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8 天之后,苏军再回基辅
雷巴尔科接到让他隐蔽地变更部署的命令后,颇费了一番心思。如此庞大的坦克部队要悄然从敌人鼻子底下撤走而又不能让敌人察觉,难度极大。首先,部队调动不能在白天进行,必须全在夜间行动。黑夜虽然能遮注敌人的视线,但却挡不住坦克车辆行驶起来发出的巨大声响。当然无法把敌人的耳朵全都堵住,但是可以让敌人充分熟悉这种声响,直到他们习以为常。有人建议派出一个坦克营,一天 24 小时轮番在靠近敌人的苏军阵地内开动坦克,越是夜间越是频繁出动。雷巴尔科马上批准执行。开始,德军一听苏军坦克的轰隆声非常紧张,以为苏军要发动进攻,立即严阵以待。几次之后, 德军改为向发出声响的地方开炮射击。两天下来,苏军仍然开来开去,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德军于是连炮也懒得打了,除了加强警戒外,对苏军阵地内的坦克运动听之任之了。夜间部队调动的问题解决了,紧跟着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如何对付敌机的白天侦察。这时有人想起,在以前的战斗中,德军有时为了避免坦克被我方反坦克小组在夜间偷袭炸毁,曾经采用过一种方法,即在晚上把坦克从白天所在的位置后撤 1~2 公里,而在原位置上放置一些木质或橡胶的坦克模型,以假乱真,诱使苏军上当。现在我们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个想法立即得到集团军军事委员会的一致赞成。于是,在苏军坦克部队借着夜色和前沿阵地上开动的坦克的掩护悄俏开到第聂伯河河边的时候,原来的坦克掩体中和伪装网下,被马上安放上了木质的坦克模型,一个个假炮筒示威似地露出半截,指向前方。同时,雷已尔科还请求方面军空军部队加强对布克林登陆场上空的警戒。不让敌机轻易飞临此地上空。经过一系列的精心安排,10 月底,近卫坦克第 3 集团军已隐蔽地从第聂伯河右岸渡到了左岸,并沿左岸急速向基辅以北开进。10 月底至 11 用初这几天,绵绵秋雨时下时停,第聂伯河上腾起一片浓雾,使能见度一下于降低了许多,从右岸很难看清左岸的景物,这道雾墙极好地掩护了苏军的调动。同时,低低的云层和不良的天气,也限制了敌机的出航。不仅雷巴尔科的坦克集团军成功地完成了隐蔽变更部署的任务,瓦图京还把集结在佩列亚斯拉夫一赫梅列尼茨基、准备投入布克林登陆场的步兵第 23 军、突破炮兵第 7 军及其他许多步兵和炮兵兵团,隐蔽地调到柳捷日登陆场。一个强大的突击集团,在柳捷日登陆场迅速而秘密地集结完毕了。
瓦图京给各集团军规定了作战任务。在基辅以北,第 38 集团军、近卫坦
克第 3 集团军、步兵第 23 军、近卫坦克第 5 军和近卫骑兵第 1 军,从柳捷日登陆场实施主要突击,突破敌人防御,从西南迂回基辅,并快速向西和西南方向、向右岸乌克兰的腹地发展进攻。在柳捷日以北的第 60 集团军应向基辅
西南突击,总方向指向切尔尼亚霍夫和日托米尔。基辅以南,第 40 集团军和
第 27 集团军应留在布克林登陆场,并应比基辅以北诸集团军提前两天转入进攻,以使敌人错误地判断苏军这次进攻的主要突击方向,并牵制住集结在基辅以南和东南地区的德军。空军第 2 集团军对地面部队实施空中支援。布克
林登陆场的进攻从 11 月 1 日开始,柳捷日登陆场的进攻从 11 月 3 日开始。在进行战役准备的几天中,瓦图京不分昼夜地奔忙着。他那不高但却十
分壮实的身影一会儿出现在前线部队的战壕中,一会儿又出现在某个师、团、营的指挥所,一会儿又出现在作战会议上。他的搭档、方面军军事委员赫鲁晓夫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发号召书、找政工人员谈话、下连队鼓舞士气、出席动员和誓师集会、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这天,瓦图京来到第 38 集团军
步兵第 51 军步兵第 240 师指挥所,师长乌曼斯基少将正给各团布置任务。240 师是第一个派出先遣组强渡第聂伯河、开辟柳捷日登陆场的师。这次刚刚调任该集团军司令员的莫斯卡连科上将,又把该师安排在第一梯队。瓦图京听完乌曼斯基布置的任务,望着众人说:
“你们师这次的任务既艰巨又光荣。雷巴尔科的坦克部队要靠你们打开突破口,你们将冲在整个集团军的最前面。我希望乌克兰的首都上空将由你们的战士升起第一面红旗!你们大家说说,为了完成师长给你们的任务,还需要些什么?”
团长们互相看了看,又不约而同地看着自己的师长。乌曼斯基眨了眨眼, 挺直了身体,以洪亮的声音报告道:
“方面军司令员同志,第 240 师一定光荣地完成任务。如果可能的话, 最好能加大我师突破地段上的火炮密度。”
“噢,你打算要多大密度?”瓦图京侧过头问。“每公里能达到 180 门就够了。”
瓦图京眯起细长的眼睛微微一笑: “你的胃口并不大,这个密度我给得起。等着吧,我很快就给你送来。” 结果,瓦图京调给第 240 师突破地段上的火炮数量,几乎是乌曼斯基要
求的两倍。该师上上下下群情振奋,士气大增。
11 月 1 日,第 27、第 40 集团军从布克林登陆场发起进攻。德军在这里的抵抗仍然十分顽强,兵力和人力没有明显的削弱,可以判断出,德军仍以为这里是苏军的主要突击方向,尚未发觉苏军已变更了部署。这正是瓦图京希望看到的效果。11 月 3 日凌晨,瓦图京、赫鲁晓夫等人来到设在新彼得罗维茨西南的观察所,这里距敌人前沿仅有 800 米,可以清楚地观看即将开始
的进攻。早 8 点整,苏军的炮火准备开始了。先是 3 分钟的强大的急袭射击, 目标是敌前沿阵地,成百吨的作弹顷刻间落在德军阵地上,筑有堑壕、火力点的防御工事地带,泥上被从深近 1 米的地方整个翻了过来。之后是 34 分钟不间断的压制和摧毁性射击,重点是德军的炮兵阵地和强大火力点。然后, 又是 3 分钟对敌前沿阵地的急袭射击。终于,炮火开始向敌人防御纵深延伸, 与此同时,在敌人阵地上一片遮天蔽日的浓烟掩护下,步兵部队发起了冲击。
德军显然对苏军集中了如此强大的炮兵人力没有准备,一时只有招架之
功而无还手之力。苏军白天的进攻进展顺利,在基辅以北和西北方向突入德军防御纵深 4~7 公里。只是到了傍晚,德军才凭借莫舒一维什哥罗德一线的防御工事,暂时挡住了苏军的攻势。从 3 日夜至 4 日凌晨,德军把由 2 个坦
克师和 1 个摩托化师组成的后备队投入了战斗。在近卫坦克第 5 军的支援下,
第 38 集团军各突击部队又与德军展开了整整一天的激战,突破口又有所扩
大。瓦图京果断地命令雷巴尔科的近卫坦克第 3 集团军进入突破口,投入交战。雷巴尔科的坦克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出发阵地向前疾驶,到达德军阵地时已是晚上,坦克兵们打开车前灯,拉响车笛,开着火向德军冲去。黑暗中,只见无数道强烈的灯光如同一柄柄巨大的利剑刺向德军阵地,耀眼的光芒让德军无法睁眼辨认目标。尖厉的车笛加上成百辆疾驶而来的坦克发出的惊天动地的轰鸣,即使是身经百战的人也难免不心惊肉跳。德军的这条防线很快便瓦解了,被迫向基辅撤退。苏军乘胜追击,切断了德军的最重要的交通线——基辅至日托米尔的公路,完成了从北面和西面对基辅的包围。
11 月 5 日这天是决定基辅命运的关键一天。德军为了阻止苏军进攻,把所有的后备队都投入了基辅城下和城中的交战。他们在乌曼斯基将军指挥的步兵第 240 师的进攻地段,投入了 3 个团、70 辆坦克实施反突击。第 240 师
的战士顽强顶住了德军的冲击,跟进的炮兵部队用直瞄射击击毁了 16 辆坦克,德军无功而返。这天下午,苏军坦克部队在占领了“军火库”国营农场和“布尔什维克”工厂后,从北、西两面冲入基辅。最先进入基辅的坦克兵是舒多夫上校指挥的近卫坦克第 5 军第 20 旅的先锋队。而第 38 集团军步兵
第 167 师的冲锋枪手波格列洛夫、普列斯扬科夫、波克萨科夫和基留赫,在安德烈耶夫中尉带领下,穿过敌人阵地,直接冲到市中心一座白色大楼—— 原苏共乌克兰中央委员会大厦前。经过一阵短兵相接的猛冲猛打,他们登上了楼顶,把随身带来的一面红旗升上了半空,此时,正好是 1943 年 11 月 6
日零点 30 分。稍后,坦克兵和步兵先锋队进入了基辅市中心广场——加里宁广场。激烈的巷战进行了整整一夜,每条街道、每幢楼房、每座住宅几乎都要经过争夺。到 6 日黎明,苏军彻底肃清了城内的敌人,基辅守敌见大势已
去,先后向西撤退。这样,被德军占领了 778 大的乌克兰首都,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天,在莫斯科,苏联政府以最高的礼遇向基辅的解放者们致敬:300 门大炮齐鸣 24 响。
基辅以西,德军困兽犹斗基辅被苏军解放后的第二天,曼施但因元帅再一次急忙飞到东普鲁士的“狼穴”,与希特勒就第聂伯河一线出现的危机形势进行紧急磋商。希特勒看见匆匆进来的曼施坦因,顾不上平常那套握手、寒暄的札仪,劈头便说:“俄国人终于把基辅夺回去了,这下他们可如愿以偿了!第聂伯河这道防线对整个东线战场意义非同一般,无论如何不能就这佯丢掉。必须把他们赶回去!必须恢复原有的防线!我的元帅,现在我需要您当面向我保证,一定要把俄国人赶回去。”
在希特勒那极具穿透力的炯炯目光直视下,曼施但因微微低下了头: “是的,我的元首,我保证。不过,至少要把开进途中的 3 个坦克师交
我指挥。有了这 3 个师,我才能在此基础上向基辅发动反击。”
“这 3 个师按计划是用在第聂伯河下游的。没有它们,克莱斯特很快会把克里木半岛丢掉。我看,还是另想办法吧。”希特勒忽然又犹豫起来。
曼施坦因知道希特勒又要改变主意,便马上阐明两者之间的利害关系: “不错,克里木半岛是存在着危险,但现在北方的危险更大更直接。如
果听任基辅地区态势发展,第聂伯河和克里木半岛都将保不住,所以一定要把新到的 3 个坦克师用在基辅方面。”
“我可以给你调去别的部队⋯⋯” “我只要新锐师。经过战斗消耗的师,往往只能相当于一个团!它们对
我没有多大用处!”曼施但因终于控制不住自己了。
这时,前来大本营汇报坦克使用问题的德国坦克部队总监古德里安将军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插话道:
“我的元首,针对基辅出现的情况,如果我们实施那些在时间和地点上都很分散的小规模反击,效果不会理想。使用数量不足的部队进行反击,结果只能进一步增加我们自己的损失。曼施坦因元帅的意见值得考虑,如果我们集中基辅以南的所有坦克师,夺回基辅还有希望。”
希特勒阴沉着脸,未置可否。不过,随着苏军向基辅以西和西南方向的迅速推进,他最终还是满足了曼施坦因的要求。
解放了基辅之后,乌克兰第 1 方面军各部队迅速扩大战果,向西、西南和南面发展进攻,战线很快扩展到几百公里。11 月 7 日,法斯托夫市被苏军收复,13 日,日托米尔解放。苏军进抵切尔诺贝利、马林、切尔尼亚霍夫以东、拉多梅什利、斯塔维谢、法斯托夫、斯泰基一线,在德军“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的结合部深深打入了一个巨大的楔子,使苏军在第聂伯河右岸的登陆场扩大成了一个战略登陆场。这都使德军统帅部感到一种巨大的威胁,因此,急欲去之而后快。
曼施坦因急令在布克林登陆场地区作战的坦克第24 军抽调2 个坦克师和1 个摩托化师在日托米尔与法斯托夫一线集结,还下令在第聂伯河中游克列
缅丘格地区作战的坦克第 48 军急速北上。同时,从法国调来的新锐部队第
25 坦克师也已抵达法斯托夫地区,加上坦克第 4 集团军残存的部队,德军到
了 11 月中旬,已在基辅以西和西南地区集结起了 8 个坦克和摩托化师、7 个步兵师的强大兵力,做好了反攻的准备。苏军最高统帅部发现德军迅速集结部队,判断敌人可能要发动反攻,立即电令瓦图京,让他停止方面军左翼各集团军的进攻,固守日托米尔,阻止德军向法斯托夫、基辅方向推进。其右翼的第 60 和第 13 集团军应继续发展进攻。然而未及乌克兰第 1 方面军左翼部队建立巩固的防御,德军的强大攻势就开始了。
11 月 16 日,德军首先猛攻日托米尔,苏军没能顶住德军的进攻,第二天撤出了该市,退守位于日托米尔与法斯托夫之间的布鲁西洛夫市,并以近卫骑兵第 1 军、近卫坦克第 5 和第 8 军实施反攻,但未奏效。德军坦克第 48
军军长巴尔克将军抓住苏军部队疲惫、弹药缺乏的机会,用 4 个坦克师展开
钳形攻势,在 11 月 20 日曾一度包围了克鲁西洛夫市地区的苏军部队。苏军巧妙地选择了德军各师的结合部作为突破口,利用越来越长的黑夜作掩护实施突围,加之有的德军部队行动迟缓,使苏军绝大部分部队突出了包围圈。方面军司令部又把近卫坦克第 3 集团军的主力从法斯托夫调往布鲁西诺夫,
刚从大本营预备队转隶过来的近卫第 1 集团军的一个军也奉命前出至该地。另外,第 40、第 27 集团军的部分部队也从布克林登陆场向西北方向机动。11 月底至 12 月初,双方在日托米尔至基辅的公路沿线展开数日激战。战斗的激烈和形势的复杂,使这时身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的斯大林忧心忡忡,从千里之外打电话给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大将,命令他作为大本营代表立即前往瓦图京那里,弄清情况,采取措施,
扭转局势。罗科索夫斯基到现地了解了情况后,建议瓦图京采取积极的进攻回击德军。
到了 12 月中旬,从意大利开来的德坦克第 16 师,从希腊开来的坦克第
1 师,陆续抵达日托米尔,加上早些时候从法国开来的坦克第 25 师,德军兵
力又有了补充。这时,在日托米尔以北,苏第 60 集团军正顺利地发展进攻, 逐渐接近该城,威胁着向布鲁西诺夫进攻的德军侧翼。曼施但因看到苏军已在布鲁西诺夫至基辅之间建起了坚固的防线,遂把矛头指向了第 60 集团军,
他命令坦克第 48 军,会同新开到的诸坦克师,从切尔尼亚霍夫向拉多梅什
利、从科罗斯坚向东进攻。德军的两次突然进攻,给第 60 集团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12 月下旬,在科罗斯坚东南的梅列尼地区几乎包围了第 60 集团军的主力。恰在此时,瓦图京接受了罗科索夫斯基的建议,在布鲁西诺夫地区展开强大的反攻,猛攻布鲁西洛夫市。伤守该市的德坦克第 24 军被彻底击
败,坦克第 4 集团军已经没有预备队可派了,于是急令围攻第 60 集团军的坦
克第 48 军放弃梅列尼地区的阵地,即刻率所属 3 个坦克师南下驰援布鲁西洛
夫。在一个半月内被频繁调动的坦克第 48 军,已疲惫不堪,终于无力再发动攻势,这样,在第聂伯河右岸的激战中,德军在向基辅方向推进了 35~40 公里后,被迫停顿下来。乌克兰第 1 方面军在勇猛的进攻战之后,又进行了顽强的防御战,保住了基辅,也保住了第聂伯河右岸最大的战略登陆场,为下一步解放右岸乌克兰创造了条件。
历时 4 个月之久的第聂伯河会战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