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取九江,克庐州(参见附图三)

太平军自南昌撤围后,兵分两路:一路由石祥祯率领,西取湖北;一路由曾天养率领,回安庆并入胡以晃部,进攻皖北。1853 年 9 月 25 日,天京派石达开率兵五六千人至安庆,主持西征事宜。

石祥祯等所率太平军约万余人于 9 月 29 日攻占九江,留林启容率部分兵力驻守,大队继续西进。署湖广总督张亮基急令前武昌府同知劳光泰统率炮船前往鄂东田家镇(今广济西北)扼守,并派署按察使唐树义前往督师。清军编造巨筏,上置火炮,横列江面,妄图阻止太平军船只西进。10 月 8 日, 太平军一举占领田家镇对岸的要隘半壁山,为突破清军江防创造了条件。10 月 15 日黎明,太平军水陆并举,猛攻田家镇清军,半壁山上的大炮居高临下地轰击敌人。守军近万人(连同前一日由南昌回援的江忠源部)死伤逃亡几尽,战船炮位全部为太平军所获。田家镇既破,入鄂之水陆门户洞开,于是,太平军乘胜攻克湖北蕲州、黄州(今黄冈),直趋武汉。当时,新任湖广总督吴文鎔以武昌“官弁仓皇无计,众心涣散”①,只得闭城株守。“存城兵千余名,不敷分布”②。由于武汉清军兵力空虚,西征太平军于 10 月 20 日即轻而易举地第二次攻占汉口、汉阳。为了集中兵力于安徽战场,太平军在汉阳、汉口一带仅停留了半个月, 11 月 6 日即主动撤离,由石祥祯、韦

① 曾国藩:《缕陈鄂省前任督抚优劣折》,传忠书局光绪二年版(下同)《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四, 第 9 页。

② 《剿平粤匪方略》卷六十二,弟 11 页。

志俊等率一部兵力留守黄州、蕲州,主力随即转向皖北。

西征军除以部分兵力留守安庆、九江和黄州等地外,集中了一万余人, 由胡以晃、曾天养率领,向安徽北部进军。11 月 14 日占桐城,29 日占舒城, 斩督办安徽团练、工部侍郎吕贤基,直逼庐州(今合肥市)。庐州当时为安徽临时省城,太平军如攻占该城,不仅可以成为天京的西部屏障,而且可以北出鲁豫,西进湖北,南援安庆。庐州城垣周长三十余里,守城清军不满三百,乡勇不满五千。由南昌跟踪太平军至湖北的新任安徽巡抚江忠源,自汉口经安徽六安,急驰庐州,于 12 月 10 日率兵二千七百余人进入城内。同时, 清廷还从河南陈州(今淮阳)、江苏徐州、安徽定远等地调兵万余增援。江忠源入城后,按照防守南昌的办法布置庐州城守,但城内兵力、物资均不及南昌充足,只得寄希望于援兵的到来。

太平军进抵庐州后,先行围城。从 12 月 12 日开始攻城,连攻数日,均

未得手。到 12 月 18 日,由东关援庐的清军寿春镇总兵玉山等部二千余人接近庐州。太平军迎击于威武门外,阵斩玉山,并歼其所部大半。次日,又击溃由六安出援的总兵音德布等所部清军四五千人。从此,清军其它各部援兵均裹足不前。自陈州出援的陕甘总督舒兴阿所部四千余人,迟至 1854 年 1

月 4 日才进抵庐州西北的冈子集;自徐州出援的新任江南提督和春部一千

人,则于 1 月 12 日才赶到庐州东北的梁园。但各路援军均不敢逼近城池, 因此,太平军得以从容部署攻城。太平军以城外民房为掩护,挖掘地道。江忠源督军从城内对挖,先后将太平军攻城地道破坏九处。太平军虽曾两次炸塌城墙,但均未能攻入。其后,太平军改用新法,“于南门月城之旁,另掘数处,形如曲突,又叠为上下层。戒曰:初发时,闻声不必相应,俾其用力堵之;堵而后发,则无及矣。”①1 月 14 日夜,大雾迷漫,咫尺不辨,上层地雷轰发,毁城墙五六丈,守城清军连忙抢堵,不久,下层地雷又发,乡勇争相下城,投奔太平军,清军惊恐大乱。太平军攻击部队乘势由缺口冲入, 守军纷纷溃退。与此同时,小南门、小东门方向的太平军也缘梯而上,攻入城内,与清军展开巷战。至 15 日晨,守城清军全部被歼,知府胡元炜降, 庐州城为太平军占领。自广西起一直与太平军为敌的江忠源投水自杀。清廷予救援不力的舒兴阿以革职处分。之后,各路援军全归和春统带。

太平军攻占庐州后,没有乘胜追歼清军援兵,扩大战果,仅留胡以晃率近万人驻守,而将曾天养部调往湖北战场,急于开辟新区。2 月 20 日,石达开又派国宗石达英等率部由安庆过长江,经东流、建德(今东至东北)占领祁门。这样,清军得以逐渐集结了三万兵力,对庐州进行长围久困,使太平军无法与当地的捻军结合起来,扩大占领区,在皖北开创新的局面。这不能不说是西征军作战指导上的一次失策。

① 夏燮:《粤氛纪事》卷八,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