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次大陆文化

中古时期的南亚次大陆在继承古代文化的基础上,并吸收伊斯兰文化的某些因素,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笈多王朝是梵文文学繁荣的时期。在民间长期流传的故事、寓言、神话, 经过反复润色,大多编定成集。其中最著名的是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

《罗摩衍那》。蜚声世界的著名剧作家、文学家迦梨陀娑,被誉为超日王宫中的九宝之一,他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沙恭达罗》、《优里婆湿》和《云使》等七部剧本和诗。《沙恭达罗》描写国王豆扇陀与平民女儿沙恭达罗一见钟情,结成眷属,后沙恭达罗携子寻夫,但丢失国王给她的指环,国王拒不相认,经过曲折动人和悲欢离合的经历,终于团圆。《沙恭达罗》取材于史诗《摩诃婆罗多》,婆罗多即沙恭达罗与豆扇陀之子。《云使》是抒情诗, 描写财神的奴仆被贬往南方山中,托北去的行云捎信给日夜思念的妻子,想

象新奇,描写细腻,真挚感人。有些作品,深刻地揭示当时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如剧本《小泥车》描写一位牧人领导人民起义,杀死暴君,使有情人终成眷属。民间故事集《宝座故事》中有这样一首诗:“帝王国内害人民, 何必纷纷忙祭神?但得国内不洒泪,便是祭祀诵经文”!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忿怒心情。

笈多时期,建筑、绘画和雕刻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阿旃陀石窟是最著名的代表。石窟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温德亚山麓,长 550 米,共 29 窟(另

有一窟未完成),最早公元前 2 世纪,最晚公元七世纪。石窟内有佛殿、佛像、佛塔和佛教徒居住的的僧房,有色彩绚丽的壁画和藻井图案,内容多为佛经故事,也有畜牧、狩猎和生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埃罗拉石窟,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境内奥兰加巴德西北不远的山岩山,有 34 窟,长 2 公里, 属于公元五至十二世纪,有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庙宇,其中的壁画(不少以飞天为题材)和石刻神像是稀有的艺术珍品。我国的敦煌、云冈和麦积山等地的石窟艺术,都有印度艺术的影响。

伊斯兰文化传入以后,南亚次大陆的文化发生新的变化。梵文不再流行,方言文学逐渐兴起。德里苏丹时期最著名的方言文学家是 13 世纪末和

14 世纪初的艾密尔·胡斯鲁,据说用波斯文创作了九十多部散文、诗歌、音乐和历史著作,涉及当时的宗教、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摩诃婆罗多》和

《罗摩衍那》先后被译成孟加拉文和印地文等,广泛流传。用波斯文写的编年史有明哈·乌德·丁的《那西尔通史》,沙姆斯·伊·西拉其·阿费富的

《菲鲁兹王史记》,雅赫雅·宾·阿马德的《穆巴拉克王史记》,保留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在建筑和绘画方面,出现民族传统与波斯中亚艺术结合。著名的泰姬·玛哈尔陵是最著名的代表。主建筑为一高 58 米的八角形大厅,上有一直径 17 米的园顶,四角各有一座尖塔。前有花园、水池,左右有清真寺。全部由大理石筑成,晶莹夺目,装饰华丽。它是劳动人民的创造,也是统治阶级奢侈浪费的象征。

中国与南亚次大陆的友好往来源远流长。佛教早在公元前后传入我国, 两国僧人和学者来往不断。印度僧人鸠摩罗什(344—413 年),5 世纪初到长安,译数十部佛经为中文。东晋高僧法显,399 年离长安西行,历尽艰险到达印度,经海路回国,412 年回到今青岛附近。他带回大量佛经,著有《佛国记》。唐僧玄奘(602—664 年)经中亚至印度,遍游次大陆东、南、西、北数十国,在那烂陀寺(今比哈尔的巴腊贡)主讲佛经,带回佛经 600 多部, 进行翻译,保留了大量珍贵资料。他还把唐代的“秦王破阵乐”传入南亚, 并译老子《道德经》为梵文。著有《大唐西域记》12 卷,记旅途见闻。15 世纪初,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遍访南亚次大陆的孟加拉、卡利卡特(古里)、斯里兰卡(锡兰山)、马尔代夫(溜山)等地,并在斯里兰卡立碑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