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统—国家的形成

公元 4 世纪 70 年代,西哥特人开始攻入罗马帝国,410 年 8 月在哥特王阿拉利克率领下攻陷罗马城。412 年,西哥特人挥戈北上,于 419 年进入高卢南部,建立以土鲁斯为中心的西哥特王国。507 年,西哥特人受到法兰克人的压力,被迫将王国中心迁到西班牙,定都托利多。从《阿拉利克法典》可以看出,西哥特人受罗马文明的影响较深。他们原先信奉被罗马主教斥为异端的阿里乌斯派基督教,6 世纪末始改宗罗马公教。

711 年,阿拉伯帝国北非总督穆萨派遣塔里克统率 7000 名柏柏尔人对西

班牙发动进攻,不到半年功夫就控制了西班牙大部分地区。到 713 年,残余的西哥特人已被赶到北方的阿都斯里亚山地,阿拉伯人几乎征服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把西班牙变成阿拉伯帝国的一个行省。当统治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被阿拔斯王朝取代后,死里逃生的倭马亚王子阿布杜拉赫曼逃到西班牙,依靠当地阿拉伯叙利亚和柏柏尔贵族的支持,于 756 年建立后倭马亚王朝(756—1031 年),称艾米尔(总督),宣布脱离阿拉伯帝国独立。后倭马亚王朝尚白,我国史书称之为“白衣大食。”从此,西班牙成为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

在后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统治者采取种种措施,巩固其新建立的国家。在宗教上,他们实行比较宽容的政策,允许那些非伊斯兰教徒负担少量的人头税和其他封建义务,对犹太人也比较宽容。在军事上,建立一支以柏柏尔人为核心的军队。在政治上,建立政教合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并于 929 年改后倭马亚王朝为“科多瓦哈里发。”首都科多瓦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居

民达 50 万人,有 700 座清真寺,其繁荣堪与东方城市媲美。西班牙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以及整个地区的经济生活达到前所末有的繁荣,其货币还在一些非洲国家中流通。科多瓦大学集中了来自欧亚非洲各地的学者和研究者,科多瓦图书馆藏书量达到 40 万册,其中许多是古典作家著作的手抄本,对中世纪西欧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阿拉伯人占领西班牙以后,在西班牙北部沿海和山区逐渐形成了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小王国。阿斯都里亚王国位于半岛西北部,是最早出现(718 年)的基督教王国,其王统源出西哥特国王。9 世纪,阿斯都里亚王国合并加利西亚,形成雷翁王国。11 世纪初,在雷翁东部形成卡斯提王国。“卡斯提”意为“城堡之国。”1230 年卡斯提与雷翁合并,仍称卡斯提王国。9— 11 世纪,在半岛东北部,出现那瓦尔王国、阿拉冈王国和巴塞罗那伯国。葡萄牙王国形成于半岛西部杜罗河下游地区,1143 年获得独立,都于里斯本。

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以后,西班牙人的“收复失地运动”(8—15 世纪)

就开始了。收复失地运动是在基督教徒反对伊斯兰教徒的旗帜下进行的,参加斗争的阶级和阶层十分广泛,不仅有农民、牧民、手工业者等下层人民群众,而且大小封建主也被卷入到这场运动中来。收复失地运动大体可分为准备阶段(8—10 世纪)、高潮阶段(11—13 世纪)、收尾阶段(14—15 世纪) 三阶段。在斗争激烈的第二阶段,1085 年卡斯提占领托利多城是运动的高潮。1212 年,卡斯提王国在欧洲十字军的支援下在拉斯·那瓦斯·德·陶罗萨(科多瓦东 70 公里)大败北非和西班牙阿拉伯人的军队。13 世纪前半期, 卡斯提收复科多瓦(1236 年)和南方重镇塞维利亚(1248 年),阿拉冈则占领瓦伦西亚(1238 年)和木尔西亚(1266 年),取得了收复失地运动的决定性胜利。到 13 世纪末,收复失地运动大体完成,阿拉伯人只剩下偏居半岛南端的格林纳达。1492 年,阿拉伯人被赶出格林纳达,收复失地运动最终完成。

收复失地运动的胜利,大大促进了西班牙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卡斯提和阿拉冈是半岛两个重要的基督教国家。早在 1188 年,卡斯提就形成

了等级制代表机构国会。从 13 世纪起,国会有城市的代表参加。国王的征

税法案只有经过国会批准才能生效。阿拉冈国会成立于 1250 年,尽管也包括僧侣、贵族和市民等不同等级,但它为大封建主所操纵,对王权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甚至可以废立国王。收复失地运动完成之时,就是半岛统一之日。1469 年,卡斯提王位女继承人伊萨白拉(1451—1504 年)嫁给阿拉冈王子斐迪南(1452—1516 年)。1474 年和 1479 年,伊萨白拉和斐迪南分别继承王位,两国于 1479 年合并,正式形成为中央集权的西班牙国家。1512 年,西班牙合并那瓦尔王国南部(北部被亨利四世并入法国),整个伊比利亚半岛除葡萄牙外,完全统一于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