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破江南大营作战方针的提出

1859 年 6 月,当石达开率军围攻湖南宝庆时,清廷为阻止太平军入川, 曾命曾国藩亲自统兵前往四川扼守。8 月,石部自湖南退入广西后,清廷又命曾国藩暂缓入川,改援安徽。10 月,曾国藩与官文、胡林翼等共同制订了一个“四路图皖”①的计划,准备再次进攻安徽。同年底,曾国藩自湖北移营安徽宿松,胡林翼移营安徽英山,向皖西太平军根据地步步进逼。

在天京对岸,当 1858 年冬陈玉成、李秀成会师三河镇之际,留守滁州、全椒的李秀成部将李昭寿(原系捻军,后加入李秀成部)被钦差大臣胜保招抚,于 11 月 1 日献城降清。1859 年 2 月底,与李昭寿关系密切的江浦守将薛之元又投降清军。不久,浦口等地也落入敌手。这样,皖北与天京之间的联系又被隔断。为了打通联系,陈玉成、李秀成于 1859 年 3、4 月间曾先后两次率军进攻江浦、浦口,但均未得手。其后,陈、李两军转战于六合、仪征、扬州、天长、盱眙、来安、滁州间,企图诱使清军分兵,乘隙夺回浦口、江浦。直到 11 月间,在击败署湖北提督周天培等部清军后,才占领浦口, 并围攻江浦,稍解天京之围。此后,李秀成率军留守浦口一带,陈玉成则率军返回皖西战场,对付东犯之湘军。

1859 年 4 月,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由香港抵天京,颇为洪秀全所器重, 不久即被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抚朝纲干王”。洪仁玕总理朝政后,撰写了《资政新篇》等著作,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使太平天国的领导力量有了某种程度的加强。但洪仁玕的被重用,引起了一些“老兄弟”的不满。洪秀全便加封前军主将陈玉成为英王,加封李秀成为忠王,使这一矛盾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在同年 10 月,又发生了右军主将韦志俊于皖南池州(今贵池)降清的事件;幸其部将纷纷反对,被他带走的人马不多。

综观 1859 年的形势,太平天国既出现了新的希望,也存在不少困难, 特别是天京仍处于江南大营清军的包围之下,总的形势依然相当严酷。

① 曾国藩奏称:进兵安徽,须分四路。“南则循江而下:一由宿松、石牌以规安庆;一由太湖、潜山以取桐城。北则循山而进:一由英山、霍山以取舒城;一由商城、六安以规庐州。”(见《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十一,第 24 页。)

面对上述情况,李秀成一再向洪秀全“强奏”,要求率军离开浦口,设法攻打江南大营,以解京围。这一要求最后得到了洪秀全的应允。关于如何解围问题,李秀成与洪仁玕进行过三次面商。洪仁玕认为:“此时京围难以力攻,必向湖、杭虚处,力攻其背。彼必返救湖、杭,俟其撤兵远去,即行返旆自救,必获捷报也。”①李秀成同意这一计谋,便与洪仁玕共同确定了如下作战方案:(一)由李秀成、李世贤率部“伪装缨帽号衣,一路潜入杭、湖二处”,攻敌之所必救,以吸引和调动江南大营清军;当出现上述情况时, 立即放弃浙江杭州和湖州(今吴兴),由小路回师天京,围攻江南大营。(二) 由英王陈玉成执行“虚援安省”的任务,在皖北实施佯动,以掩护江南之作战行动。整个作战由李秀成负责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