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放弃武汉

太平军撤离城陵矶后,湘军水陆并进,直指武汉:水师于 9 月 4 日占嘉鱼,15 日进抵武昌西南六十余里的金口;陆师由塔齐布等率领,9 月 5 日从岳州出发,因沿途受到太平军阻击,迟至 10 月 6 日才抵达武昌南六十里的

纸坊(今武昌县)。曾国藩于 10 月 2 日抵金口,不久,与塔齐布、罗泽南等共同商定了进攻武汉的计划:先以水师控制江面,隔断武昌与汉阳之间的联系;以陆师塔齐布部四千人由纸坊进攻洪山,罗泽南部三千人由金口进攻武昌花园,副都统魁玉、已革总兵杨昌泗率荆州兵四千三百人进攻汉阳。

太平军于 6 月 26 日克武昌后,由韦以德、石凤魁、黄再兴等率军约二万人防守。三个多月来,在外围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于花园一带立大营三座,掘深沟宽二丈,长约三里,沟的内侧立木城,实以沙土,中开炮眼,沟外侧立木桩,交互连钉,桩外密布竹签,环以荆棘。木城之内,又有砖城内壕,安炮百余门。汉阳的防御工事也相当坚固。

10 月 12 日,清军开始总攻。当日,曾国藩督水陆两军自金口沿长江三路齐下:李孟群等率水师为中路,其前队闯过盐关,直抵鹦鹉洲,出现于太平军水师之后;当盐关太平军战船回援鹦鹉洲时,湘军水师后队又至,对太平军水师实行前后夹击,烧毁其战船三百余只。罗泽南部合荆州派来的李光

① 曾国藩:《水师失利陆军获胜折》,《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三,第 19 页。

荣部川勇共四千人为右路,进攻花园。他们分路扑向太平军营垒,纵火焚烧, 太平军不支败退。魁玉等所率的荆州清军为左路,进攻汉阳虾蟆矶,冲进土城,并破鹦鹉洲太平军营垒。同日,塔齐布部湘军也进扼武昌城东的洪山。

13 日,湘军水师直下武昌塘角等地,又焚太平军战船三百余只,前锋进至青山。罗泽南等部破武昌鲇鱼套附近太平军营垒六座。汉阳方面,魁玉、杨昌泗部毁太平军晴川阁木栅及大别山(即龟山)木垒。至此,武汉江面无太平军船只,城外无太平军营垒,武汉三镇暴露在湘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太平军守将石凤魁、黄再兴等(当时韦志俊、石祥祯、韦以德等已东返天京) 匆忙决定放弃武汉,于 14 日晨开始撤离。撤退过程中,武昌太平军在城东的洪山遭湘军塔齐布部截击,损失千余人;泊于汉水中的太平军水师战船千余只,因来不及下驶,被湘军焚烧殆尽。

武汉地处天京上游,南控湘赣,北扼荆襄,它的失守,对西征战局的影响甚大。武汉失守的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当太平军在城陵矶阻击湘军时, 武汉方面一再派出援军,损失精锐不少,使防守武昌、汉阳的兵力逐渐减少。其次,自曾天养阵亡后,西征战场前线缺乏适当的统帅人物,负责驻守武昌的国宗石凤魁,“粗通文墨,不谙军务”①,协助防守的地官副丞相黄再兴, 系办文案出身,同样不长于军事,而石达开则一直远离前线,鞭长莫及,无法进行有效的指挥。再次,西征太平军自湖南败退后,士气大挫,一时失去了与湘军作战的信心。在湘军水师前锋刚刚占领金口时,国宗韦以德即托故先回天京;待湘军水师进至武汉江面并战败太平军水师时,武昌太平军仓皇撤离,驻防汉阳、汉口的太平军也随之弃城而走。此外,曾国藩注意到了沿江作战的特点,先以优势的水师从中路突破,取得江面主动权,将两岸太平军分隔开来,以便陆路各个击破,这也是设防坚固的武汉之所以迅速易手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