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南亚次大陆北印度封建制度的形成

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尼泊尔、锡金、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国。4 世纪初,在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兴起笈多王朝(约320—540 年)。旃陀罗笈多一世(月护王,约 320—340 年),与统治着比哈尔邦北部和尼泊尔的梨契察毗族公主鸠摩罗提毗通婚,取得了包括华氏城

(Pataliputra,今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在内的比哈尔、孟加拉和北方邦广大地区,自称“摩诃罗阇”(大王)。其子沙摩陀罗笈多(约 340—380 年)时期,征服恒河上游及中印度诸国,并攻入南印度东海岸的奥里萨和马德拉斯。他爱好音乐、诗歌,被称为“诗人国王。”著名的佛教学者世亲

(Vasubandhu),据说曾是他的大臣。他信奉婆罗门教,但对其他宗教采取宽容态度。旃陀罗笈多二世(超日王,约 380—413 年)将公主嫁给南印度的伐卡塔卡君主,并以该地为跳板征服古吉拉特,把领土扩张到阿拉伯海, 使笈多王朝臻于极盛。

从 5 世纪中叶起,活跃在阿姆河流域的嚈哒人(与大月氏人混血的匈奴人,亦称白匈奴)开始侵入次大陆,6 世纪初占领旁遮

普、拉贾斯坦和古吉拉特,定都奢羯罗(锡亚尔科特)。528 年,嚈哒虽被北印度王公的联军击败,但笈多王朝解体,北印度重新陷于分裂混战局面。 6 世纪末,德里北方小邦坦尼沙逐渐强大。在普什亚布蒂王朝的曷利

沙·伐弹那(意译“喜增”,号 Siladitya,意译戒日,606—647 年)统治时期,国力强盛。据玄奘讲,他有象军五千、马军二万、步军五万,不断向外扩张,大致统一北印度,迁都于恒河西岸繁华的曲女城(Kanyakubja,今卡瑙季)。戒日王笃信印度教,但也尊重和支持佛教,广建佛塔(嘿堵波) 佛寺,禁止杀生,慷慨施舍。戒日王十分礼遇玄奘,下令在曲女城举行大会, 让玄奘宣讲大乘佛教的观点,听讲者有佛教和婆罗门教学者僧人数千以及 18 位国王。他还亲自陪同玄奘出席每五年一次在钵罗耶伽(阿拉哈巴德)举行的无遮大会(不分贵贱信仰均可参加讲法和施舍财物的会议),约有 50 万人到会。他着旧衣,散尽多年府库节余和私人财物,膜拜十方佛陀。戒日王死后,各地纷纷独立,印度长期陷入分裂之中。

关于印度封建社会的产生,仍是学术界的争论问题。一般认为,4 到 7 世纪,即从笈多王朝到戒日王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确立时期。那时, 牛耕和轻型铁犁普遍使用,冶炼、造船和纺织生产有新的提高。5 世纪初东晋高僧法显和 7 世纪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先后畅游印度,分别著有《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正好给我们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法显在《佛国记》里写道:“人民殷乐,无户籍官法;唯耕王地者乃输地利,欲去便去,欲往便往。”“诸国王、长者、居士,为众僧起精舍供养, 供给田宅、园圃、民户、牛犊、铁券书录。后,王王相承,无敢废者,至今不绝。”记载说明,“耕王地者”的自由农民有向国王缴纳地租的义务,而被封赐给贵族和寺院的“民户”,按永久性的文书记载不能随便离开,成为依附农民。到戒日王时期,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王田之内,大分为四: 一充国用,祭祀粢盛;二以封建辅佐、宰臣;三赏聪睿、硕学、高才;四树福田,给诸异道⋯⋯宰、牧、辅臣、庶官、僚佐,各有分地,自食封邑。” 这些材料说明,土地虽然名义上归国王所有(“王田”),但又实行分封, 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一起封给官吏、学者、军人、世俗封建主和寺院。在比哈尔邦著名的佛教中心和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Nalanda)就得到大量捐赠: “国王钦重,舍百余邑,充其供养。邑二百户,日进秫米酥乳数百石。”这些分封,有些可能是职田(官吏),有些须履行一定的义务(如军人服役), 有些可能是真正的赠予,不附带条件。例如,631 年戒日王将一个叫苏马昆达卡村赠给婆罗门僧侣,他有权“获得村民的土地税”和“一切收入”,“作为脱离县的管辖部分而免除一切义务,并附有传给子孙的权利,直至天长地久。①从玄奘的记载“假种王田,六税其一”看,种王田者须纳六分之一的实物税,不过也有超过这个比例的。农民还须负担劳役,如修路、建堡垒。农村公社仍然存在,但渐渐失去独立性。玄奘讲的“各安世业,俱佃口分”, 是用唐朝均田制下的农民来形容他们的情况,指生活在分社里的农民须按照种姓制度世袭务农,享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还不是农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