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民族聚居地区的人民起义,必须实行联合各族人民共同战斗的革 命政策

西南、西北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统治阶级实行反动的民族政策, 极力挑拨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而各个民族在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也各不相同,因此,清除民族隔阂,改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对敌, 便成了夺取起义战争胜利的首要条件。

杜文秀是清王朝“护汉抑回”等反动民族政策的直接受害者。由于他能清醒地认识到回汉仇杀的罪魁祸首是清朝政府和封建统治阶级,回汉两族的广大人民群众则都是无辜的受害者,因此,他率众起义之后,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团结各族人民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引导回汉等各族人民消除隔阂,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他还实行“重用汉人”的政策,积极吸收汉人参加滇西起义军。除汉族之外,彝、白、傣、景颇等少数民族人民也大量参加起义军。所以,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回民起义战争,实际是由回民首先起事,由回、汉、彝、白、傣、景颇等各族人民共同参加,联合反抗清王朝的起义战争。这正是它能够不断发展,并取得一系列胜利的重要原因。同样,活跃于贵州高原上的数十支起义武装,也都是以某一民族为主体,又有其他民族参加的多民族的战斗集体。各族起义军相互应援,密切配合,以至并肩作战,乃是贵州各族人民起义战争的突出特点和成功之处。1863 年罗光明、潘名杰、何得胜各部起义军对贵阳实行长期围困,

虽非长算,但他们相互配合,“声气相通,互为援应”,却使敌人左右为难, “无可如何”。

与上述情况相比,陕甘回民起义在这个问题上就有明显的不足。陕甘回民起义军的领导权多数掌握在回族上层分子和阿訇手里,他们既没有提出明确的反清政治纲领,也没有提出足以动员和号召各族人民群众共同行动的口号,反而常常把回民群众的反清斗争引导到宗教教派之争和民族纠纷上来。这样,既影响了回民起义军内部的团结,更妨碍了各族反清力量之间的合作;而统治阶级则正好利用矛盾,对起义军进行分化瓦解,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反清力量。