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失守
1941 年 6 月 22 日凌晨 3 时 15 分,潘多拉的魔盒最终开启,“巴巴罗萨”
付诸实施。德军自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宽达 1800 公里的正面上不宣而战, 对苏联发动了猛攻。在西北方向,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首当其冲。
当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的苏联部队,并未做好应付敌人大规模进攻的物质和精神准备。战前开始的技术兵器更新换代尚未完成,一些新的技术兵器或是没来得及装备部队,或是装备了部队但仍处在熟悉和掌握阶段。驻扎在边境线附近的许多步兵、炮兵、空军海军部队,还没有作为一个战斗单位组成起来。因此,苏军在战斗经验、人员、装备、动员程度和战斗准备等方面,都大大落后于德军。由于苏军前线和后方部队的机械化水平低,在部队保障和机动上,也不及德军。还有,由于苏军领导机构,包括斯大林本人对形势判断错误,害怕为德国进攻制造借口,所以战争爆发时,边境地区只有少量的国境掩护部队,而且也没有在他们负责的防御地段上展开,许多师最好的情况下,在边境地区只有一个团,主力部队则驻扎在距边境 8~20 公里,甚至更远的野战营地或军营里。而担负紧急支援边境地区任务的战略后备队,战争开始时最近的也在离边境线 150 公里的地
方,远的要在 500 公里之外。仅这点而言,苏军在战争刚刚爆发时,就已经棋输一招,措手不及了。
德军大举进攻的消息传到莫斯科,斯大林起初不相信或者说不愿意相信这就是战争的开始。但是,当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在德军开始进攻后正式通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德苏两国已处于战争状态时,斯大林仅存的一点侥幸心理被彻底打碎了,继之而来的,是对德国背信弃义,对自己轻信希特勒的花言巧语,对身边没有提醒他预见到今天这种局面的所有人的愤懑。
尽管一阵阵烦躁和恼怒猛烈撞击着胸膛,斯大林外表上看起来还比较冷
静,特别是当着被紧急召来的全体政治局委员的面,斯大林并没有手忙脚乱, 六神无主。他手拿烟斗——烟斗已经熄灭很长时间了,背着一只手,长时间地在办公室长长的地毯上走来走去。他脸色黑黄,鼻翼两侧的大小下一的麻坑泛着光亮,熟悉他的人,仅从这两点上就能知道,此刻的斯大林正处在激烈的内心活动,或是极度的愤怒之中。政治局委员们都坐在长桌两边沉默不语,习惯地等待着斯大林发出指示,作出决定。
天色微明,即将出升的太阳己把一道光线投向无云的天空,这将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远处,不知哪里的高音喇叭里响起了电台开始一天播音的起始曲,悠扬的乐曲让此刻坐在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办公室里的所有人听来,更像是一种抗争中的呻吟,一种受伤后的低吼。沉默,仍然是沉默。焦虑在沉默的重压下液化成一层细小的汗珠,挂满每个人的前额;又通过毛孔渗人体内,浓缩成滴滴鲜血,向四周扩散。
突然,办公室的门打开了,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高大魁梧的身影闪了进来,尽管他竭力压低自己的声音,但浑厚的低音还是清楚地冲进了每个人的耳朵:
“斯大林同志,您允许报告一下局势吗?瓦图京就在外面。”
难堪的沉默被打破了,坐在桌旁的政治局委员们齐刷刷地扭头扫向门口,然后又把目光投向在房间一侧的斯大林。斯大林像是刚从思绪中回到现实中来,眯起眼睛看了看铁木辛哥,然后轻轻做了个手势:
“让他进来说吧。”
身材不高、四方脸膛的第一副总参谋长瓦图京中将夹着文件夹走了进来。所有人,包括斯大林都急切地想从他薄薄的嘴唇里听到今人安慰的消息。但是人们很快失望了,跟德军开始进攻的最初时刻获得的消息相比,情况并没什么好转。德军强大的坦克部队和突击集团,从西北、西面和西南继续深入苏联领土,向腹地推进。边防部队虽然竭力抵抗,仍无法让疯狂转动的德国战争机器停下来。只知道边境各军区情况严重,但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 目前总参谋部一时也难以掌握更具体的材料。
斯大林对总参谋部的工作并不满意,在他看来,上级指挥员掌握不了具体情况就意味着对部队失去了指挥,这是一种失职的行为,如果不是惊慌失措、临阵脱逃的话。他用严厉的目光盯着瓦图京,本想教训一下总参谋部。但转念一想,当务之急是命令部队转入反击,无论如何也要遏制住敌人进攻的势头。这样才好向全国人民交待。他冲瓦图京挥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然后,他走到铁木辛哥跟前,声音不大他说:
“需要给边境各军区下达组织反击的命令。你起草,立即就写。”
铁木辛哥很快起草好命令,斯大林当即作了修改,于 6 月 22 日 7 时 15 分发出。内容为:
列宁格勒军区、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西部特别军区、基辅特别军区、敖德萨军区军事委员会:
鉴于德国对苏联采取闻所未间的悍然进攻,我命令:
-
各部队使用一切力量及手段进攻敌军并将其歼灭在侵入的苏联边界地区。此后,在未得到特别命令之前,各地面部队不得越过边界。
-
用侦察及作战航空乒确定敌方空军的集结地及其地面部队集结地。以轰炸航空兵和强击航空兵的强大打击将敌空军消灭在机场上并轰炸其地面部队的主要集团。航空兵应深入德国领土
100~150 公里实施打击。轰炸柯尼斯
堡及梅梅尔。
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国防委员会委员马林科夫
总参谋长朱可夫
同时,铁木辛哥建议把波罗的海沿岸、西部和基辅三个特别军区分别改组为西北方面军、西方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三天后,又把列宁格勒军区改组为北方方面军,在莫斯科军区领率机关和敖德萨军区基础上,组建了南方方面军。
反击的命令下达到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暨西北方面军各部队时已经晚了。遭到强大打击的苏军一时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各部队虽然拼死实施反击,给德军造成一定威胁,但要像命令中所要求的那样将敌人歼灭在边境地区,已经不可能了。曾亲自经历了那段恶梦般日子的西北方面军第8 集团军司令员索别利尼科夫少将,对当时的灾难性事件刻骨铭心,他回忆说:
没有保卫边界的任何明确的计划。部队主要是在筑垒地区修建工事、修建饥场。各部队都没有补足编制。永久性工事还没有修好。尽管军区指挥部采取了某些往边境前途部队的措施,但对军区大多数部队来说,战争的爆发完全是出乎意料的。例如,步乒第 48 师从里加住边境调动途中是边奏乐边前进的,到了罗西那诺地区,还不知道战争已经开始,就突然遭到空中打击, 并受到已经突进来的德国地面部队的攻击,遭到巨大损失,没到达指定地点就被打散了。重炮团的人员沿铁路前进,6 月 22 日拂晓抵达沙乌良车站,看到我们的机场在爆炸,还以为是进行演习。而这时波罗的海特别军区的几乎所有飞机就在机场上被烧毁了。到 6 月 22 日 15 时,本应支援第 8 集团军的混合航空兵师就剩下 5~6 架飞机了⋯⋯
从战争行动开始后,我的指挥部就从电话和电报上不断收到一些相互矛盾的指示,一些命令要求立即采取某些措施而后另一些命令又撤销这些措施,没过多久又肯定了这些措施。我就亲自接到军区参谋长克利诺夫中将斩钉截铁的命令——6 月 22 日凌晨前将部队撤离边界,而接到命令时已是 6 月
22 日深夜了。⋯⋯总的来说,可以感到一种神经十分紧张、不协调、不明确、害怕挑起战争的气氛。如此情况下,集团军司令部没有作战能力了⋯⋯
索别利尼科夫将军以他亲身经历讲述的情景的确可怕,然而更可怕的是有索别利尼科夫将军同样经历的集团军司令员并不止德军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进攻发展得极为顺利。进攻第一天傍晚“北方”集团军群的第 4 坦克集
团军先头部队进抵杜比萨河西岸,“中央”集团军群的第 3 坦克集团军在阿利杜斯和梅列奇地区从苏军没来得及炸毁的铁路桥上,轻而易举地渡过了涅曼河。西北方面军的部队当天被德军从国境线逼退了 10~15 公里。面对异常严峻的局面,西北方面军司令部根据莫斯科的命令,要求所属部队不惜任何代价恢复国境线地区的局势。结果,第 8、第 11 集团军在已经被打散的情况下,用所能掌握的少量部队在卡乌纳斯、沙乌良和维尔纽斯组织反击,没能成功。第 3 和第 12 机械化军在沙乌良和肯达伊纳地区与前出到杜比萨河和涅曼河的德军坦克部队,展开了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战。激战进行了整整两天,虽然苏军没能攻破德军防线,但他们的 KB 型重型坦克给德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 6 月 25 日开始,第 8 集团军撤往里加,第 11 集团军撤往斯维察纳和基斯诺。这样在西德维纳河以西,苏军已经没有有组织的抵抗
了。
莫斯科的苏军统帅部大本营命令西北方面军司令部无论如何也要利用西德维纳河这一自然屏障阻止德军的推进。方面军司令部命令此时驻扎在古尔别奈和别丘尔的第 27 集团军在西德维纳河东岸从利瓦诺至克拉斯拉夫组织
防御,第 8 集团军从利瓦诺至西德维纳河入海口筑成防线。可是没等第 27
集团军部队在指定地区展开,6 月 26 日,德第 56 摩托化军便在陶格夫匹尔斯发动了进攻,30 日,德军渡过西德维纳河,占领了东岸一大块登陆场。西北方面军各部队为避免被包围,只有再次向东和西北方向撤退。苏军统帅部大本营又马上命令方面军在韦利卡亚河一线组织防御,并从自己的后备队中调来了两个军。然而,苏军这次又迟了一步,德军摩托化和坦克部队于 7 月
5 日占领了奥斯特洛夫城,7 月 9 日攻占了通向列宁格勒的重要门户——普斯科夫。至此,德军坦克履带碾上了列宁格勒州的土地。
- 月 30 日,苏联西北面的邻国芬兰也参加了对苏联的进攻。芬兰沿苏芬
边界集结了 15 个步兵师、1 个步兵旅和 1 个骑兵旅。芬兰的卡累利阿集团军, 在拉多加湖以北展开;东南集团军沿卡累利阿地峡至芬兰湾一线推进,德军的第 91 山地步兵师与芬兰军队一起进攻。这样,列宁格勒受到德芬两国军队从西南、西北和北面的三面包围。
列宁格勒岌岌可危,生死系于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