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英的农民起义

14 世纪的西欧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逐渐盛行货币地租,农奴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而遭受的剥削却日益加重,阶级分化过程加剧。战争,饥荒, 疾病是中世纪具有毁灭性的三大灾害。百年战争加重了英国农民的负担,法国的乡村遭到极大破坏。1300 年寒冷天气袭击英国,1315—1317 年洪水和饥荒又冲击了英国,造成人口大量减少。1348—1349 年流行于西欧的黑死病,导致人口锐减,劳动力匮乏,物价上涨的局面,①而英国政府颁布的“劳工法令”,却强迫劳动者接受瘟疫流行前的低工资。英法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与其等死,不如揭竿而起。

1357 年,以巴黎商会会长艾田·马赛为代表的法国富裕市民,利用三级会议中贵族席位暂时减少的机会,迫使摄政太子查理进行有利于市民的改革,即定期召开三级会议,会议有权决定战争、媾和、捐税收支、任命国王顾问等,是为“三月大敕令”。不久,太子逃跑。1358 年 2 月马赛组织巴黎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举行起义。5 月底,法国北方博韦农民举起义旗,很快发展到北部大部分地区,势力达 10 多万人。这次农民起义被称为“扎克”起义。“扎克”是封建主对农民的蔑称,意为“乡下佬”。起义者以吉约姆·卡尔为领袖,提出要“消灭一切贵族、直到最后一个。”他们的旗帜上绘有王徽百合花,象征忠于国王。卡尔富有军事经验,他把军队分成若干支队,下设小组(10 人编为一组),组长服从支队长,全体农民服从卡尔。卡尔积极支持起义的巴黎市民,帮助他们打通运粮的道路,但市民却拒绝支持农民。6 月,查理纠集近千名英国和法国的骑士,准备进攻起义的农民。但农民军

势众,于 6 月 10 日诡称谈判,诱使农民上当。农民军领袖卡尔轻信敌人, 只身去敌营中谈判,立即被捕。敌人乘机进攻,农民军失败,有两万多人被杀。农民起义失败不久,8 月太子查理率部攻占巴黎,巴黎市民起义也被镇压。

14 世纪英国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政府加征人头税。1377 年,英王

理查二世为筹集百年战争费用开始征收人头税,所有 14 岁以上男女每人 4 便士。1379 年又猛增到 12 便士。各地农民不断开展怠工、抗税等形式的斗争,其中以约翰·保尔的活动最为著名。保尔是英国的下层传道士,属于威

① P·布瓦松纳:《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第 289—290 页;(意)卜伽丘:《十日谈》第一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年。

克里夫的信徒罗拉德派,①他常在星期日把作完弥撒的人们招拢在一起,向他们宣传基督教朴素的平等思想:“当亚当种田、夏娃织布的时候,谁是贵族?”“英国的光景很坏,将来也好不了,除非一切都变成公有的,没有农奴,也没有贵族!”统治者十分憎恨保尔,称之为“肯特的疯僧”,将他关进坎特伯雷大主教西蒙·萨德伯里的监狱里。约翰·保尔的活动反映了广大农民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同时为农民起义作了思想准备。

1381 年 5 月底,埃塞克斯郡和肯特郡农民抗缴人头税的斗

争,点燃了大起义的烽火。起义迅速波及到各地,全国 40 个郡中约有 25 个郡的农民参加了声势浩大的反封建斗争。农民军向伦敦进发途中,从狱中救出约翰·保尔和瓦特·泰勒,并推举有军事才能的泰勒为领袖。6 月 10 日, 起义军攻陷坎特伯雷,接着向伦敦进发,要向国王面诉痛苦。6 月 13 日,伦敦平民打开城门,欢迎农民军。6 月 14 日,困在伦敦塔里的国王理查二世被迫在迈尔恩德广场与农民军代表谈判。农民军明确提出:废除农奴制、贸易自由、每亩货币地租不得超过 4 便士和赦免起义者。“迈尔恩德纲领”反映了富裕农民的利益。国王佯装答应,发给证书,许多农民满意地回家了。但穷苦农民不满意,要求再见国王申诉要求。6 月 15 日,一部分农民在斯密思菲尔德广场再次与国王谈判,泰勒代表大家提出废除农奴制,没收教会土地分给农民,废除封建主一切特权,实行人人平等,废除劳工立法。“斯密思菲尔德纲领”触及雇工法和土地问题,反映了贫苦农民的要求。这时,国王已经准备好,在谈判过程中伦敦市长威廉·沃尔沃思突然用剑刺死瓦特·泰勒,接着,数千援兵赶到斯密思菲尔德广场。伦敦和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先后被镇压,有 1500 人被绞死或杀头,包括约翰·保尔在内。

14 世纪的法英农民起义,是西欧历史上著名的农民大起义,它们打击了封建领主和天主教会的统治,加速了农奴制的崩溃。马克思说:“在英国, 农奴制实际上在十四世纪末期已经不存在了。当时,尤其是十五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的招牌后面。”

①14—15 世纪,英国自耕农主要有公簿持有农和自由持有农两种。前者是维兰的后裔,他们根据领主法庭记录的副本持有份地,享有永佃权。后者是拥有土地所有权的自耕农。他们还拥有国王法庭保护持有份地和参加议会选举的权利。公薄持有农虽然也被归入自耕农中,但他们的地位比自由持有农低,比自由持有农负担更多的定额货币租和其他义务。

① 约翰·威克里夫(约 1324—1384 年),市民宗教改革家,被诬为异端。他的宗教改革思想受到下层群众的欢迎,被称为“罗拉德派”(即“穷神甫派”)。

① 《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 2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