深入,越实际,越科学。他从哲学上、思想方法上讲了冷热结合的问题。他在 12 月 1 日写的一篇文章中说:“同志们, 可能性同现实性是两件东西,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虚假的可能性同现实的可能性又是两件东西,又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头脑要冷又要热,又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冲天干劲是热,科学分析是冷。在我国,在目前,有些人太热了一点。他们不想使自己的头脑有一段冷的时间,不愿意做分析, 只爱热。同志们,这种态度是不利于做领导工作的,他们可能跌斤斗,这些人应当注意提醒一下自己的头脑。另一些人爱冷不爱热。他们对一些事看不惯,跟不上,观潮派,算账派属于这一类,对这些人,应当使他们的头脑慢慢热起来。”①毛泽东的这些论述,从理论上讲是正确的,在当时也起了一定的降温作用。但是,从总的看,毛泽东本人是爱热不爱冷,而且对冷热标准的看法也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武昌会议虽然唱了个低调,降低了北戴河会议订的 1959 年的指标,但会议并没有提出反对冒进,而是继续搞大跃进。
1959 年钢产量为 1800 万吨,粮食产量为 10500 亿斤,棉花为 1 亿担。正因为这样,武昌会议后,高指标、浮夸风、瞎指挥风、命令风,不仅没有停止, 反而继续发展。1959 年 2 月 2 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说: 我们搞经济建设还是小孩子,无经验。向地球开战,战略战术,我们还不成熟,要正面承认这些缺点错误。又说,关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问题,我不甚了解,要研究。究竟如何使主观符合客观法则?列宁说,俄国的革命热情与美国的求实精神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客观法则要研究它, 认识它,掌握它,熟练它。斯大林对这个问题讲了很多,但不照着去做,不按比例。毛泽东自以为在作翻案文章,开始找到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法则。中国有句俗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毛泽东作为旁观者对斯大林的批评是切中要害的,可作为当局者,他实际上不仅没有改正斯大林“讲得很多, 但不照着去做”的毛病,而且在 1958~1959 年间犯的错误比斯大林更大、更严重。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还提出了两种主观能动性的观点。他说:凡是经过努力可以办得到的事情就要努力办到,如果不去努力就叫保守。不能办到的就不办,一定要它办到就是主观主义。主观能动性有两种,一种是脱离实际的,就是主观主义。一种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符合实际的。凡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就要受挫折。毛泽东对主观能动性的这种区分是必要的,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主观主义而发的。
为了纠正农村工作中的高指标、浮夸风、瞎指挥风和命令风,毛泽东于 4 月 29 日向全国的省、地、县、公社、大队、小队的干部发了封信,就包产、密植、节约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化、讲真话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在信中说:“包产能包多少,就讲能包多少,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做得到的假话。收获多少,就讲多少,不可以讲不合实际情况的假话。对各项增产措施,对实行八字宪法,每项都不可讲假话。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
① 毛泽东:《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 808~809 页。
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应当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因此,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信的最后写道:“同现在流行的一些高调比较起来,
我在这里唱的是低调,意在真正调动积极性,达到增产的目的。”①
6 月 13 日,毛泽东召集部分中央领导同志讨论经济问题。他说:一些指标,定得那么高,使我们每天处于被动的地位,工业也好,农业也好,指标都是我们同意了的,都有一部分主观主义,对客观必然性不认识。讲了多少年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就是不注意,就是不讲综合平衡。明年指标切记不可定高。会议把 1959 年的钢指标降为 1 千 3 百万吨。
以上事实表明:从 1958 年 11 月到 1959 年 6 月,毛泽东发热了的头脑变得稍为冷静了一些。与党内多数人相比,他唱的是低调,是总的高调中的低调。他头脑中的主观主义与实事求是在打架。他在纠“左”时发表了一些很有见解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