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西班牙的反动统治

“尼德兰”意为低地,指莱茵河、些尔德河下游及北海沿岸地势低洼的地区,包括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的一小部分。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同时又是反对西班牙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

尼德兰曾处于罗马帝国和法兰克王国的统治之下。11 至 14 世纪分裂成许多狭小的封建领地,多属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法国国王。1369 年,弗兰德尔的女继承人与勃艮第公爵菲利普联姻,勃艮第势力开始渗入尼德兰。15 世纪尼德兰大部分地区属于勃艮第公国。百年战争结束以后,法国的王权日益强大。以圆滑、老练著称的法王路易十一(1461—1483 年)上台后,联合英国和瑞士,向勃艮第宣战。1477 年 1 月南锡一仗,瑞士步兵大获全胜,击毙勃艮第公爵大胆的查理。法国乘机据有勃艮第公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领土统一。同年 8 月,大胆查理的女儿玛丽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里德里希三世之子马克西米连结婚,遂使帝国军队与法

发生正面冲突。1479 年,法军被击败。1482 年玛丽死后,尼德兰处于德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之下。16 世纪初,马克西米连的孙子先后继承西班牙王位和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查理五世,尼德兰成为他的庞大帝国的一部分,派总督治理。

莱茵河和些尔德河下游一带,物产丰富,又处水陆交通的要冲。早在 13、14 世纪,农牧业和工商业就相当发达。布鲁日的繁荣驰名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国际贸易的中心西移大西洋岸,更加促进那里的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与此同时,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贵族阶级发生分化:少数贵族渐渐资产阶级化;大部分贵族仍然从事封建剥削。尼德兰资产阶级正在形成,其中商业资产阶级占优势。手工工场主和主要经营国内贸易的商人,激烈反对西班牙的统治。他们同爱国贵族结成联盟,以卡尔文教为旗帜, 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大商人,特别是经济上与西班牙联系密切的南方商人,虽然对西班牙的统治不满,却不愿与他完全割断联系。农民、雇佣工人和平民,既受封建贵族和天主教会的压榨,又受资产阶级的剥削,他们是革命的主要力量。

早在 16 世纪 20 年代初,路德教已传入尼德兰。再洗礼派则在下层群众中流传。40 年代,尼德兰侨民在伦敦成立自己的卡尔文教组织,并在埃姆登建立基地,秘密派人回国传教。1559 年,法国同西班牙签订卡托—堪布累济和约结束意大利战争以后,变本加厉地迫害本国的卡尔教徒雨格诺,许多人

被迫逃往尼德兰南方,又成立一批卡尔文教组织。1561 年,尼德兰卡尔文教会拟定自己的信纲《比利时告白》,与德国卡尔文派选侯巴拉丁伯爵制定的

《海德堡教义问答》一同流传。告白和问答重申卡尔文教的主张,在革命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西班牙对尼德兰的反动统治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天主教会站在西班牙统治阶级一边,疯狂镇压尼德兰人民的反抗。查理五世对尼德兰横征暴敛,暴戾恣睢,民不聊生。西班牙国库年收入 500 万佛罗林,其中半数来自尼德兰。尼德兰的异端裁判所,残酷迫害新教徒。1550 年,查理颁布严厉惩治“异端”的法令(人称“血腥法令”),对于稍与路德教或卡尔文教有接触的人,甚至阅读圣经的人,均以破坏社会治安论罪,男的杀头,女的活埋,如果坚强不屈则处以火刑,财产籍没国库,包庇“异端”者同罪。查理为与法国争霸称雄,把尼德兰看作三面包围法国的重要一环和战略基地,日益加紧对它的控制。

查理五世退位后,其子菲利普二世(1556—1598 年)继承西班牙王位并统治尼德兰。他强化对尼德兰的反动统治,任命其姊帕尔马公爵玛格丽特为尼德兰总督,由宠臣红衣主教格兰维尔等人辅政,利用天主教会残酷迫害革命者和一切对西班牙统治不满的人。菲利普重申严格执行 1550 年颁布的“血

腥法令”。有人估计,到革命爆发前的 1566 年,被杀害或被驱逐的人竟有 5 万多。菲利普二世一再宣布国家破产,拒付国债,使尼德兰银行家蒙受重大损失。1560 年,他下令提高西班牙羊毛出口税,输往尼德兰的羊毛从每年 4 万包减至 2.5 万包,减少 40%。他还限制尼德兰商人前往西班牙,禁止他们与英国和西班牙殖民地直接贸易。菲利普二世的倒行逆施,使尼德兰蒙受极大损失,许多工场银行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民族经济面临破产的威胁。贫苦农民的生活日益贫困,不满情绪普遍高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急剧激化,革命形势日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