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端”教派

南亚次大陆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同化力,在古代先后同化过许多外来民族,但德里苏丹的统治者则不同,他们不仅没有被同化,而且给次大陆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伊斯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相遇,不可避免地有撞击和冲突,这种撞击和冲突由于统治阶级奉行错误政策有时相当激烈。对于信仰印度教或伊斯兰教的群众来说,他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愿意互相学习对方的文化思想,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友好相处。例如,印度的神秘主义从穆斯林神秘主义中学到许多东西,印度的天文、历法、医学也受到穆斯林的影响。伊斯兰学者也学习和研究印度的哲学、医学和宗教典籍。乌尔都语就是波斯语、阿拉伯语、突厥语和印地语互相混合的产物。然而,伊斯兰教是统治民族的宗教,德里苏丹的高级官吏都是清一色的穆斯林,自然地位特殊。印度教徒和其他非穆斯林被称为“齐米思”(在保护下生活的人),至多能当小村小吏,还要缴纳人头税(有时婆罗门也要缴纳)。于是,许多信仰印度教的封建主和低级种姓的人,纷纷改宗伊斯兰教,在孟加拉和旁遮普尤多。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的反抗往往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反对正统的宗教的封建压迫,并且具有自己的特点,分别受到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相互影响而逐渐融合。

德里苏丹的上层统治者,都奉伊斯兰教的逊尼派,但在下层群众中则奉后来的马赫迪派和苏非派。“马赫迪”意思是“救世主”,据说穆罕默德预言将来有位与他同名的人出来治理世界,建立正义和秩序,为什叶派接受。印度的马赫迪派还建立公共财库,平均使用。“苏非”原意为“羊毛”,因其成员常穿粗制毛衣以示简朴,反对哈里发的奢侈腐化。传到印度后,接受印度教的影响,鼓吹禁欲苦修,接近真主,达到神人合一。其成员一律平等, 并有以谢赫为首领的教团,住在清真寺里。

在印度教里,兴起虔诚派,又称巴克提派。12 世纪,产生于南印度,后在北印度广泛流传。虔诚派的创始人是罗摩难陀,生于阿拉哈巴德一个婆罗

门家庭,但他反对种姓制度,接受低级种姓的人、甚至穆斯林加入他的教派。传说他有 12 个大弟子,其中就有理发匠、皮匠和穆斯林纺织匠。他主张宇宙的主宰是梵或罗摩,只要对他虔诚和默念他的名字,就能得到解脱。他的弟子喀比尔(约 1380—1418 年)是虔诚派的著名领袖。喀比尔的母亲据说是婆罗门,他出生不久被遗弃,由贝勒那斯一位穆斯林纺织匠的妻子抚养成人。喀比尔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仪式,力图将两者结合, 并指出只有靠虔诚信仰才能解脱。他说,印度人和突厥人是用同一种粘土塑成的,安拉与罗摩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又说:“把精神当作圣堂,把身体当作它周围的庙宇,把良心当作它启蒙的教师;抛却愤怒、疑惑与恶毒之心; 让忍耐来表达拜功的真意,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有共同的上帝。”①喀比尔的宣传得到下层群众的拥护,许多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都加入他的教派,影响很大。

旁遮普人那纳克(1469—1538 年),揉合苏非派的神秘主义和虔诚派教义于一体,创立独特的锡克教。②那纳克出身刹帝利,本人经商,曾漫游各地,到过麦加和巴格达,后定居旁遮普的卡塔普尔。他奉喀比尔为导师,反对种姓制度和歧视妇女,主张伊斯兰教和印度教联合,靠虔诚的信仰解脱。锡克教反对繁琐仪式和消极遁世,主张修行,也相信业报轮回。第五代祖师阿尔琼(1563—1606 年)把祖师说成神,信徒绝对服从,并有权向信徒收税。1601 年,在阿姆利则修金庙(门和庙顶镏金)收藏锡克教经典。第十代祖哥宾德·辛格(1675—1708 年)时,男信徒始称“辛格”(意为“狮子”、蓄长发、戴手镯和短剑),女信徒称“考尔”(公主),入教仪式为“剑的洗礼”(用双锋剑搅匀的水洒身),口号是“师尊万岁”,并禁止烟酒、溺婴和殉夫。他们组成战斗力很强的团体,打击封建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