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说:“现在没人能把我们赶出斯大林格勒”
9 月的战局,与燥热的天气和“狼人”大本营营地成团的蚊子一起,煎
熬着德国国防军最高司令兼陆军总司令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一进入 9 月, 坏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到位于乌克兰文尼察附近的“狼人”大本营:在北非, “沙漠之狐”隆美尔于 8 月 30 日傍晚发起的攻势,在英军强大的空中力量和顽强防御之下,冰融雪化般迅速瓦解,被迫退回出发地阿拉曼。德意非洲军团为夺回北非战场主动权的最后一次努力宣告失败,大本营的人嘴上不说但心里明白,现在该轮到蒙针马利将军指挥着英军干一场了。在西线的法国, 德军取得迪那普防御战胜利后,乘胜向卢瓦尔河入海口南岸扩展,故不断向大本营要求增派部队。由于德军主力集中在东线苏德战场,希特勒只好将新兵师投入使用,但这些新兵师既缺少武器装备,又缺乏作战经验、因此战绩欠佳。德国本上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战争的恐惧和灾难。英国皇家空军自 5 月 30 日首次实施空袭,轰炸科隆以来,自 9 月起,空袭规模又进入一个新阶段,空袭次数、每次空袭的飞机数量及投弹枚数均明显增长。像卡尔斯鲁厄,不来梅、杜伊斯堡、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慕尼黑等城市,均遭空袭。在德国本土,随着死神越来越频繁地从大而降,战争的狂热悄悄地变成了对战争的恐惧和厌倦。希恃勒感到,帝国的人民,现在非常需要一次伟大的胜利的鼓舞与刺激。
这样一个伟大的胜利,本来最有可能来自东线——苏德战场。8 月份的战局曾是多么令人鼓舞呀:在战线的北端,在克里木半岛大显神威的曼施但
因将军连同他的第 11 集团军,已北上抵达列宁格勒城下,只等 9 月中旬实施代号“北极光”的行动,一举摧毁这个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摇篮”了。在这里希特勒除了用上第 11 集团军这张王牌外,还用上了另一张王牌:一个原准备在芬兰使用的唯一的山地师和寄托着希特勒厚望的新式武器——“虎”式坦克,但这种重近 60 吨的庞然大物并非刀枪不入、无坚不摧,没多久,首次
出现在前线的 4 辆“虎”式坦克中的 1 辆,就被苏军摧毁了。而且苏军的反
突击使远道而来、立足未稳的第 11 集团军各师,受到很大消耗,看来难以在列宁格勒城下重温力克塞瓦斯托波尔的旧梦了。希特勒只好极不情愿地推迟签署夺取列宁格勒的命令。然而,更让希特勒烦躁恼火的还是战线南翼的战事。根据“不伦瑞克”战役计划,集中在这里的两个德军集团军群,应同时达到两个目标,利斯特元帅指挥的“A”集团军群应突入高加索,占领这里的重要产油区;魏克斯元帅的“B”集团军群则应向东,拿下斯大林格勒,围歼苏军于伏尔加河西岸。两个集团军群的进攻到 8 月底之前还算顺利,“A”集团军群前出至捷烈克河和巴克桑河一线;“B”集团军群的主力——保卢斯的第 6 集团军已渡过顿河并打通了直到伏尔加河的走廊,而且据配合第 6 集团
军行动的第 4 航空大队指挥宫里希特霍芬将军说,斯大林格勒地区根本没有苏军重兵,许多无掩护地带,甚至根本就没有苏军。尽管帚特勒对此消息不敢令全信,但他对在 8 月份能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方向上给俄国人以毁灭性打击,还是很有信心的。可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前线虽然也传来一些零星的德军进展消息,但他等待已久的讳大胜利却一直没有出现。利斯特仍然在高加索山脉北坡下裹足不前,保卢斯攻进了斯大林洛勒市区,却就是占领不了全城。而且,被紧紧缠注的两个集团军群,现在谁也抽不出足够的力量互相支援。希特勒已经碰到了当初他决定在战线南翼同时伸出两个指头时所没料到的尴尬。
为尽快摆脱这种尴尬,希特勒愈发急躁地催促利斯特加快作战行动,并毫不掩饰地对“A”集团军群的进展表示不满,同时又对利斯特提出的增派后备队的要求置之不理。9 月初,利斯特元帅在报告中索性直言:靠“A”集团军群现有兵力已不可能达到预定目的。希特勒认为这是利斯特在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于是把一直常伴左右的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将军派到“A”集团军群,实地研究形势,敦促其加快作战进程。约德尔返回文尼察大本营后,如实报告说,利斯特元帅对他那里现状的看法是客观中肯的,而且利斯特元帅迄今为止的一切行动,都是严格遵照着希特勒的指示。这些话当然刺痛了希特勒,他怀锭约德尔与利斯特串通一气,推卸责任。约德尔本来就对把他这个身居要职的炮兵上将当成一个传令兵派来派去深力不快,现在又遭误解,自然气不顺,气不顺则言不恭,在希特勒面前发开了脾气。希特勒敏感多疑,一下子勃然大怒,在与约德尔共事以来,第一次对后者暴跳如雷。约德尔虽然没有马上被调离,但他与希特勒之间的这道裂缝却是永远无法弥合了。冷静下来以后,约德尔后悔不迭,懊恼自己犯了一个最愚蠢的错误。他对自己的副手瓦利蒙特坦露真言,说错就错在不能向一个独裁者指出他的过失,因为这就伤害了他作为其人格和行动最强大支柱的自信。与约德尔相比,利斯特元帅似乎马上得到了“解脱”,9 月 9 日,希特勒通过国防军统帅部和陆军总参谋部下达命令,解除利斯特“A”集团军群司令官职务, 暂由希特勒自己接管此职。前线指挥由集团军群副司令克莱斯特上将负责。利斯特元帅成了希特勒心血来潮、狂妄自大、决策夫误的又一只替罪羊。
当然,利斯特元帅绝不是最后一只替罪羊。9 月 24 日,希特勒在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的辞呈上签写了自己的名字,这位“巴巴罗萨计划”的主要策划者之一,既未得到晋升,也未获得任何嘉奖,便被打发走了,这最好不过他说明了希特勒对陆军总参谋长的表现已颇为不满了。战后,哈尔德作为纳粹主要战犯之一被送上纽伦堡法庭时,他为自己作证说,他的去职,主要是由于他同希特勒在继续进行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上产生严重分歧所致。他曾要求停止进攻斯大林格勒,从而招致了希特勒的反感。可惜,人们从他去职前的日记中,没有看出要停止进攻的意思,相反,几乎每天都记载着德军在此地取得的战果。也许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哈尔德在陆军总参谋长位子上自始至终都赞同并实际操作着向斯大林格勒的进攻,所以希特勒才有理由认为该城的久攻不下以及利斯特在高加索的无所作为,哈尔德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希特勒凶狠的目光,除了不能投向自己之外,可以投到任何人身上。与斯大林格勒的战事不利有牵连的人,从上到下能穿起一长串,哈尔德之所以彼“有幸”首先选中,是国为他敢于当众在一些战术问题上与希特勒争执。特别是在希特勒心境欠佳、疑神疑鬼的时候,认真起来的哈尔德往往据理力争,忘了把握分寸。这样搞得两个人精神都很紧张。本来,战事的压力就够大的了,现在又加上内部的分歧,希特勒终于承受不住了,他要甩包袱,要尽可能轻松地指挥作战,要让自己的意志不受阻拦地附加到前线的每一个德国士兵身上。哈尔德只好收拾皮箱走人了。
就在哈尔德与希特勒在每天例行的情况汇报会上发生最后一次争执,气呼呼地把辞呈丢在希特勒面前的那天晚上,衣着华丽的德国国防部长、帝国空军总司令戈林,走进了文尼察大本营希特勒的卧室。他人还没走到近前, 一股浓浓的法国香水气味伴着有点做作的甜柔嗓音便飘了过来:
“我的元首,我特地赶来看望您了。您看,您的脸色不大好。我听说, 哈尔德又惹您生气了。我为您常常与他生气,卧不安席,食不甘味。您必须撤掉他。”他边说边仔细观察着希特勒的反应。
刚一闻到香水味时,希特勒不由自主地皱了皱眉头。老实说,希特勒并不喜欢军人涂脂抹粉擦香水,特别是在远离繁华都市的野战大本营。但戈林是纳粹党元老之一,而且喜欢穿着打扮是有名的,何况他又不长住这里,所以另当别沦。戈林的这番话,希特勒听得出来,与其说是对他的关心,不如说是对哈尔德的怨恨。身为空军总司令的戈林与掌握着陆军实权的哈尔德之间,集中着德国陆军与空军之间传统的宿怨和仍然层出不穷的矛盾。现在有这样一个打击对手的机会,精干见风使舵的戈林,当然不会轻易放过。换掉哈尔德,希特勒早有此念,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接任陆军总参谋长一职。也许戈林有人选?希特勒欲擒故纵:
“是的,哈尔德的精神这些日子太紧张了,他把我的神经也弄坏了,你说得对,我们应该分手了。”
戈林喜上眉梢,嗓音也格外甜润: “感谢上帝赐予您许多第一流的将军,我的元首。任何不合标准、不够
坚强有力、尤其是不能不折不扣贯彻您的意图的人,随时都有的是人可以替代他。我知道一个接班人,不仅哪方面都不会比哈尔德逊色,而且还可以省去您的一切烦恼。”
“噢?是谁?”希特勒好像一下子来了兴趣,急切的目光盯住戈林,正好与戈林笑眯眯的眼神相遇。
“蔡茨勒将军。他对您是一位最合适不过的陆军总参谋长了。”
戈林提到的这位蔡茨勒将军,当时正任西线“D”集团军群参谋长。他由于在组织法国沿岸地区的防御上工作出色而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还有,此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来自大本营、尤其是希特勒的所有原则命令和个别命令都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从蔡茨勒身上,希特勒看到了一个无限忠诚、坚决贯彻他一切意图的执行者的形象,这正是他现在所需要的。
哈尔德走了,带着被弃之如敝展的灰暗,从一个角落怀着复杂的心情注视着战局的发展。也许,他曾无数次为德军的失利、统帅的无能、元首的错误愁肠百结,痛心疾首,但他己无能为力了。
蔡茨勒来了,面对突然降临的地位、荣誉,踌躇满志之中念念不忘对元首感恩戴德。但他毕竟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庸俗小人,惊喜之余还保持着冷静。他在用了几个星期时间仔细研究了东线形势之后,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长篇绝密报告。
略去报告中的繁文褥节,可以看出,新任陆军总参谋长,从军事角度审视东线战局,特别是斯大林格勒前线态势,并不是没有发现潜伏的危险。
夏季攻势的结果,使我们东线要占领的地方和我们用于占领地的部队的规模不相称。一句话,地广兵少。若不调整,必出大事。
东线最危险的地区,无疑是由斯大林格勒延伸到中部集团军群防区右方边缘的漫长而兵力薄弱的侧翼。这一地区是由我们力量最弱、最靠不住的罗马尼亚、意大利和匈牙利部队防守的。这隐含着巨大的危险,一定要加以消除。
对东线的兵员、装备、武器和弹药的补给极不充分。每月的损失大于补充。这必然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应该说、蔡茨勒指出的这几条、切中德军东线布局上的时弊,而且为以后形势的发展所证实。希特勒看过报告后,再见到蔡茨勒时,带着很长时间难得见到的微笑说:
“你太悲观了。在你没有来之前我们在东线碰到过比这还要糟的境遇,结果,我们还是坚持注了。这次,上帝也一定乐于帮助我们渡过眼前的难关。”蔡茨勒本是作好挨骂的准备来见希特勒的。可希特勒不仅没有发火,反
而笑着给他打气,蔡茨勒忽然自己倒有点不知所措了: “可是,我的元首,根据精确的统计,我们的兵力的确不足以⋯⋯” 希特勒倏地一扬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然后站起身,一只手背后,
一只手撑在写字台上,傲然地说: “精确?不不,我的将军,军队的力量是无法精确地进行计算的。也许,
在前线的某些地方,德国士兵处于劣势,但是雅利安种族士兵们的素质远比敌人要高,而且我们的武器装备也好得多。”希特勒忽然压低了声音,神秘他说:“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有更好的新式武器!”
一瞬间,蔡茨勒被希特勒的乐观、自信征服了。脑海中飞快闪现出一组场景:巨型的“虎”式坦克以泰山压顶之势冲开道道苏军防线;惊恐万状的红军四下逃散;一枚枚飞弹落在斯大林格勒城中及伏尔加河东岸,大炮、坦克扭曲变形,敌人化为灰烬;胜利的德军列队走过斯大林洛勒、列宁格勒的大街,仁立在莫斯科红场上⋯⋯这时,蔡茨勒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广播电台里传来的元首的声音,这是 9 月底元首在柏林在 1942~1943 年“冬季救济运动”揭幕时讲的话:
你们完全可以相信,我们将进攻斯大林格勒并占领它⋯⋯,一旦我们占领了某个地方,就没有人能把我们赶出来。
希特勒到底多大程度上相信德国军队永远都能立地生根、坚韧不拔,怕是无从查考了。但有一点很清楚,在对统帅机构及前线将领作出重大调整之后,希特勒夺取斯大林格勒的决心不仅没有动摇,反而更坚定了。斯大林格勒不再单单是一个军事目标了,它已经与振奋民心士气,维护元首的尊严和威望联系在一起了。
苏军最高统帅部为了拖住并最终吃掉进犯到伏尔加河畔的敌人,无论如何也要守住斯大林洛勒;德军统帅机构为了切断敌人身上的一条大血管并进而证明更多的东西,竭尽全力也想拿下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的争夺战由此进入了一个更白热化、也更血腥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