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世纪的德国

自金玺诏书颁布起到 16 世纪初宗教改革运动爆发前夕,德国诸侯,特别是选侯的权力急剧上升,皇权日益衰落。在这段时间里共有七位国王或皇帝(在罗马加冕后称皇帝,否则只是国王),他们大多是小诸侯当选(选侯亲自出马的一位),只能唯大诸侯的马首是瞻,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外, 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去德国,根本不过问,也不可能过问德国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大事取决于诸侯,特别是选侯把持的帝国议会(Diet)。我们不清楚什么时候开始召开帝国议会,但从现有资料可以断定它从 15 世纪初起已在德国政治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了。会议由皇帝主持召开,但“不能逾越法律和正义许可的范围。如果不先召开全帝国议会,他不能强迫诸侯和自由城镇服从他的任何特殊要求”。“议会表决重要议案时,按惯例只有三票权,一票归选侯,第二票归诸侯,第三票归自由城镇的代表。⋯⋯其中有两票赞成,就认为有了结果或成立。帝国的每个诸侯,不论到会或缺席, 每个自由城镇也一样,必须服从议会的决定,否则照章严惩。”①三票中诸侯有两票,任何违背诸侯利益的议案休想通过,它不过是诸侯专权的工具和装饰品。15 世纪,德国最有势力的大诸侯有勃兰登堡的霍亨索伦家族

(Hohenzollern),萨克森的维丁家族(Wettin),巴伐利亚和巴拉丁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Vittelsbach),黑森家族(Hessen),符腾堡公爵和吕内堡公爵等。

由于皇权衰落和诸侯专权,罗马教会的势力必然猖獗。以 15 世纪末的

科隆为例,竟有大教堂 11 个,教区教堂 19 个,修道院 22 个,女修道院 76 个,每天作弥撒 1000 多次。在西吉斯蒙一世(1411—1437 年)和弗里德里希三世(1440—1493 年)时期,教皇代表有权出席帝国议会,他不到会议会不能召开。帝国官员不能独自提出议案,必须与教皇代表协商共同提出。经济方面的搜刮,更是花样翻新,什么什一税,首年捐,巡视费,吃空额,出售赎罪券等,应有尽有。

不驱逐罗马教会的势力,不结束诸侯的分裂割据,德国便没有出路。1486 年,当弗里德里希三世还健在时,他的儿子马克西米连一世(1486

—1519 年)就当选为德王,参与处理德国政治事务。当时的国际形势是严峻的:在东方,匈牙利兼并捷克(1486 年)和奥地利(1485 年)后成为中欧

③ 恩格斯:《关于德国的札记》,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8 卷,第 648 页。

① 威尼斯大使奎里尼关于德国情况的报告(1507 年),载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529—533 页。

强国,波兰日益强大;在西方,勃艮第公国先后兼并尼德兰和洛林,企图进一步占领科隆,法国也流露出向东扩张的意图。西南德意志和瑞士边境的农民反抗斗争日益加强,从零星斗争逐渐发展到联合行动。1431 和 1440 年, 沃姆斯爆发农民和平民起义。1439 年,斯特拉斯堡附近的农民举着绘有农民鞋的旗帜反对法军的掠夺。这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群众以农民鞋为旗帜进行反抗斗争。1444 年 8 月,阿尔萨斯一带正式出现“鞋会”组织。①在人民运动的推动下,反对罗马教会的斗争也在发展。德国的神秘主义者早就创办改革宗教和教育青年为目的的“共同生活兄弟会”,并直接研究圣经寻找得救之道。他们在各地兴办学校培养青年,象伊拉斯莫、罗伊希林、路德等人都在这种学校里受过教育。连德国的诸侯,也不满教会势力的猖獗。萨克森、勃兰登堡、奥地利等大诸侯,纷纷建立自己不受罗马控制的邦教会。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惊呼,教皇在德国的收入比皇帝多 100 倍,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为应付局势,德国的哈布斯堡采取两项重大措施。一是马克西米连娶勃艮第公爵独生女为妻,陪嫁是尼德兰,不久又乘机收复维也纳(1490 年), 使东西局势暂时稳定下来。然而,这次联姻虽使德国得到所谓勃艮第遗产, 而法国却认为这些遗产应属法国而决心收回,两国关系复杂化了。另一是, 改革政治、司法和税收,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抵御外敌入侵和镇压日益强大的人民运动。为此,马克西米连一世于 1488 年建立士瓦本同盟,作为推行自己政策的有效工具。虽然同盟内部矛盾重重,美因茨大主教一伙人把持了同盟的领导权,但在镇压农民反抗和维护封建统治上是一致的,并在镇压 1525 年的农民战争中起到主要刽子手的作用。意大利战争爆发后,马克西米连召开一系列的帝国议会,提出建立常备军、成立帝国法院和征收普通税等,史称帝国改革方案。这些改革是必要的,但遭到以美因茨大主教为首的诸侯们的抵制,难以实现。在 1500 年的奥格斯堡会议上,他们迫使马克西米连一直拒绝成立的帝国枢密院(Regency of Empire)。枢密院由 17 人组成:主席 1 人,由皇帝或其代表担任;6 位选侯;8 位诸侯和 2 位城市的代表。选侯中 1 人常驻会议,皇帝缺席时任主席。枢密院的权限很大,有权决定内政和外交一切大事。选侯和诸侯的代表在枢密院里占绝大多数,不经他们同意不可能做出任何决定。所以,枢密院的成立是金玺诏书的补充和发展,是德国皇权更加衰落的象征。正如恩格斯所说:“帝国当局企图象路易十一那样实行中央集权化,尽管用一切计谋和强力手段,除了维系住当时的奥地利世袭土地外一无成就。”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