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吴淞清军的英勇抗战

英军在乍浦休整十天后,将该城焚掠一空,于 5 月 28 日全部登船北驶,

  1. 月 8 日抵达长江口外的鸡骨礁一带集结,并派出轮船探测航道,侦察吴淞口设防情况。

清廷虽一再谕令加强长江口的防御,但在朝廷上下一意求和及牛鉴轻敌思想影响下,并未认真落实。时至 6 月 3 日,牛鉴还奏称:“惟夷目性多畏慎,又不志存疆土,故江省海防,止须扼定吴淞一口,由吴淞而入扬子江, 逆夷虽有内犯之言,然相距数百里水程,亦不过虚词恫喝。臣反复体察,逆夷不犯内河,竟属确有把握。”①前敌主将如此麻木,对英军的战略意图竟毫无所知,这就势必严重影响长江下游的防御作战。

吴淞位于宝山县境黄浦江与长江汇合处,是长江的第一道门户。自吴淞镇至宝山县城六七里长的江岸上,“筑有土塘,高约两丈,顶宽一丈七八尺,⋯⋯缺口处安设大小炮位,既能御敌,亦可藏身,自外视之,俨如长城一道”②。土塘上共安炮一百五十四门,统称西炮台。在吴淞口东岸,筑有一略呈圆形的炮台,安炮二十七门,称为东炮台。整个吴淞口,由江南提督陈化成③和徐州镇总兵王志元等率兵二千四百名驻守。其中五百名由总兵周世荣率领驻守东炮台,其余则防守吴淞镇至宝山一线。战前,牛鉴也率兵千余驻于宝山,以为后援;宝山知县则带乡勇二千在东炮台后面接应。另在吴淞与上海间的东沟两岸添设了数十尊大炮,驻兵四五百名,防止英军进窥上海。

  1. 月 13、14 两日,侵华英军陆海军司令率舰船六艘、运输船十二艘至吴淞口外进行临战侦祭。6 月 16 日晨,英军开始向吴淞发起进攻。针对清军设防情况,英军确定以“皋华丽”号等三艘重型军舰从正面进攻西炮台,以“摩底士底”号等四艘轻型军舰突入黄浦江,进攻吴淞镇炮台和东炮台,威胁清军的侧后,并掩护登陆部队于吴淞镇附近登陆。

当两艘重型英舰进入西炮台附近作战水域时,陈化成下令开炮。守军以猛烈的炮火阻击英舰,激烈的炮战进行了两个半小时,英旗舰“皋华丽”号及其它各舰被击中多次,死伤二十余人。英国一军官后来追述说:“我方舰队自与中国军队作战以来,中国人的炮火以这次为最厉害。”①陈化成虽年已七旬,在近两年的战备中始终坚守职责,威望较高。在此次炮战中,他奋

① 牛鉴:《江苏洋面静谧现仍严防折》,《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四),第 1877 页。

② 牛鉴:《吴淞海口紧要情形折》,《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三),第 1476 页。

③ 陈化成(1776—1842),福建同安人,行伍出身,历任总兵、提督。1840 年由福建水师提督调任江南提督,在两江总督裕谦支持下,铸铜炮、制火药、修炮台,与士卒同甘苦,于吴淞积极设防,直至以身殉国。

① [英] 穆瑞:《在华战役记》,《鸦片战争末期英军在长江下游的侵略罪行》第 228 页。

不顾身地亲自操炮轰击敌舰,与士卒一起战斗。牛鉴三次派人持令箭要陈化成退避宝山,都遭拒绝,不得已从宝山率兵增援吴淞,但一见敌弹落于身旁, 即返身后退,继而率兵西逃嘉定。王志元也跟着弃阵而逃。

当西炮台正面激烈炮战时,四艘轻型英舰驶入黄浦江,逼近吴淞镇南面的蕴藻浜,以猛烈炮火压制吴淞镇炮台(安有十门大炮)的火力,掩护登陆兵占领了该炮台。不久,吴淞镇清军实施反击,迫使英军退回堤岸。正当吴淞镇激战之际,西炮台正面被英军突破,大队英军随即登陆。接着,从吴淞镇登陆之敌也从侧后袭击西炮台。陈化成在敌军前后夹击下,仍率兵百余名坚守炮台,最后全部阵亡,表现了英勇顽强的牺牲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英军占领西炮台后,随即占领了宝山县城。吴淞东岸的东炮台也被英军两艘轮船上的海员和陆战队占领。

吴淞口失陷后,该地区的大小火炮,一部被毁,大部为英军所获。这些火炮中,不少装有炮车和简单的瞄准具。英军对其中某些火炮质量的改进, 甚感惊讶,而对于吴淞口的防御工事,则认为较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均差。

吴淞失陷,上海大震,官吏和富豪纷纷出逃,引起上海人民的极大愤怒。6 月 16 日晚,英舰“戴窦”号护送运输船队载着从印度来援的英军二千五百

人到达吴淞口外,使英军兵力又有增加。于是,英军派出第 18 团和第 49 团

以及炮兵、工兵分队共约千人,于 19 日由吴淞南下,另以八九艘舰船溯黄浦江而上,水陆两路向上海进犯。由于守军事先即已撤离,英军未遇抵抗就侵占了上海。上海制炮局新铸的铜、铁炮一百七十一门及大批存粮,均落入敌手。21 日,英军一部乘火轮船二艘、舢板四五只进犯松江,在距城八里处遭到总兵尤渤率领的二千陕甘兵的阻击。英军发炮轰击,守军隐蔽不动。待敌接近时,枪炮齐发,予敌军以杀伤。激战半日,英军被迫撤退。22 日,英军再次进犯,仍未得逞。英军在大肆抢掠之后,于 23 日退出上海,集中于吴淞口外,扬言北上京津,实则准备溯江西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