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文化

公元 7—13 世纪,当欧洲的科学文化还处于沉睡时期,阿拉伯文化已经显露出璨烂的曙光。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阿拉伯人外,还有埃及人、柏柏尔人,波斯人、叙利亚人、印度人、西班牙人等,他们相互融合和影响,共同创造了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又是在吸收古代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印度、波斯和中国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的。阿拉伯文化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成就,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

在数学方面,阿拉伯数字、零的使用和十进位法虽然不是阿拉伯人的首创,但他们在改进和传播上起了很大作用。阿拉伯人通过西班牙将印度数学传入欧洲,以代替繁琐的罗马数字,这就是全世界接受的所谓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学家已求出圆周率与直径之比为 3.14159,已知二次方程式有两个根,用二次曲线解三次和四次方程式,并能进行代数和几何互解。最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穆罕默德·伊本·穆萨,即花剌子密(约 780—850 年)。

他所著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是第一部代数学专著,直到 16 世纪还是欧洲大学里使用的课本。

阿拉伯人大量翻译希腊和印度的天文学著作,如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印度天文学家的《西德罕德》。在巴格达和大马士革都设有当时最先进的天文台,利用天球仪、地球仪、日晷仪、星盘仪等精密天文仪器, 系统地观测天体,校正古人的结论。著名天文学家白塔尼(约 858—929 年)

经过长期的观测,测得地球远日点的运动(最高行),把一年定为 365 天 5

小时 46 分 24 秒;他编制的“萨比天文表”被译为拉丁文和西班牙文,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

阿拉伯人的医学也十分发达。中世纪最享有盛名的临床医师拉齐斯(865

—925 年)著有《医学集成》、《天花和麻疹》等,被誉为“阿拉伯的盖伦”。阿拉伯最著名的医学家是被称为“医中之王”的伊本·森那(980—1037 年), 中世纪西方人称之为阿维森那。他是博物学家、医学家、哲学家、诗人和文学家,著有 450 种著作,流传下来的约有 240 种。他完成的《医典》,共 5

卷,约 100 万字,研究了 760 种药物的性能,是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就,自

12 世纪起一直被西方医学界视为权威著作。

在历史学和地理学方面,阿拉伯学者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历史学家塔巴里(838—923 年)所著的《先知与诸王纪年》是编年史的代表作,它从远古

叙述到 915 年,保存了丰富的史料。另一位历史学家麦斯欧第(?—956 年), 著《黄金草原》30 卷,依朝代、帝王、民族等项目叙事,是记事体的代表作。它自创世开始叙述到 947 年,叙述了帝国境内的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等多方面内容。

在阿拉伯文学宝库中,《古兰经》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古兰经》也传播到世界各地。文学名著《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化宝库的瑰宝。该书起初由哲海什雅里(942 年卒)起草,以 6 世纪波斯故事为蓝本,吸取印度、希腊、希伯莱、埃及等地的寓言童话、恋爱故事、冒险传说、名人轶事等,10 世纪中叶初步形成,16 世纪最后编定。《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它那奇妙动人的故事集中地反映了阿拉伯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表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智慧。

阿拉伯建筑以其宏伟壮丽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世界奇观的清真寺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院子,四周有带拱门的回廊。高耸入云的宣礼塔、教堂的圆顶和弓形结构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典型特征。691 年建立的耶路撒冷圆顶清真寺被称为“沙漠中的圆顶”,它和 705 年建成的大马士革倭马亚清真寺都是

模仿拜占廷和叙利亚风格的建筑,富丽堂皇。晚期建筑则以 9 世纪建成的萨马拉清真寺为代表,受到印度建筑风格的影响。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徒礼拜的场所;其祭坛总是背向麦加,使穆斯林朝麦加方向拜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