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三十年战争

战争的起因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这次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德国,起初是德国诸侯之间、诸侯同皇帝之间以及德国封建统治阶级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复杂冲突,后来西欧和北欧的一些主要国家先后卷入。这次战争断断续续地打了 30 年(1618—1648 年)之久,对德国和欧洲都有深远的影响。

17 世纪初年的德国仍然是一个滑稽的帝国,没有民族统一,分裂割据依然如故。在德国诸侯中间,新教和天主教的势力几乎相等。北方诸侯多信路德教,如萨克森、黑森、勃兰登堡、梅克伦堡、普鲁士、波美拉尼亚和荷尔斯坦等。莱茵河上游的巴拉丁、符腾堡和巴登,则宗卡尔文教。天主教势力的大本营在南方的巴伐利亚和奥地利,同时在莱茵河下游的科隆、特里尔、美茵兹三个大主教区以及闵斯特主教区和尤利希公国也有很大势力。无论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都无意遵守 1555 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常常为扩大地盘和争夺教产,打着宗教的旗帜挑起武装冲突。卡尔文教诸侯力图争得与路德教诸侯同等的合法地位,但是受到天主教方面的反对。德国皇室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着奥地利、捷克、士瓦本和阿尔萨斯一带,比任何诸侯的版图都大、势力都强。它的旁支还控制着西班牙。德皇依靠自己的实力,利用诸侯之间的矛盾,积极推行中央集权政策。他以反对新教为旗帜,限制新教诸侯为借口,力图取得天主教侯的支持,以加强皇权。教皇反对宗教改革和任何新教,自然站在皇帝一边。然而,德皇实行中央集权的条件已大不如前, 因为这样不仅遭到新、旧教诸侯的拚命反抗,资产阶级已匍匐在诸侯的脚下无所作为,而且为国际上的大霸、小霸所不容,特别是已实现君主专制的邻邦法国和瑞典决不允许一个强大的德国出现在自己的身旁。

德国皇帝、狂热的耶稣会士卢道夫二世(1576—1612 年)上台以后,力图限制新教诸侯的势力。1606 年,他授权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派兵镇压帝国城市多瑙沃思(Donauworth)的新教徒,引起路德派和卡尔文派诸侯的一致反对。1608 年 5 月 14 日,巴拉丁、符腾堡、巴登、黑森、勃兰登堡等新教诸侯在法兰克尼亚的安豪森集会,决定成立以巴拉丁选侯弗里德里希为首领的“新教联盟”,宣布互通情报和一方受到攻击时互相支援。对此,天主教方面迅速作出反应。1609 年 7 月 10 日,天主教诸侯在慕尼黑召开会议, 成立以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为首的“天主教联盟”。两个军事集团的内部还有很大分歧:新教联盟中有路德派和卡尔文派的矛盾,天主教联盟中有巴伐利亚公爵与德国皇帝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德国内部的纷争有复杂的国际背景,两个军事集团分别得到国际上的支持。教皇、西班牙和波兰支持天主教联盟。丹麦、瑞典、荷兰、英国等信仰

新教的国家与信仰天主教的法国,则支持新教联盟。丹麦、瑞典与北德意志城市在波罗的海贸易上历来有争,两国都想充当霸主,都对北德意志怀有领土野心,变波罗的海为自己的内湖。荷兰自革命成功后,一直与西班牙不和。法国自雨格诺战争结束后重建强大的王权,决心打破哈布斯堡势力的三面包围①并进而夺取欧洲霸权。法国还以查理大帝帝国的合法继承人自居,要求占有帝国曾有的疆土直到莱茵河畔,就是说对德国怀有领土野心。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扬言莱茵河是法国的天然疆界,他秉政的目的就是要恢复法国的天然疆界:“叫高卢国王回到高卢,把法国放到高卢位置上,在一切古代高卢所在地建立新的高卢。”②德国还统治着西斯拉夫的地方,如捷克。捷克为反对德国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不断掀起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德国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皇帝与诸侯的矛盾,德国封建统治阶级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德意志民族与大霸、小霸扩张势力之间的矛盾, 哈布斯堡与反哈布斯堡势力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互相交织。所以,马克思说:17 世纪前期,“德国是欧洲的政治中心”。①由于上述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德国上空乌云密布,终于酿成一场规模空前的三十年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