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恢复罗马帝国的尝试及其失败

527 年,查士丁尼一世皇帝(518—527 年)逝世,由其侄、早已参与机要的查士丁尼继位。查士丁尼(527—565 年在位)是一位精力充沛和野心勃勃的皇帝,他在足智多谋的皇后提奥多拉的参与下,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巩固局势动荡的拜占廷帝国,并力图恢复和重建已经灭亡一半的罗马奴隶制帝国。

查士丁尼即位之初,首先成立以著名法学家特立波尼安为首的委员会,

着手整理、编纂罗马法。委员会首先收集自哈德良(117—138 年)起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去重复和矛盾之处,于 529 年编成《查士丁尼法典》10 卷。533 年,汇集历代罗马法学家的论文编成《法学汇纂》50 卷。同年又编成《法理概要》(又称《法学阶梯》)4 卷,作为学习罗马法的教材。最后,将 534 年以后查士丁尼颁布的法令汇集成册,称《新律》。上述 4 部书, 统称《国法大全》(亦称《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和法学。查士丁尼编纂《国法大全》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为此法典鼓吹皇命受命于天,权力无限,第一次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而奴隶和隶农必须服从,否则严刑镇压。由于拜占廷的奴隶制度正在发生变化,使用奴隶劳动已不能获得厚利,《新律》有允许释放奴隶的规定, 但强调隶农必须固着在土地上,以保证大地主有充足的劳动力。罗马法包括公法和私法两部分,但以私法(民法)最完备、影响最大,人们所说的罗马法往往专指私法。罗马法竭力维护私有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①罗马法对买买、借贷、债务、契约、继承等涉及简单商品所有者的一切法律关系,均有明确规定,因而是“简单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的法,但是它也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②从 12 世纪起,罗马法开始复兴。西欧各国的立法,除英国外,大多受到罗马法的很深影响。19 世纪初颁布的《法国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的。

532 年初,首都君士坦丁堡爆发声势浩大的尼卡起义(尼卡为起义者口号,希腊语意思是胜利),反对政府的贪官污吏和横征暴敛。起义者焚烧官署,捣毁贵族邸宅,攻打监狱,袭击皇宫,要求罢免特立波尼安等为人民痛恨的权贵。查士丁尼无力对付起义者,准备弃城逃跑,经皇后提奥多拉力劝才留了下来。他施展阴谋,在起义者中制造分裂,并派大将贝利撒留领兵镇压,被杀害的群众达 3 万多人。

查士丁尼对外政策的目标是消灭西欧的日耳曼人诸王国,恢复古罗马奴隶制帝国。原来,他上台不久曾与波斯开战,争夺黑海出口,但不甚得手。查士丁尼为尽快结束对波斯的战争,决定不惜用重金收买,换得 532 年的和约。东方稳定以后,他立刻调动大军,全力向西方进攻。

534 年,贝利撒留统率拜占廷军队万余人,乘汪达尔王国发生内讧之机, 一举攻陷其首都迦太基,汪达尔王国灭亡,其领土纳入拜占廷的版图。贝利撒留回到首都,受到凯旋式的欢迎,被封为执政官。535 年,贝利撒留带兵攻占西西里和那不勒斯,次年攻陷罗马,并于 540 年占领拉温那,迫使东哥特王投降。东哥特人在新王托提拉领导下坚持斗争,一度收复罗马城,并向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进军,使拜占廷人处于被动。552 年,在一次决战中托

① 思格斯:《反杜林论》,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143 页。

② 恩格斯:致卡·考茨基,1884 年 6 月 26 日,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6 卷第 169 页。

提拉阵亡,东哥特遂亡。554 年,查士丁尼乘西哥特王国内争之机,出兵占领伊比利亚半岛东南部。史学家普罗可比①随军转战各地,将所见所闻写成

《战史》,讴歌查士丁尼和贝利撒留的“武功”。经过 20 年之久的努力, 查士丁尼基本上占领原西罗马帝国的领土,并下令复辟已被推翻了的奴隶制度。

查士丁尼的倒行逆施非常不得人心,不可能持久。西方的奴隶制度早已死亡,决不可能靠一纸敕令就能恢复。他死后不久,所占领的西方领土相继丢失。568 年,伦巴德人攻入意大利北部,建立伦巴德王国。不久,拜占廷在伊比利亚半岛所占领土被西哥特人收复。与此同时,大批斯拉夫人渡过多瑙河进入巴尔干半岛,帝国仅能控制一些沿海地区和岛屿。在东方,与波斯的战争连绵不断。6 世纪和 7 世纪初,在埃及、叙利亚和巴尔干半岛爆发新的奴隶、隶农起义,有的还有自由农民参加。7 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兴起, 很快占领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北非的大片土地,后来又占领意大利南部与西西里。庞大的拜占廷帝国实际上已经崩溃,沦为一个龟缩在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部分地区的小君主国。从 7 世纪起,拜占廷进入封建社会,最终于 1453 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① 普罗可比(约 500—565 年),拜占廷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著《战史》共 8 卷,记载帝国对波斯、汪达尔和哥特人的战争经过。他还著有《建筑》,记载当时的重大建筑、教堂和军事设施。他的《秘史》,揭露查士丁尼时代的黑暗和腐朽,生前迄未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