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战争失败后的路德宗教改革

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爆发以后,路德公开与诸侯和教皇站在一起,反对曾经同他并肩战斗过的农民、平民大众。他开创的资产阶级宗教改革运动, 蜕变成诸侯官方的宗教改革,其标志就是 1530 年的《奥格斯堡告白》。

1525 年 3 月,士瓦本农民军制定“十二条款”纲领,路德发表《忠告和平》指出:诸侯和教皇的残暴统治是农民暴动的根源,农民的许多要求是正确的,如要求有权选举牧师,但是他又以“公允”的面目出现,指责农民的有些要求“过高”,如要废除农奴制度就“严重违反福音”,最后要求双方“和平磋商,调解争端”。在农民起义已经暴发的当时,鼓吹这些实质上是反对起义的农民,归根到底有利于诸侯的反动统治。4 月底到 5 月初,他到

①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391 页。

②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7 卷第 405、470 页。

③ 马克思:《道德化的批判和批判化的道德》、《资产阶级和反革命》,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171、321 页。

① 恩格斯:《德国状况》,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第 645 页。

处讲道号召农民安静,千万不能暴动。与此同时,发表《反对杀人越货的农民暴徒》,与《忠告和平》一起散发。他完全撕掉公允的伪装,攻击农民象疯狗一样抢掠,他们打着福音旗号制定的十二条款不过是个骗局。他说什么起义农民犯了三重大罪,死有余辜:一是破坏忠于领主的誓言,用暴力反对上司;二是叛乱,抢劫并非属于他们的修道院和城堡;三是给他们的恐怖罪行披上福音的外衣。因此,“无论谁只要力所能及,无论是暗地还是公开, 都应该把他戳碎、扼死、刺杀,牢记叛乱是罪恶大、危害深或穷凶极恶的勾当。就像必须打死疯狗一样,你不打他,他就要咬你和你所在的整个世界。”

①路德在通信和布道里,还讲了许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话。他的话令人

作呕,不可卒读。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错误,是敌我关系的颠倒。他大骂起义群众是“疯狗”,号召“无论谁”,当然包括诸侯和教皇,都应像打死疯狗那样杀死起义的农民。恩格斯说:“在革命的面前,一切旧仇都抛到九霄云外了:和农民暴徒相形之下,罗马罪恶城的奴仆们都成了无罪的羔羊,上帝的驯良儿女;市民和诸侯,贵族和僧侣,路德和教皇都团结起来‘反对杀人越货的农民暴徒’”。②

1525 年 10 月 31 日,路德写信给萨克森选侯,请他视察和监督路德派教会的活动,把宗教权力又献给诸侯。由于路德派诸侯互不统属,德国没有全国性的路德教会。在各邦,诸侯是教会首脑,下设宗教法庭代表诸侯处理宗教案件。1526 年 10 月,黑森伯爵制定一个比较民主的新教方案,规定神职人员由信徒选举产生,但遭到路德的强烈反对,被迫取消。

1526 年夏,斯拜伊尔帝国议会开幕。人们普遍认为,教会的敲诈勒索造成农民起义爆发,因而反教会情绪高涨,许多教会诸侯不敢出席会议,造成路德派代表占多数的局面,通过一系列支持宗教改革的决议。1529 年 2 月, 帝国议会又在斯拜伊尔举行,天主教代表占多数,决定废除 1526 年斯拜伊

尔帝国议会通过的有利于路德派的决议,继续贯彻 1521 年的沃姆斯敕令。路德派代表群起抗议,被称为“抗议者”(Protestant)。后来,这个称号泛指与罗马分裂抗衡的所有新教徒。

1530 年 6 月,查理五世皇帝召开奥格斯堡帝国议会,想利用自己的影响解决德国的宗教纷争,要求路德派提出他们的意见。6 月 25 日,路德派提出经路德审定的该派系统理论,称《奥格斯堡告白》。告白认为路德派与天主教有许多共同点,大家都是基督的战士,应当互相“宽容”与“协商”,以便“生活在一个基督教会里。”路德一再强调的唯信称义的“唯”字,不翼而飞,以便天主教会也能接受。告白是路德派从生气勃勃地资产阶级改革堕落成诸侯宗教改革的重要标志。恩格斯愤怒地指出:这是“一场令人厌恶的

① 鲁普、德鲁里编:《马丁·路德》第 121—126 页。参见戚美尔曼:《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下册第 773

页。

②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7 卷第 409 页。

外交手腕、阴谋诡计、妥协让步,其结果就是奥格斯堡告白,这也就是由讨价还价而得的经过改革的市民教会制度的最后定案。”从此,路德的宗教改革蜕变成“庸俗市民阶级”的“官方的宗教改革。”①11 月 19 日,议会里的天主教多数派通过决议,宣布从 1531 年 4 月 15 日起将用武力镇压路德派。路德派在萨克森的山城施马卡尔登开会商量对策,决定结成同盟,反击对他们的指控和袭击。1531 年 2 月,正式签订盟约,是为施马卡尔登同盟。②

皇帝查理知道,不可能用武力压服路德派,又适逢土耳其人进攻维也纳,决定改用和解政策。1532 年 7 月,纽伦堡帝国议会正式宣布,在召开新宗教大会以前实行宗教和解,不得因宗教问题起诉一个邦。德国的宗教和解大致维持十几年,路德派势力乘机发展,甚至丹麦、瑞典和挪威也先后建立路德派教会。1546 年,查理与萨克森公爵莫里斯订立同盟,以他当选侯为条件,把他从施马卡尔登同盟里拉了出来。接着调动军队,于 1547 年 4 月在米尔堡全歼新教徒军队。皇帝的胜利,引起新旧教诸侯的广泛不满。1552 年1 月,莫里斯顺风转舵,与法国签订尚贝密约,共同反对查理五世,差一点把他活捉。5 月,莫里斯在帕绍召开诸侯会议,决定另行召开有两派诸侯代表参加的会议解决分歧,在新会议召开前无限期延长宗教和解。是为帕绍条约。查理皇帝决定与法国人算帐,带兵围攻梅斯不克,威信急剧下降,只好把处理德国内部事务的权力交给其弟费迪南德一世。1555 年 9 月,费迪南德正式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约规定:“教随国定”,即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信仰,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不服从者迁走;帕绍条约前没收的教产合法。和约是欧洲第一个宽容新教的和约,当然是路德派的巨大胜利,但其他新教,包括卡尔文教不包括在内。有人说和约确立了信仰自由,不过这种信仰自由是属于诸侯的,群众没有分。和约签订的同时,查理宣布退位,帝国瓦解。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缔结以后 10 年左右,是路德派宗教改革势力最强大的时期,但内部出现严重分歧,彼此以异端对待,逐渐衰落。

①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7 卷第 407、408 页。

② 施马卡尔登同盟的势力很大,不仅德国的重要城市纷纷入盟,而且丹麦和英国也申请加入,迅速成为德国和西欧令人瞩目的重要政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