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迁徙和日耳曼人的建国

公元 4 到 6 世纪,一批又一批的日耳曼人(也有斯拉夫人、匈奴人等) 向罗马帝国境内迁移,史称民族大迁徙。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的日耳曼人, 出现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强有力的军事首长及其扈从,渴望向外扩张,掠夺土地和财富。罗马奴隶制帝国早已没落,奴隶、隶农不断起义并把日耳曼人视为救星。原住我国北方的匈奴人,自从被汉朝击败后分裂为二,一部分经中亚辗转进抵黑海北岸,于公元 375 年进攻住在那里的哥特人并迫使其迁移,是为民族大迁徙的开端。

哥特人原住维斯拉河河口,后迁往黑海北岸,4 世纪时形成东哥特和西哥特两个部落联盟,分别住在第聂伯河下游和德涅斯特河一带。375 年匈奴击败东哥特人,迫使西哥特人西迁。376 年,西哥特人得到罗马皇帝的允诺, 并在罗马人的帮助下,渡过多瑙河,以同盟者的身分定居色雷斯。然而,贪婪的罗马官吏却乘人缺粮之机,企图把他们卖为奴隶,甚至公开捕人,西哥特人忍无可忍,终于在阿拉维夫和夫利提吉尔恩领导下发动起义,夺取罗马人的武器武装自己。大批奴隶和隶农,甚至罗马士兵,纷纷加入起义队伍。378 年,西哥特人与起义群众在阿德里亚堡(今土耳其爱德尔纳)歼灭前来镇压的罗马精锐部队,击毙皇帝本人。从此,起义烈火燃遍巴尔干半岛,沉

② 星期三是奥丁神之日,英语称 Wednesday。星期四是敦那尔神之日,德语称 Donnerstag,瑞典语称 Torsdag,英语称 Thursday。星期五是弗列亚神之日,德语称 Freitag,瑞典语称 Fredag,英语称 Friday。

重打击了罗马帝国。5 世纪初,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出现在意大利北方,并于 410 年在数万起义奴隶配合下攻陷首都罗马,大劫三日。躲在拉温那的西罗马帝国①皇帝惶惶不可终日,西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灭亡指日

可待。419 年,西哥特人进入高卢南部和西班牙,建立以土鲁斯为中心的西哥特王国。

在民族大迁徙浪潮的推动下,原住奥得河畔的汪达尔人,经潘诺尼亚(今匈牙利)、高卢和西班牙进入北非。439 年,汪达尔人在起义奴隶、隶农的支援下攻陷迦太基城,建立汪达尔王国。455 年,汪达尔人渡海攻入罗马, 大肆烧杀抢掠,从此“汪达尔主义”成了野蛮行为的同义语。534 年,汪达尔王国为拜占廷所灭。

5 世纪中叶,在高卢东南部出现一个勃艮第国家。勃艮第人原居奥得河口,5 世纪初进抵沃姆斯,后南下罗讷河一带,于 457 年①建立以里昂为中心的勃艮第王国。6 世纪初,勃艮第王国为法兰克王国灭亡。

5 世纪中叶,西罗马帝国同时受到匈奴人的蹂躏。451 年,匈奴首领阿提拉率领大军,从潘诺尼亚出发直逼高卢,进抵卢瓦尔河畔。西罗马名将阿埃齐联合西哥特人、勃艮第人和法兰克人迎战,卡塔洛温(在今法国特鲁瓦附近)一仗阿提拉败北,被迫撤军。453 年,阿提拉病死,匈奴瓦解。

差不多同时,住在日德兰半岛和今德国北方的盎格鲁、撒克森和裘特人渡海进入不列颠,建立许多小王国。部分不列颠人避居高卢西北方的阿摩利克半岛,后来该地便称布勒塔尼。829 年,威塞克斯王爱格伯特统一诸王国, 始称英格兰。

476 年,西罗马末代皇帝被雇佣兵统帅、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帝国正式寿终正寝。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实际早已开始,奥多亚克政权的建立标志着这个过程的最终完成。西罗马的灭亡,引起拜占廷的震惊。他们唆使受罗马影响很深的东哥特王狄奥多里克带兵攻入意大利,于 493 年占领拉温那,并在一次宴会上诱杀奥多亚克,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建立东哥特王国。553 年,东哥特被拜占廷灭亡。

486 年,法兰克王克洛维率军大败罗马军队于苏瓦松,奠定法兰克王国的基础。

568 年伦巴德人攻入意大利北部建立伦巴德王国,是民族大迁徙的最后一幕。伦巴德人原住易北河口,后迁潘诺尼亚。他们在首领阿尔波音率领下占领波河流域,建立以拉温那为中心的伦巴德王国,从此那里被称为伦巴

① 公元 395 年皇帝提奥多西死后,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是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都于君士坦丁堡。西部是西罗马帝国,都于罗马。

① 勃艮第建国年代说法不一,还有 430 年、443 年说。

底。伦巴德人无情镇压罗马贵族的反抗,人称这是上帝的惩罚。阿尔波音死后,伦巴德王国衰落,774 年被法兰克灭亡。

连绵二百年的民族大迁徙,虽然对生产有过破坏,但它毕竟与轰轰烈烈的奴隶、隶农起义相配合,推翻了垂死的西罗马奴隶制帝国,使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在新建的日耳曼人王国里,许多罗马贵族被杀,土地被没收,但也有部分人保持住自己的权势,与日耳曼新贵共同组成新的封建主阶级。与此同时,奴隶和隶农的地位有所改善,小农人数因农村公社的存在而有所增加;后来,奴隶彻底消失,隶农和因兵役负担而纷纷破产的小农共同组成新的农奴阶级。换句话说,封建化过程完成了,而这个过程以对法兰克王国的研究较为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