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捻军的覆没

(一)挺进直隶

张宗禹等原拟率军南出潼关,由河南转赴山东援救东捻军。

后来又决定进军河北,威胁京畿① ,把清军吸引到自己周围,以达援救东捻军的目的。这个类似围魏救赵的计划,在当时来说,还是可取的。可惜东捻军很快失败了,结果西捻军非但未达目的,反使自己陷入清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而不能自拔。

1867 年 12 月上旬,张宗禹率西捻军二万余人由绥德急速南下,于 17 日进到宜川境内的黄河西岸。当晚,张禹爵率五百人为先锋,张宗禹率大队随后,乘北风大作之际,在宜川东面壶口一带履冰抢渡黄河成功,乘胜占领了山西吉州(今吉县)、乡宁,接着南下河津,围攻稷山县城。

这时,刘松山、郭宝昌等部清军已渡河跟踪追击。为了迷惑和摆脱敌人, 张宗禹等决定率捻军北上,佯作进攻太原之势,便于 12 月 24 日撤稷山之围, 由绛州(今新绛)北进临汾、洪洞。当刘松山、郭宝昌等部清军亦跟踪北上时,西捻军突然转兵南下,途经曲沃、绛县,于 1868 年 1 月初越过中条山, 进至河南济源城下。河南巡抚李鹤章急忙调兵驰援,并从山东迅速调回张曜、宋庆两部豫军。张宗禹立即率军经修武、新乡、汤阴、临漳,于 1 月 27 日渡过漳河,进入直隶境内。接着,经磁州(今磁县)、鸡泽、隆平(今隆尧)、新河北上,于 2 月 1 日在束鹿所属的周家庄渡过滹沱河,复经定州(今定县)、望都北进至保定、满城一带。

西捻军突然出现在直隶南部,使清廷慌了手脚,连下谕旨,调兵遣将, 防卫京师,于是各地“勤王”之师接踵赶来。山东巡抚丁宝桢率军进入直隶雄县一带,河南巡抚李鹤年率军抵磁州。已从陕西出潼关进入山西南部的左宗棠也率部于 2 月 15 日抵达直隶获鹿,接着,扎大营于定州。清廷仍任命他为前线总指挥。李鸿章因未能总揽攻捻大权,心怀不满,借口休整,行动稍缓,经清廷严诏催促,才命潘鼎新、周盛传、周盛波、善庆、郭松林、杨鼎勋等部先后进入直隶景州、安平。此外,安徽清军也进入直隶;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率洋枪队布防天津;直隶总督官文率部往援保定;连警卫圆明园的马队也调往涿州(今涿县)防剿。集结在直隶中部、南部的清军共约十余万人。为了弥合左宗棠与李鸿章间的矛盾,清廷于 2 月底命恭亲王奕为大将军,左宗棠、李鸿章为参赞大臣。各路统兵大臣及督抚等均归恭亲王节制,

① 据《涡阳县志》记载:西捻军破绥德后,“得任怀(化)邦告急书,将出潼关赴东拈(捻)。有老翁教宗禹曰:‘不可!官军聚山左,河北必虚。吾引兵出彰(德)、怀(庆),逾大名,直犯畿辅,官军必回军宿卫,则东围不战自解矣。’宗禹从之。”(见《捻军》第二册第 107 页。)

以一事权。

西捻军的行动确实调动了清军,但也使自己陷入了孤军作战的困难局面。2 月 5 日,西捻军于满城为道员余承恩部所败,东南走祁州(今安国)、饶阳。2 月中下旬,西捻军在饶阳、献县一带活动时,即陷入了湘军刘松山、郭松林部,淮军杨鼎勋部,皖军郭宝昌、程文炳部,豫军张曜、宋庆等部的包围之中,3 月 16 日,捻军因连日奔驰,疲惫不堪,疏于戒备,结果在饶阳东北一带遭清军袭击,部队伤亡很大,特别是邱远才、张禹爵两员为敌人所害怕的战将同时牺牲,使士气大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