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国的盛衰

西罗马帝国末期政局动荡,罗马教会乘机扩大势力。330 年罗马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和接着发生的日耳曼人的大规模入侵,客观上大大有利于罗马主教权力的加强。他打着抵抗蛮族入侵的旗号,组织罗马城的防御,扩大自己势力。455 年,罗马主教利奥一世(440—461 年)怂恿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发布敕令,授予他治理教会的全权,并强迫西罗马帝国各地主教服从。尽管遭到许多主教、特别是东罗马帝国教会的强烈反对,罗马主教还是把它作为教会首脑的依据。482 年,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阿卡西乌(Acacius)在东罗马皇帝芝诺的支持下搞了一个“团结法令”,宣布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与罗马主教地位平等,竟被罗马主教开除教籍。不久,罗马主教宣称:教皇和君主是世上两大权威,但前者更为伟大,因为末日审判时君主要向祭司交待。教皇一词,原意“爸爸”,是希腊人对神职人员的尊称,渐渐为罗马主教控制。751 年法兰克王国的矮子丕平在教皇支持下建立加洛林王朝。丕平则两次出兵意大利帮助解除伦巴德人的威胁,将夺得的土地献给教皇(756 年),奠定教皇国的基础。800 年和 962 年,教皇先后为查理大帝和德国皇帝奥托一世加冕,他们都回赠教皇若干城市,教皇国的版图扩大。1054 年,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色路拉里乌(Cerularius)和教皇利奥九世为争夺意大利发生冲突,互相开除教籍,东西方教会正式分裂。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自称信仰正统的基督教义,即正教,又称东正教或希腊正教。罗马教会自称普世性教会, 即公教,或称天主教、①加特力教(catholic)和罗马公教。1059 年,罗马

① 天主一词,始于我国明末万历年间。利马窦、罗明坚等来华传教,他们说中国人讲的天就是公教里的主,

宣布教皇由红衣主教选举产生,皇帝无权过问。1075 年起,教皇格雷戈利七世与德皇亨利四世发生策封权的斗争,这位教皇发布敕令,宣布只有罗马主教才能称教皇,从此教皇一名被罗马主教垄断。教皇的头衔很多,如宗徒伯多禄的继承人、基督在世代表等,但正式名称是罗马城主教、罗马教省都主教、西部宗主教、梵蒂冈君主、教皇。

12、13 世纪,特别是教皇英诺森三世时期(1198—1216 年),教皇和教皇国的势力达到鼎盛。英诺森三世原名罗塔里奥,是一个伯爵的儿子,曾在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学习法律。他当上教皇以后,标榜教皇权力至上,说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是月亮,正像月亮的光辉来自太阳一样,国王的权力来自教皇,以反对双剑论。①他还提出教皇是基督的代表, 有权掌握最高的宗教和世俗权力,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他善于利用各种矛盾,施展权术,为自己服务。例如,德皇亨利六世死后,士瓦本的菲利普和不伦瑞克的奥托都想继承王位。英诺森三世遣使会见菲利普,并以归还所占教皇领地为条件承认他有权继位。然而奥托抢先答应教皇的条件,英诺森便在罗马为他加冕。不料奥托登位后反悔,出兵侵占教皇领地。英诺森大怒, 予以绝罚,并唆使法国进攻奥托,另立亨利六世子为王,即弗里德里希二世, 新王立刻承认奥托背弃的全部条件。他对英国也如法炮制。当无地王约翰与他在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人选问题上发生争执时,英诺森三世便宣布开除其教籍,废黜其王位,并唆使与英国矛盾重重的法王菲利普二世派兵进攻英国, 迫使约翰称臣纳贡和按他的意见办事。他还发动第四、第五次十字军。组织反对阿尔比派的十字军。他创建宗教法庭(异端裁判所),疯狂镇压所谓“异端”运动。他批准成立法兰西斯派托钵修会(1209 年,旧译方济各会),修士麻衣赤足、四出宣传清贫福音,为封建统治效劳。

大约 13 世纪,天主教会正式规定七件圣事即七礼为重要礼仪,以束缚群众的手脚和维护封建统治。它们是圣洗、坚持、告解、圣体、终傅、神品和婚配。教会也按照封建等级制建立自己的教阶制,教皇之下有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甫、助祭和副助祭等不同的品级,各有不同级别的神权。

14 世纪以降,随着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和人民群众反教会反封建斗争的蓬勃发展,教皇权逐渐衰落。最明显的表现是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与法王菲利普四世斗争的失败,然后是“阿维农之囚”(1308—1378 年)教廷被搬到阿维农,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1378 年,教皇乘百年战争初期法国失败之机迁回罗马,但阿维农教皇继续存在,双方互不承认,互相驱逐出教,造成教会的“大分裂”(1378—1418 年)。1409 年又出现第三位教皇,形成三教皇并立的局面。1417 年,康斯坦茨会议选出新教皇马丁五世,“大分裂”时期结束。大致同时,西欧又兴起宗教会议改革派,主张宗教会议的权力高于教

即天主,从此信徒增多。罗明坚在所著《圣教实录》中首先使用“天主”一词。

① 双剑论认为,神权和政权是上帝的两把剑,分别授给教皇和君主,谁也不比谁优越。

皇,例如康斯坦茨会议和稍晚的巴塞尔会议(1431 年起)都曾通过类似决议, 但教皇拒不承认或斥之为异端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