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不离开斯大林格勒!”
当苏军合围德第 6 集团军等进攻斯大林格勒的部队已成事实之后,如何援救被围部队便立即提上了德军军事决策机关的议事日程。各种各样的方案提交给了希特勒,但实际上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一个:第 6 集团军及被围部队是应该在包围圈中坚守待援,还是应该马上突围。在这个问题上,希特勒和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之间存在着分歧,希特勒要求坚守待援,蔡茨勒认为突围是挽救第 6 集团军的唯一办法。以蔡茨勒的身份、地位,尽管他可以提出、甚至有时还执拗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但除了说明之外,他没有其他手段可以进一步影响希特勒了。相反,希特勒对蔡茨勒除了辩解、回避、怒斥之外, 还可以命令。因此,这两种意见的交锋,从一开始就不在同一个重量等级上, 更谈不上势均力敌。希特勒让蔡茨勒屈服可说是轻而易举的,而蔡茨勒要让
希特勒认同自己的主张却要有创造奇迹的能力。然而,蔡茨勒并不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人。为了救授第 6 集团军,希特勒和身边的人想了许多办法。
11 月 22 日晚上,第 6 集团军被围的命运已定,这时希特勒在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元帅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上将的陪同下,正在驶往慕尼黑的特别指挥列车上。蔡茨勒打电话给希特勒,告诉他事态严重,要求急调德军最高统帅部直辖的预备队中的第 48 坦克军加强给“B”集团军群, 用于遏制住苏军的攻势,希特勒犹豫再三,总算答应了。但没想到由汉姆将军指挥的第 48 坦克军不仅没能阻止苏军的进攻,反而因行动迟缓被围在卡拉奇西北地域。希特勒一怒之下撤了汉姆的职,在监狱里关了几个月后,降为二等兵,以后谁也不许在希特勒面前提到汉姆的名字。在调第 48 坦克军的同时,约德尔等人还建议从进攻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中抽调一两个坦克师救援第 6 集团军。眼看第 48 坦克军指望不上了,希特勒便把希望寄托在从高加索方向调来的坦克师上。蔡茨勒从部队调动的技术角度,给希特勒泼了一盆凉水:“我的元首,能调一个坦克师过去当然比不调好,但现在俄国的恶劣气候条件和运输状况,确实令人担忧。从该师接到命令到投入战斗,起码要两个星期。这期间情况会恶化到什么程度,谁都无法预料。两个星期后,一个孤零零的师,而且还是个不满员的师,根本无法影响事态的发展。”
希特勒盯着蔡茨勒,眨了眨眼睛,想了一会儿,像是下了决心似的说: “既然如此,好吧,那就从高加索抽两个师过去。”
蔡茨勒以为希特勒下决心放弃这种毫无意义的部队调动,听希特勒这么一说,真有点哭笑不得:
“我的元首,增加一个师也许比只有一个师好些,但同样解决不了及时调来的问题。铁路运输状况太糟了,只有第一个师下车后腾出线路,才能运第二师。因此到时候两个师不一定比一个师更有把握挽回局面⋯⋯”
希特勒脸腾地红了,用力地点着头喊道: “一个师不行,两个师也不行,那怎么办!” “只有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您应该立刻下令让斯大林格勒的部队向西
进击,使第 6 集团军免遭包围,还可⋯⋯ “砰”的一声,希特勒的拳头砸在桌上,随即响起希特勒尖利的喊声: “我决不离开斯大林格勒!决不从伏尔加撤回来!决不!”希特勒满脸
通红,颤头、挥臂、跺脚,完全失去了控制。蔡茨勒低下头,不再言语了。过了几天,希特勒又想出了新的办法,他把蔡茨勒召来,洋洋自得他说: “将军,从高加索调来的坦克师将是无法战胜的。”看到蔡茨勒面露疑
惑,希特勒眼里闪烁着光芒,语调抑扬顿挫:“局势会完全朝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生转变。您想象得到吗,一个用最新的虎式重型坦克装备起来的坦克营加强到从高加索调来的坦克师里,那么有什么力量能阻挡住这个师的推进呢?有什么能比我们最新式的坦克更坚强、伟大、无往不胜的力量呢?”希特勒热烈的目光从蔡茨勒身上移向窗外,激动地望着远方,似乎他看到了虎式坦克营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冲向苏军部队,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蔡茨勒被元首的想象力惊呆了,他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一个虎式坦克营就能使第6 集团军近30 万人得救,就能使整个战局改观? 他顾不上是否会扫了正陶醉于想象之中的元首的兴,急切他说:
“我的元首,虎式坦克的佯品性能的确很好,指望它起很大作用也是可
能的,但它能否适应俄国寒冷的气候我们并没把握。而且它在以往的实战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缺陷,因此它并非百分之百的完美无缺。”希特勒这时已收回了目光,沉下了脸。蔡茨勒结巴了一下,但还是说了下去,“况且数量也不够,孤零零的一个营可以冲破俄军防线和第 6 集团军建立联系,但它决不可能打开一条通道。”这时希特勒已经转过脸去,烦躁地一边搓手一边走来走去。蔡茨勒今天豁出去了,对着希特勒的背影说:“我认为,这个方案没有取得成功的可能,因此,必须命令第 6 集团军边战边撤。这道命令必须立刻下达,因为最后时刻已经到了!”
希特勒终于忍不住咆哮起来:
“第 6 集团军不能撤!他们现在是堡垒守备部队了,不是进攻的集团军了!堡垒守备部队就要经得住围困。如果必要,他们要坚守整个冬天!”
“我的元首!斯大林格勒不是堡垒,而是一片废墟!他们那儿没有必要的物资储备,而且我们也没办法对第 6 集团军进行补给。”
希特勒的嗓音陡然提高:“能,我们能够!戈林元帅向我保证过,他可以把补给物资空运给第 6 集团军。”
蔡茨勒的音量也放大了:“那是不现实的,是废话!” “无论如何,我决不离开斯大林格勒!一旦失去就永远不会复得。而且,
我们 1943 年的作战计划,是以我们占领着伏尔加河战线为基础制定的,如果我们放弃了斯大林格勒,就等于放弃了战局的全部含义。”
蔡茨勒张了张嘴又闭上了,鼻孔里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是的,明年的作战计划是以德军占领着伏尔加河一线为基础制定的,这他非常清楚,而且也是赞同的。退一步说,即便不是如此,早在月初,元首在不同场合,就已经宣布他占领了斯大林格勒,打到了伏尔加河,现在让他宣布撤退,这是他的名誉、威望无论如何所不能允许的。看着日益衰老的元首,蔡茨勒心里不知怎么,忽然涌起一阵酸楚的同情和苦涩的怜惜。一边是 30 万人的生命前途, 一边是纳粹的灵魂、帝国的主宰,蔡茨勒真的掂不出哪边更重,哪边更轻了。他从心里不愿、不想、更不敢违背元首的意志,但从良心上,从他作为陆军总参谋长这一职务的“职业道德”上,又不能置 30 万军人的生死于不顾,所以他只能在这两者之间走钢丝、找平衡。他的目标是在不伤害元首威望的前提下,让第 6 集团军体面地离开斯大林格勒,如果一时做不到这点,那就退而求其次,用尽可能的办法援助他们,至少在他这个位子上作到仁至义尽。于是,他在以后的日子里主要抓两件事,一是督促给被围部队的空中补给, 二是积极组织和协调外围的救援行动。前一个主要由戈林的空军承担,蔡茨勒插不上手,但他每天向希特勒提交一份报告,上面列举前一天给第 6 集团军空运物资的数字。后一个任务希特勒交给了曼施坦因陆军元帅,蔡茨勒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解救行动的准备和实施工作中。
曼施坦因在克里木半岛争夺战之后,名声鹊起,被誉为“攻坚专家”, 希特勒立即扬其所长,放弃了让曼施但因的第 11 集团军横渡刻赤海峡、在塔
曼半岛登陆的初衷,把曼施坦因及其部队北调 2000 公里去攻打列宁格勒。但等攻克列宁格勒的“北极光”行动计划制定完毕,希特勒又因其他考虑将其搁置起来了。现在南方战事吃紧,希特勒便想到了这位在南方战场上无往而不胜的元帅。他批准在“A”、“B”两个集团军群中间成立一个新的集团军群——顿河集团军群,集中全力准备实施救援被围德军的作战行动。曼施坦因被任命为该集团军群司令官。
- 月 24 日,曼施坦因带着第 11
集团军司令部的几乎全班人马,风尘仆仆赶到了“B”集团军群司令部所在地斯塔罗比尔斯克。“B”集团军群司令官魏克斯上将和参谋长佐登施泰因将军向他介绍了这几天的情况,曼施但因感到形势严峻。作为顿河集团军群司令官,他手中的部队有:处在包围圈中的第 6 集团军;被击溃的坦克第 4 集团军残部;两个罗马尼亚集团军的残部;
归他指挥但又不能随便调动的德摩托化第 16 师——因为它还得负责掩护
“A”集团军群的后方,或者说退路;来自“A”集团军群的坦克第 57 军司令
部和坦克第 23 师;刚刚从法国休整补充过的坦克第 6 师;还有一个由 4~5 个师的残部组成的所谓“霍利特集群”。靠这些临时拼揍起来的力量去完成解救被围部队的任务,对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曼施坦因来说,也绝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及所拥有的兵力,曼施坦因对可能采取的行动进行了分析。既然顿河集团军群的首要任务是救援第 6 集团军,所以一切构想都应以此为轴心。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靠包围圈之内和之外的两股力量密切配合、协同行动才行。从包围圈内来说,曼施坦因有一点还是清醒的,那就是第 6 集团军决不可继续滞留在斯大林格勒,与近 30 万大军的命运相比,一座城市的空名毫无意义。而且能够救出这个集团军的话,则德军战线的南翼就可以稳定,继续进攻就有希望。但是目前,在包围圈外部队开始行动之前, 第 6 集团军由于已经失去了突围的最佳机会,因而只能暂时坚守不动,其理由是集团军所拥有的弹药、燃料、粮食储备已不允许其作反复无谓的突围尝试。
从包围圈之外来说,尽管选择打破包围圈的突破口很多,但从作战上考虑,有两个方向比较理想。一是从“霍利特集群”所在地顿河大弯曲部的卡拉奇至下奇尔斯卡亚地域出发,这里距第 6 集团军的部队最近,约 40 公里,
这是有利之处。但也有不利之处,一则苏军已在此地部署了 15 个师的重兵设防,不管突击部队还是突围部队都会在行动中受到极大消耗,而且在冲出包围圈之后还要再次渡过顿河,如果有一支强大的苏军沿顿河西岸南下,突围部队能否渡过河就很难说了。第二个方向是从位于顿河以东、卡拉奇东南的科捷尔尼科沃地区出击。这里距第 6 集团军部队较远,有 120 公里,但从此
地进攻不必跨越顿河,正面的苏军部队也少,只有 5 个师。而且一旦从这里攻入顿河东岸苏军包围圈上的部队后方,势必会使苏军被迫减弱合围对内正面上的兵力,这又有利于被围德军的突围。
可见,在曼施坦因看来,救授行动的成功,首先在于外围部队有力量冲和被围部队有能力突这两个方面,缺了哪方面都将危及整个救援行动。为使外围部队有力量冲,他不断地向陆军总部乃至希特勒本人申请补充力量;而为了能保证被围部队有能力突,他直言不讳地要求统帅部必须用空运保证第6 集团军的补给,否则,整个行动将以失败告终。后来的事实证明,曼施坦因不幸言中了。
- 月 1 日,曼施坦因的顿河集团军群司令部下达命令实施救援战役。命
令规定:由霍特将军指挥的第 4 坦克集团军应以主力从顿河以东的科捷尔尼科沃地区发动进攻。在突破敌军掩护正面后,应对斯大林格勒以南和以西合围对内正面的苏军后方和侧翼实施突击。同时,霍利特战役集群内的坦克第48 军由下奇尔斯卡亚车站一带顿河和奇尔河上的登陆场突击苏军掩护兵
力。如果第 4 坦克集团军正面的敌军在进攻之前得到加强,再如果负责掩护
第 4 坦克集团军侧翼的罗马尼亚第 4 集团军受到攻击时,第 4 坦克集团军主力应突然改变进攻方向,沿顿河东岸向北运动,至下奇尔斯卡亚地区与“霍利特”战役集群汇合共同发起突击。
此次战役开始的时间定于 12 月 8 日。战役代号:“冬季风暴”。
第 6 集团军应在第 4 坦克集团军发动进攻后,择日向西南突围,目标是
与第 4 坦克集团军会合,消除包围圈南面和西面之敌后,夺占顿河上的渡口。此次战役行动的代号:“霹雳”。
就这样,曼施但因到任不足一个星期,一个庞大的救援计划便出笼了。不管是“冬季风暴”还是“霹雳”,都是一副来者不善的架式。在辽阔的俄罗斯草原上,在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风暴刮得起来吗?霹雳炸得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